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学习方法上传: 古招英更新时间:2012-5-27 17:14:32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
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
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
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
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
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
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生实行量化作业,它的落实,一靠检查,二靠老师良心,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
浙江书生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李镇西的教育名言2009-02-13 12:20阅读(3476)评论(0)1.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2.每一个老师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魅力,因而使自己的工作也拥有别样的美丽。
3.我坚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4.教育,离开对心灵的触动,就不可能有成效!5.有时候教育不仅需要感染,也需要克制,需要退让,需要妥协,这是更深意义上的尊重。
6.个人的最高判官只能是自己的良知,进而随时自己提醒自己、鼓励自己、追问自己、期待自己。
7.在培养仁者的同时,还要培养智者。
只有仁者和智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强者。
8.经验的学习如同玫瑰的移植,要结合自己的土壤,而不能简单地挖过来栽种。
9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
10.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
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11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滋润与人格的感染,所以它并不只是讲台上的事,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共同的喜怒哀乐甚至摸爬滚打。
童心和爱心,是每一位教育者铸造事业大厦的基石。
优秀的教育应该学会并善于运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当学生把我们当作知心朋友来接纳时,我们已经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了人格的丰碑,而我们的教育之舟也就开始驶入成功的港湾。
12.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将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最后又成了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成就。
13.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育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14.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是惟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15.老师和学生是一起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伙伴16.只有教育者真正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并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
17.师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18.学生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我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意思是所谓“教育”,并不是凭空外在地给学生灌输多少美好的道德,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心灵本来就有的善良的萌芽,并使之凸现,再用这些善良的萌芽去鼓励他们保持并表现出更多的善良。
18学生对老师总是很宽容的。
他们一般不会计较老师的过分或者过火的批评,甚至老师犯了错误,他们也会原谅老师。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珍惜孩子这份宽容!更应该小心谨慎地运用批评,尽量不要冲动,不要过分。
19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之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开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邦邦的正确的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20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21如果说数理化学习靠的是题海战术,那么语文学习靠的是“书海战术”,多读书,语文没有学不好的!22人,要善于感动,生活在感动之中是一种幸福。
而且作为写作,我们要善于把感动我们的事通过细节描写出来。
23写作从生活开始,生活从细节感悟。
感,是感动;悟,是思考。
好的文章总是从怦然心动到若有所思。
24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应该是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
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任何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反思者。
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不停地写教育日记或随笔,是教育反思很重要也很有效的途径。
25班主任体会:第一,做班主任一定要敏感和敏锐;第二,比管理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三,引导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第四,要通过教育细节培养共和国的公民,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
26我要做的,不是代替你的进步,而是在你需要提醒的时候提醒你,在你需要鼓励的时候鼓励你,在你迷惑的时候给你一点建议,在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分享你的喜悦。
27班主任工作很重要一点,是调动整个集体的力量。
我们要把班主任对某一个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转化为整个集体对某一个同学的表扬功批评。
28民主有两个原则: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精神上,多数尊重少数。
29只有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反复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某些缺点或者说坏习惯,才能逐步改正。
29正如学生需要老师的表扬一样,老师也需要学生的表扬!班主任影响科任老师的方式之一,便是及时做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传递工作,让老师们觉得:这些学生真好,我真应该更好地教他们!用孩子们自己的话感动教师,鼓励并进一步激发老师的爱心,比我这个班主任找他们谈一百次都管用。
30学生每日九问:今天早上读外语没有?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今天学习上提出问题没有?今天复习功课没有?今天预习明天功课没有?今天“过电影”没有?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31让犯了错误的学生自己感到惭愧,进而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愿望和信心,这比教师的任何惩罚更有用。
32我希望我的学生拥有一种书卷气,而书卷气必须靠书香气来熏陶。
33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34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成长,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长无声的人格影响,孩子的书卷气必须要靠家庭的书香气来熏陶。
35一个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爱自已的父母,只有先爱自己的父母,才可能去爱国家。
36判断一个人品位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是看业余时间怎么度过;二是看接触什么样的人。
37一个人的度量越大,就越能在人格上高于对方!你越尊重别人,你越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8一个人,之所以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之所以自卑,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39我们要为对手喝彩,因为只有对手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强大。
李镇西教育理念2011-03-14 16:36:14| 分类:教育科研|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这里的质量当然指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而非企业的产品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说法,经常被不少校长挂在嘴边。
从字面上说,这些说法本身并没有错。
难道办学校可以不要质量吗?当然不是。
如果一个校长不管质量,他应该立马下课!李镇西在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李镇西老师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我们的教育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
往往有这样的说法,在学校里老师们苦口婆心对学生进行着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人生道德教育,但是学生走出校门后,社会现实中的负面因素就会使这些教育顷刻化为乌有。
的确,现实很残酷,比如说青春期教育就是一个非常难以进行的课题,某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青春期守贞教育时,北京一所大学一位所谓著名的性学教授,就大加鞭挞,大肆鼓吹所谓性是人生的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