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三、健全商业银行的行业自律组织
商业银行行业自律组织—银行业协会, 其主要职能包括行业保护、行业协调、 合作交流、行业监管等。 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00年5月10日成立, 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银行风险起 到很好作用。
四、加大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
市场约束是指市场自动发挥功能,迫使银行而 合理地分配资金,促使银行控制风险和保持充 足的资金水平。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第九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管理 第四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风险管理 第六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 第七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防范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多方面、 多层面、全方位的风险,总体概括为:外 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经营环境的风险是指因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 变化导致的风险,主要由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等因素 引起。
来自借款人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风险,借款 人的经营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成因。尽管银行在贷款 发放之前已对企业做了详细的信用分析,但贷款发放 后,企业经营仍然会发生变动,以至直接影响贷款的 安全。
1.风险管理环境 所谓风险管理环境是指银行价值取向、管理风格、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文化等。 2.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 风险管理要为银行管理层提供一种设定目标的科 学程序,将风险管理的要求贯穿于银行各项目标 中。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市场风险管理政策、 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等风险管理政策。实现风险管 理和银行目标相结合。
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 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 不严,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信贷资 金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之一。
由于风险合利益部对称,自我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对 资产损失的管理和承担的责任不明确,使银行缺乏风险 责任感和压力感,使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加大。 银行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对企业信用分析不准确,对生 产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市场信息掌握不准确,对国家 政策、经济形势变化不了解,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极大 的风险,或贷款方式不当,贷款对象选择失误造成抵押、 担保流于形式,贷款对象经营亏损从而形成银行信贷资 产风险。
二、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
监管部门有权制定和利用审慎法规的要 求来控制风险,其中包括资本充足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贷款损失准备金、资产集中、流动性等。 必要时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 制度对有问题银行实施救助。
2.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应遵 循四项原则:
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 程序,以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战略,以及 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 要求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 监管当局及早干预,以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 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迅速采取补 救措施。
3.风险监测与识别 客户的信用风险通过贷后管理来监测和识别;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跟踪国家宏观政策、行 业状况、金融市场、监管法规等有关情况来监测 和识别; 4.风险评估 可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颁布后,风险测度偏于定 量分析,要求尽量将数据量化以确定受险程度。
银行应具有经董事会批准的正式批露政策。 信息披露可分为核心披露和补充披露:
核心披露:指有关所有银行重要信息的披露,所有银行 都要根据重要性(Materiality)原则披露这类信息。 补充披露:取决于银行的风险暴露、资本充足率和计量 资本要求的方法。
有限的金融安全网 坚持严格的退出政策
坚持严格地退出政策就是要使银行有破产的压 力,使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银行有序地从市 场中退出。通过清退有严重问题的银行,可以 防止个别银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并影响其他银 行以及整个系统,这对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和竞争形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一、信贷资产风险的成因 来自经营环境的风险
(二)内部风险
1.财务风险 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资本金严重不足 经营利润虚盈实亏 2.流动性风险 是指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金不足,不能 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 3.内部管理风险 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 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6.内部控制 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操作风险,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 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7.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 银行要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处理系统 保持数据库更新,及时反映内外部风险信息。 银行要建立风险报告制度,按照一定程序报送各 级风险决策机构。 8.后评价和持续改进 为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银行应对全行规章 制度、信贷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 进行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一、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总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专职风险管理部门,其他每 一部门都要履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 2.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运作的技术支持:加大资金和 技术投入,加强银行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准 确、及时、完整的信息系统,有效支持银行对风 险的测量、监控和评价。
5.风险定价与处理 a.预期到的风险:银行可通过风险定价和适度储备 来抵御; b.非预期到的风险:银行必须通过资本管理来提供 保护; c.异常风险:银行可采取保险等手段解决; 银行可通过资产组合管理来消除非系统新风险, 通过兼并来吸收风险,通过辛迪加贷款来分散风 险,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转移风险,通 过衍生交易来对冲风险。
外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 贷款、掉期、期权交易及在结算过程中因交易对手不能 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银行遭受的潜 在损失。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导致商业银行某一头寸或 组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法律风险:是指来自交易一方不能对另一方履行合约的 可能性,是指因不能执行的合约或因合约一方超越法定 权限的行为而导致损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