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朱乾根,第四版)
1、寒潮天气过程:
预报着眼点
冷空气路径:
关键区:西伯利亚中部
重要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寒潮冷锋
中短期天气过程的三种类型: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
关键系统: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是寒潮中短期关键系统,五天以上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高压脊
2、降水天气过程:
一般降水形成条件: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
暴雨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暴雨预报着眼点:
我国大雨带的活动情况:江南春雨期、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和东北雨季、华南后汛期、淮河秋雨期
江淮梅雨的环流特征:高层、中层、低层、底层
江淮切变线的形成和转换
西南涡的形成、移动、发展和天气
高空冷涡的形成
低空急流的定义、形成和维持机制、与暴雨的关系
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几种中尺度系统(P385-387)
对称不稳定的定义及静力稳定度判据(P392)
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P395-396)
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生成的作用(P398-399)
3、雷暴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P401)
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P403)
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特征
飑的定义(P406)
冰雹云的主要特征(P408-409)
龙卷定义(P410)
中尺度的尺度范围(P411)
飑线和锋面的区别(P414)
中小系统和大系统的比较(P417)——天气现象剧烈程度
层结曲线;状态曲线;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P423)
气块静力稳定度判据(P422)
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P425)
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P428-430)
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P431-432)
雷暴云的平移和传播(P434)
雷暴天气预报的着眼点(P436)
几类强对流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4、气旋的定义和分类(P106-107)
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P113-114)
槽前槽后的温度涡度平流对槽脊的影响(P117-118)
气旋的四个发展阶段(P121)
斜压系统发展的物理过程(P122-124)
讨论温带气旋发展各阶段的有利和不利因子
气旋再生的三种情况(P128)
锋面气旋的云图特征(P130-131)
东亚气旋的主要种类(P135)
东亚气旋的移动路径(P135)
江淮气旋的形成过程(P139)
为何爆发性气旋主要形成在海上且多形成在日本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又以冬春季为最多?(P141-143)
5、大气环流的定义(P144)
冬三夏四的槽脊结构(P145-147)
大气环流的突变时间(6月、10月)
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因子(P150)
三圈环流(P153)
青藏高原的热源作用
西风指数定义(P174)
超长波、长波、短波的空间时间尺度(P174-175)
上下游效应(P182)
阻塞高压(P185)
切断低压定义(P185)
阻塞高压性质(深厚的暖性高压)
阻塞高压建立的共同点(P187)
阻塞高压崩溃原因(P190)
急流的定义和基本特点(P192-193)
对流层上层急流的分类(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位置、风速(P194-195)
对流层底部东亚的四个大气活动中心(蒙古冷高、阿留申低压、印度热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季风环流的形成(P197)
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及天气过程的影响(P198-199)
6、外推法的定义(P203)
槽线脊线移动的定性规则(P209)
高低压移动的定性规则(P211)
相对涡度平流的三项组成物理意义、定性规则(P217-220)
气流过山时涡度的变化(P228)
三种基本的预报方法(天气学、统计和随机性方法、动力学)
PP法和MOS法的定义(P253-254)
7、气团的定义和分类(P60-61)
锋的定义(P62)
锋面坡度的变化(P65)
锋的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锋面附近温度场、风场、气压场、位温场、湿度场分布特征
锋生锋消的概念(P93)
8、三个基本力和两个视示力(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P35)
尺度分析定义(P23)
地转风特点(P36-37)
热成风特点(P48)
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定义(P50)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结构特征(P475-479)
南亚高压的结构特征(P484-487)
南亚高压三种天气型过程(东型、西型、带状型)
南亚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P490)
东风波的定义及基本模式的结构(P495-496)
台风的分级(六级)
台风的源地(P508)
台风的气压场特征、流场特征、涡度场特征、温度场特征(P510-515)
台风的移动路径及预报着眼点(P521-522)
台风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P541-542)
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P555-556)
9、东亚季风的建立和维持机制(P583-584)
低频震荡的周期(P587)
奇异线和奇异点(P611-612)
水汽通量(P637)
水汽通量散度(P638)
凝结率(P6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