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的秘诀:《策略思维》读书笔记

博弈的秘诀:《策略思维》读书笔记

博弈的秘诀:《策略思维》读书笔记
一、概述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策略思维》,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对于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具有实践价值。

二、“策略思维”基本概念
(一)策略思维
策略思维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关于策略思维的科学称为博弈论。

(二)混合策略博弈
混合策略博弈是指博弈的参与人通过模糊自己的策略动机迷惑对手的博弈。

在人们的生活中,谈恋爱就是一种混合策略博弈。

(三)博弈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 (即策略)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的行动者的选择。

处于一个博弈中的决策者称为参与者,而他们的选择称为行动。

三、运用“策略思维”遵循的法则
(一)法则1: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展望你的最初决策最后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利用这个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佳选择。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若要运用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原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后行者可以观察到先行者的行动。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原理的另一个适用条件:策略必须是不可逆转的。

(二)法则2: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请照办。

“优势策略”的优势是指你的这个策略对你的其他策略占有优势,而不是对你的对手的策略占有优势。

无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某个参与者如果采用优势策略,就能使自己获得比采用任何其他策略更好的结果。

以策略观点来看,各方均有一个优势策略的博弈是最简单的一种博弈。

虽然其中存在策略互动,却有一个可以预见的结局:全体参与者都会选择自己的
优势策略,完全不必理会其他人会怎么做。

只有一方拥有优势策略的博弈其实也非常简单。

拥有优势策略的一方将采用其优势策略,另一方则针对这个策略采用自己的最佳策略。

(三)法则3:剔除所有劣势策略,不予考虑,如此一步一步做下去。

对于任何一个相继选择并且数目有限的博弈,总是存在某种最佳策略。

假如你不得不冒一点风险,通常都是越早冒险越好。

(四)法则4:寻找这个博弈的均衡,即一对策略,按照这对策略做,各个参与者的行动都是对对方行动的最佳回应。

(纳什均衡)
四、使用方法
(一)后手原则
跟在别人后面第二个出手有两种办法:一是一旦看出别人的策略,你立即模仿,好比帆船比赛的情形;二是再等一等,直到这个策略被证明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再说,好比电脑产业的情形。

而在商界,等得越久越有利。

一旦你发现自己正在玩一个策略博弈,你必须确定其中的互动究竟是相继发生的还是同时发生的。

(二)同时行动的博弈
在同时行动的博弈中,有三个行动法则:一是寻找和运用优势策略;二是寻找和避免劣势策略,与此同时假设你的对手也在这么做;三是寻找和运用均衡。

(三)以牙还牙策略
合谋集中在比较透明的抉择层面,竞争则转向不那么容易看出来的层面,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提高不透明度定律”。

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Robert Axelrod)认为,以牙还牙法则体现了任何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应该符合的四个原则:清晰、善意、刺激性和宽容性。

长期而言,以牙还牙策略会有一半时间合作,一半时间背叛。

可以考虑遵循以下指导原则,作为迈向这一方向的一步。

(1)开始合作。

(2)继续合作。

(3)计算在你合作的情况下对方看上去背叛了多少次。

(4)假如这个百分比变得令人难以接受,转向以牙还牙策略。

注意,与以前不同,此时的以牙还牙策略不是作为对良好行为的奖赏,相反,却是对企图占你便宜的另一方的惩罚。

必须记住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假如有可能出现误会,你不要对你看见的每一次背叛都进行惩罚。

你必须猜测一下是不是出现了误会,不管这个误会来自你还是你的对手。

(四)策略行动
一个策略行动的设计意图在于改变对方的看法和行动,使之变得对自己有利,其突出特征是刻意限制你的行动自由。

要想策略地行动,你必须保证自己不要采取在同时出招博弈里的均衡策略。

策略行动包含两个要素:计划好的行动路线以及使这一路线显得可信的承诺。

(五)回应规则
回应分为两大类:威胁与许诺。

威胁是对不肯与你合作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回应规则,既有强迫性的威胁。

第二大类的回应规则是许诺。

这是对愿意与你合作的人提供回报的方式。

一切威胁与许诺的共同点在于:回应规则使你不会在没有回应规则的前提下采取行动。

要想使一个策略行动显得很可信,你必须同时采取一个附加或从属的行动,我们把后一种行动称为承诺。

第一个原则是改变博弈的结果,意思是说,务必使遵守你的承诺成为符合你自身利益的选择:把威胁变成警告,把许诺变成保证。

第二个原则是改变博弈,使你背弃承诺的能力大受限制。

第三个原则是充分利用别人,帮助自己遵守承诺。

一个团队也许会比单独一个人更容易建立可信度。

此外,为使合同方式奏效,负责强迫执行承诺或者收取罚金的一方必须具备某种独立的动机完成自己的任务。

五、注意事项
(一)经典错误
策略思维的一个经典错误在于,认为只要将自己摆在对手的位置,就能预测对手的行动。

(二)最小最大定理
最小最大定理由前普林斯顿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 (Johnvon Neumann)与奥斯卡·摩根斯坦 (Oscar Morgenstern)创立。

这一定理指出,在零和博弈里,参与者的利益严格相反 (一人所得等于另一人所失),每个参与者尽量使对手的最大收益最小化,而他的对手则努力使自己的最小收益最大化。

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即最大收益的最小值 (最小最大收益)等于最小收益的最大值 (最大最小收益)。

双方都没办法改善自己的地位,因此这些策略形成这个博弈的一个均衡。

所有混合策略的均衡具有一个共同点:每个参与者并不在意自己在均衡点的任何具体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