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法
1.组织性
2.独立性
3.营利性
企业的角色: “经济人”和“社会人”
二、 企业的种类
(一) 企业的一般性分类: 依据不同标准分类
依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农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 企业
根据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根据企业所使用的技术装备及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技术
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形式:国有企业、集体所有
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
二、市场主体的资格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从事各种市场活动必须具 体的资格
特殊市场主体资格:进入特定市场,从事特点 项目、行业、地域等的交易和竞争资格
三、市场主体分类的原则
(一)市场主体类型法定原则(名称固定化) (二)符合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目的的原则 (三)多标准并存原则
(Unlimited joint liability)。 (4)合伙企业具有浓重的人合性,不具有法人资
格
3.公司(Company)
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以 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特征:
1. 公司依法成立 2. 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3. 公司以营利为目的 4.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二) 我国企业设立的方式
1. 由行业主管部门核准设立 2. 由国务院特许设立 3. 法律规定具体条件,依法登记设立 4. 规范化公司的设立,采取严格的准则主义
三、企业设立的条件
1.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名称 2.企业要有自己的章程 3. 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资本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适应的从业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一、经济管理主体的界定
主要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 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具有经济职能的部门或机构。
二、经济管理主体资格的立法原则
第一, 职权法定(职权授予、职权内容、职权行使) 第二,权限适当(限定权限边界:“法不授权即为
禁止”) 第三,权责对称(经济职权与经济义务统一,经济
Chapter 5 Enterprise law 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企业概述 企业法的概念、特征 企业设立的法律规定 企业组织制度的法律规定 企业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
第一节
企业概述
一、 企业的概念
企业(Enterprises)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 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 具有法律主体资 格的经济组织。
enterprises)
第二节 企业法的概念、特征
一、企业法: 是调整企业在设立、存续和终止过 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企业法的调整对象
1. 企业以及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 企业在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
管理关系 3. 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关系
三、企业法律体系
1998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 ,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 1998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 业严重亏损。1999年5月,乙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 ,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人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 ,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
1999年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伙企 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 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 清偿债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 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 。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只按照 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丙 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 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
人员 5. 企业要有生产经营场所 6. 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经营范围
四 、企业设立登记
(一)企业设立登记的概念和效力
企业设立登记指企业的设立人提出企业登记 的申请,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确认其法律 上的资格,并颁发有关法律文件的行为。
登记效力表现在:
1.确认企业在法律上取得一定主体资格
2. 从事业务活动的效力
(三)企业设立登记的程序
1. 设立登记的申请 2. 设立登记的审查
形式审查 实质审查
3. 设立登记的核准及公告
第四节 企业组织制度的法律规定
一、 公司组织制度 包括:
组织机构的设置 组织机构间的关系及职责划分
《公司法》:分权制
股东会: 权力机关
董事或董事会: 业务执行机关和日常经营决策机关
1.关于公司的规范性文件 2. 关于合伙企业的规范性文件 3.关于独资企业的规范性文件 4. 关于国有企业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节 企业设立的法律规定
一、企业设立的概念及法律效力
(一)概念 指企业的创办人为使企业具备生产经 营或服务性活动的能力,取得合法的主体资格, 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经济 上和组织上的法律行为。
(二)企业设立的法律效力:
1.取得了一定的法律上的主体资格 2. 取得了合法凭证,有权正式开业 3. 取得了企业名称专用权 4. 法律责任的产生
二、企业设立的方式
(一)企业设立方式的分类 企业设立的方式:也称企业设立的原则
1. 自由设立: 2. 特许设立: 3. 核准设立: 4. 准则设立(登记主义): 5. 严格准则设立:
(三)我国企业按所有制分类
1 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 2 集体所有制企业(enterprises owned by
collectives): 3 私营企业(enterprises owned by private) 4 外商投资企业(foreign investment
Chapter 4: Market Subjects Law 市场主体法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第三节 市场主体
案例分析:
李某是某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 由于工作清闲,收入不高,欲从事一些其他职业。李某了解 到市场上餐饮业非常赚钱,打算成立一家餐馆,采取个人独 资企业的形式。但由于担心自己的资金和管理水平有限,同 自己的表弟王某商量后,决定两人共同出资成立该餐馆。两 人决定将餐馆命名为“好味来海鲜酒楼”,酒楼登记注册的 名称为“好味来餐饮公司”。李某了解到成立个人独资企业 的出资有自己自愿申报,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风险,打算不 予申报。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对于经营饮食业非常重要,李 某和王某商量后,打算要好好挑选,所以想在取得了工商局 营业登记,获得了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后再好好确定酒楼 的营业地点。
2. 企业的清算
成立清算组或指定清算人 企业清算的内容 清算后的善后事宜:办理注销登记:企业丧失
主体资格
合伙案例分析
1998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 合伙协议约定,甲以现金人民币5万元出资,乙以房 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人民币4万 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 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1998年6月向银行 贷款人民币5万元,期限为1年。
合伙企业组织制度: 法律没有明确要求 1. 合伙企业事务的决策
2. 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3. 合伙企业事务的监督
第五节 企业变更与终止的法律规定
一、企业的变更 1. 企业组织的变更
企业的合并 企业的分立
2. 企业注册登记事项的变更
企业名称变更 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 企业注册资本变更 企业经营范围变更
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2. 合伙企业(Partnership)
合伙企业是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出资人根据 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合伙企业具有特征:
(1)合伙企业属于契约式企业 (2)合伙人共同出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3)合伙人对合同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经济法主体体系的基本框架,两种模式: (一) “政府—市场”框架
政府与市场互动关系,即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的 干预机制相互依存、补充、制动的关系
(二)“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框架
在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中,派生出具有相对独立地 位的社会中间层。
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和股民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和经营者
监事或监事会: 监督机关
二、外商投资企业 结构设置:权力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
中外合资企业:
权力机构: 董事会 管理机构: 总经理
中外合作企业:
权力机构: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 管理机构: 总经理
外商独资企业:没规定
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 1. 厂长(经理)负责制 2. 民主管理
四、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Contents:
Chapter 4: Market Subjects Law 市场主体法
Chapter 5: Enterprise Law 企业法律制度
自主学习内容:
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中的限制 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信息公
示暂行条例》对市场经营主体有何影响? 外商投资企业有逃离中国的冲动吗?
职权和法律责任统一)
三、经济管理机关的种类
(一)中央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包括国务院及 其所属的经济管理机关
(二)地方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包括地方各级 政府及其所属的经济管理机关
四、经济管理机关的职权
(一)宏观调控权 (二)市场管理权 (三)经济监督权 (四)法规制定权
第三节 市场主体
一、市场主体的界定
3. 企业变更的程序
批准 决议 合意 变更登记
4. 企业变更的法律后果
企业主体资格的变更 企业产权的变更 企业债权债务的变更
二、企业的终止
1. 企业终止的条件
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被依法撤销 企业因章程规定或企业权力机构的决议而终止 企业因破产而导致终止 政府有关机关依法撤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