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笔记

博弈论笔记

活学活用博弈论威胁,承诺与序惯博弈1 要使威胁与承诺可信的方法:切断退路交出控制权切断联系建立起一致的诚实信用按顺序各个击破的威胁非理性的疯狂和精神失常。

2 重复博弈的长期性与多阶段对于背叛很有帮助。

3 可置信的问题总是使截止期限很难确定。

4 人们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恢复,不过如果继续与违背交往对于自己有所补偿的话,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宽恕。

但是那些被宽恕的人很可能在将来对你或者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法律对于那些伤害别人的人进行强制性制裁反而会降低对人们的伤害。

5 公司并购的毒丸:当并购者对标的公司的控股达到一定比例时,标的公司让原有股东(不包括并购者)拥有额外购股权或者发放红利给员工,以增加并购者的成本,确保自己的经营权。

6 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价格门槛:高于自己的成本同时低于对手的成本,让对手进入后没有利润而自己有微薄的利润。

7 连锁店悖论:第十个连锁店如果不会降价,那么第九个就不会降价,第九个不会降价,那么第八个也不会降价,如此类推:第一个连锁店也不会降价。

所以进入者不会对连锁店的降价威胁置信。

8 对于一个理性的竞争对手来说,他不会通过对你的印象来判断你所说的话,而是从你的威胁和承诺是否对于你的将来有利来判断你是否可信。

9 只关心自己的收益是否最大化,不要因为对手比自己赚的多而心生烦恼。

10 除非你选择退出游戏,否则不要考虑自己的沉没成本。

在有沉没成本的时候做的决策时考虑的成本有且只有自己的边际成本。

11 靠降价来阻止对手进入并非上策,因为价格易变。

价格竞争的危险1 要使报复有效,那么就要迅速做出反应并且采取切实的行动。

当对手相信你会全力以赴时他就会因为担心你的报复而不采取行动了。

2 采用复杂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避免价格竞争。

3 如果采用价格竞争那么就会对服务打折,如果采用服务竞争那么就会避免价格竞争。

4 对于商家来说服务,品质,商品颜色,商标品牌都可以竞争,尽可能避免价格竞争。

但是即使没有价格竞争也会有竞争者进入从而引起价格竞争,此时对于商家来说把价格定得比较复杂可以避免价格竞争。

一次性博弈1 一次性博弈的目标也在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要在意对手得到多少。

2 一次性博弈时就应避免去想对手会做什么,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手能做什么。

3 解决一次性博弈的最好办法是找出自己的严格优势策略。

所谓优势策略就是说对于自己的其他策略而言其中一个策略比较起来都会获得最大的收效或者不会比其他策略差。

4 严格劣势策略就是说比起其他策略来说获得的收效总是最小,它是严格优势策略的反面。

一次性博弈时应该考虑到对手会避免采用严格劣势策略,采用严格优势策略。

5 最优反应是指相对于对手的特定策略来说自己采用什么策略能够获得最大的收效的反应。

6 协调博弈时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双方都有好处而且收效相当的均衡如(10,10)和(10,10),这时博弈中的人都希望你知道他会做什么以及履行自己的承诺对自己好处。

因此协调博弈的关键在于公开,诚信与信任。

7 信任博弈是指有两个均衡,其中一个比另一个的收效要大,但是收效小的那个均衡是比较安全的均衡。

也就是说自己可以采用冒险的策略得到大的收效,但是自己也有一个退路。

这时候的安全均衡也叫做有风险优势的均衡,就是说风险最小。

收益大的均衡叫做帕累托均衡。

8 对于信任博弈来说,明显的解决方法是让所有局中人都采取冒险策略。

一旦稍有怀疑冒险策略就不会是最好的解。

所以在信任博弈中,怀疑是致命的,即使是怀疑别人有怀疑之心也是会造成麻烦的。

9 协调博弈的反面就是猜硬币博弈,(猜硬币博弈中有两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但是在每个均衡中总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

这时局中人没有严格优势策略也没有严格劣势策略,不过拥有最优反应。

)这时对于局中的人来说,说谎是有利的,而能够摸清对手情况的竞争者会占上风。

所以在猜硬币博弈中隐藏自己的想法可以可以避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10 对于协调博弈来说如果对手派出间谍,那么自己就要给出真实情报;对于猜硬币博弈来说,给出假情报是有利的。

11 猜硬币博弈的有效解决办法是增加自己策略的随机性的同时向有利于自己的均衡靠近。

12 斗鸡博弈也称胆小鬼博弈,博弈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够采取避让策略从而使自己获利,于是就有两个均衡:(退,进),(进,退)。

在博弈中只要让对手相信自己决不后退就会获胜,所以斗鸡博弈的现实就是造成让对方相信自己决不退让的感觉13 多数博弈不会走向斗鸡博弈,只有在局中人的遭受到损害时才会走向斗鸡博弈。

比如搭便车博弈就会走向斗鸡博弈:一方工作另一方却不劳而获,这时双方都会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于是双方都向对方发出自己不会工作的告诫,但是彼此又都怀疑对方说的是真的,因此结果就可能造成双方都不工作的不利后果。

对于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是分清责任。

14 斗鸡博弈的一个变种可以认为是搭便车博弈(此时博弈双方的情况是一强一弱或者一大一小):虽然一方对于自己的利益有一定的损害,但是并没有触及自己的底线,于是双方能够和平共处。

