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神、水、人。

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教材21页的单元引言和22页的本课引言,思考并概括“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及人文主义起源发展的线索”,然后教师概述: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1.前6世纪之前,世界由神创造2.前6世纪,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3.前5世纪,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压抑: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发展: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1、“智者学派”的概念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

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2、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探究一】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

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

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在当时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

所以出现了这样一批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①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②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最后教师强调:提示并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4、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5、思想主张: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强调其思想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23页的学思之窗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

意思是说,认定事物的本质,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这就对神灵的存在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人取代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价值尊严,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具有反对神灵崇拜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

[探究二]那么这句被誉为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的名言到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6、历史意义: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积极作用: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多媒体显示]欧提勒士要拜普罗泰格拉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

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

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设问] 如果你是法官或者是一个想帮助他们解决困境的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二人的僵局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显示了智者学派哪些不足之处呢?[引导] 以庭外调解,劝一方或双方退让等。

[结论] 通过“半费之讼”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理道德的缺陷。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伦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

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苏格拉底【探究三】1.结合老师刚才的讲述及教材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以“雅典的牛虻”自居,他的使命就是要叮咬、责备、劝说雅典这匹迟钝、昏睡的骏马,使它惊醒。

那么这只牛虻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呢?2、思想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使人人是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德)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3、意义: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教师展开简述: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训是这样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

由此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影响巨大。

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出身雅典显贵,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

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在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研究。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有哪些思想主张呢?【探究四】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要点: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②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的讲授,先由学生讲述自己所理解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师再讲述,升华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教师总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比较他们的异同并说出人文主义发展的线索?者学派拉人文主义的本质体现三大古典哲学思想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重视人的美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重视人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重视人的逻辑1.(09山东威海一中)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2.(09江苏启东中学)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3.(09山东淄博市一中)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这位哲人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4.(09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2008年7月5日,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七次研讨会召开,31位学者与媒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利华主讲,提供的论文是《“和谐哲学铁三角”的意义》。

文章指出:“西方社会之所以慢慢地能走向进步,关键正在于无论是它的宗教还是它的哲学,它们都具有“人人平等”真理的这种方向性的追求。

对于宗教来说,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对于哲学来说,就是人人在真理面前平等。

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所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简述他对待老师的态度?(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思想对于治国有何借鉴意义。

1.D 【解析】D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

2.C【解析】标志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3.C【解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主张。

4.(1)①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②“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③创建了逻辑学。

(2)态度: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3)意义:真理高于一切,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第(1)问是回答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第(2)问的答案是提炼名言。

第(3)问是强调“吾尤爱真理”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