因此在博弈当中弱势一方需要特别注意对手的底线在哪里,以避免你死我活的局面出现。

15 斗鸡博弈中的打探:斗鸡博弈中如果对手知道你的策略并且你的策略是男子汉策略,那么你就应该欢迎对手来打探。

相反,如果你不欢迎对手的打探,那么对手就会对你的男子汉策略产生怀疑,于是对手就会采取男子策略,而你也可能采取同样的策略,最终造成双方都不希望出现的灾难性的后果。

16斗鸡博弈获胜的关键在于让对手相信自己会采取强硬策略,并且欢迎对手来打探(当然,即使对手不来打探你也要向对手传递自己采取强硬策略的决心,不过对手的打探比起自己单方面的传递信息效果可能更好。

)。

可是,如果你如果对手一定会硬干到底,那么自己最好的策略就是选择当个胆小鬼。

所以有时采取非理性的疯狂策略的一方在和理性一方在进行斗鸡博弈中获胜的可能性会相对比较大。

17 商战中烧钱的博弈智慧:现实中的企业可能采用烧钱战略来展示自己的男子汉策略,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博弈策略对于烧钱一方来说就分为两个部分:要不要烧钱,烧钱之后要不要当个胆小鬼。

一旦企业采取烧钱策略之后采取胆小鬼策略对于自己是个绝对愚蠢的策略,还不如不烧钱当个胆小鬼。

所以企业采取烧钱策略之后自己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男子汉策略。

18 博弈可以根据获得利益来划分为固定和博弈与变化和博弈。

在固定和博弈中博弈双方不可能采取合作,因为彼此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就好比两个人来分一个固定大小的蛋糕,一个人少了另一个人就必然多;而在变化和博弈中博弈双方可以采取合作态度,因为双方合作之后可以把蛋糕做的更大,之后每个人都获得更多。

19 总结:为了取胜,你自己必需了解自己的博弈环境。

不同的博弈需要不同的博弈策略,你的收益取决于局中人的利益组合。

所以在博弈之前不妨问一下自己:1)每个人是否有相同的目标?2)局中人采取欺骗我对于他们是否有利?3)博弈是固定和博弈还是变化和博弈?4)希望对手猜到我未来的行动吗?5)理智有利还是疯狂有利?大规模的协调博弈1 网络外部性:拥有一种产品的人越多,产品的价值越大。

比如电话的网络外部性就是如此,如果大家都有电话,那么你拥有一部电话对你来说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电话对你的价值越大。

2 在大规模协调博弈中,大部分人会模仿别人的策略,因此只要有一个大的有影响力的买主就会改变网络外部性。

3 大规模协调博弈决定了你的居所,大部分人都喜欢住在自己不是少数民族的地方,因此这些地方的民族结构的同一性非常高。

4 在营销网络外部性产品时,感觉就是现实。

因为如果大部分人相信你的产品会流行,那么你的就有很大的机会真的流行起来。

5 网络外部性其实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

比如说尽管苹果的操作系统可能比微软要好的多,但是由于大部分人都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结果苹果操作系统的市场现实中要小的多。

同在IT界的英特尔也是一样,尽管AMD的产品比起英特尔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使用英特尔的人比较多的现实造成AMD的产品尽管很有竞争力却没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6 在参加大规模博弈的时候赔本以尽快打开销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纳什均衡1 纳什均衡:给定对方的选择,改变你的现行策略并不能使你获得额外收益(指如果改变策略情况可能会变得糟糕或者情况不好也不坏而中原来一样),你不会后悔你自己的选择2 如果你向新的均衡靠近,那么你就要首先明白它是不是纳什均衡,如果不是,均衡的结果是相当不稳定的,所以就会很难达到。

囚徒困境1 囚徒困境的含义在于博弈双方会由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选择背叛。

2 军队中对于临阵脱逃者的军法从事也是一种避免出现囚徒困境的办法3 囚徒困境的形式:公用地悲剧核困境价格战有明确次数的博弈4 形成无限次博弈的重复博弈预期也是一个打破囚徒困境的不错选择。

5 妒忌是造成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6 针锋相对的策略在现实中是一个不错的防止背叛的策略。

7 采用有效的合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囚徒困境8 一报还一报,让对手知道你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由于担心你的报复,对手采取合作的态度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9 管理听实践当中采取相对表现的评价机制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因为在职场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长期的重复博弈,而集体懒惰是一个优势策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奖罚标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决定赏罚。

10 最惠待遇意味着你给予客户的待遇不会比别人差,如果你对每个人都采取这样的策略,由于没有动机给个别人更好的优惠,那么你就成功避免了价格竞争的困境。

11 在一次性的博弈时你如果采取合作的态度,那就得让对手相信你能够看出对手会背叛,而对于背叛的行为你会给予严厉的惩罚。

逆向选择1 逆向选择当你做出选择,希望出现的结果没有出现而不希望的结果出现时就目是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

虽然“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超出了这两者所能够涵盖的范围之外,“逆向选择”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

2 逆向选择的原因通常有:信息不对称,门槛机制,多级委托和多重委托,相对评价机制。

3 对于门槛来说,达到或者超出标准的人可来也可不来,那些达不到标准的人则会着急来,并且会很多。

比如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费提高时那些达到保费标准的健康人可能不会来,相反那些健康状况比较差的人却会来。

所以对于那些过分表现出热心的人要小心,那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人。

4 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典型表现则是二手市场,由于不清楚二手货的质量人们会选择掉头就走,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厌恶损失从而逃避风险的。

即使你愿意出价你也只出很低的价格,对于差的二手货当然价格会低,好的二手货当然不会是这个价同时人们也不会卖,这一点你是很明白的,同时卖主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二手市场的货物当然不是什么好货,还不如多花一些钱买个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