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有限公司******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二零******年**月目录1、企业简介 (4)2、设计依据 (4)2.1设计依据的主要相关规范及标准 (4)2.2设计原则 (6)2.3系统设计 (6)3、技术部分 (7)3.1监测因子 (7)3.2监测点位 (7)3.3监测站房 (7)3.4其他建设要求 (9)3.5企业监控中心 (16)3.6监测设备性能及组成部分 (16)3.7项目实施方案 (22)4、售后服务 (24)4.1升级服务 (24)4.2联系方式和技术服务 (25)4.3技术信息 (25)4.4保修 (25)5、资质文件 (27)5.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7)5.2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7)5.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7)5.4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28)5.5 ISO9001认证 (28)5.6计量器具生许可证书 (28)5.7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 (30)5.8国家环保部出具的检测报告 (30)5.9纳税凭证 (33)5.10产品认定证书 (33)5.11近年来业绩和用户证明 (35)5.12其他证明文件 (40)5.13专利情况专利证书统计 (44)1、企业简介**********有限公司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是一家*******************。
本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市环保局总量控制指标内核定:化学需氧量******吨/年,氨氮******吨/年,总磷*******吨/年。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预安装废水排放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的主要相关规范及标准1)《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 352-2007)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 356-2007)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监测仪》(HJ/T 377-2007)7)《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流量计》(HJ/T 15-2007)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10)《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23-2007)11)《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 477-2009)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13)《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2006年修正版)14)《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铝》(征求意见稿)15)《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16)《巴歇尔槽测流规范》(SL 24-91)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19)《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1)《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22)《堰槽测流规范》SL 24-9123)《施工现场端建设规范》2.2设计原则(1)实用性和统一性原则。
在系统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易于操作性,易于管理和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
采用技术成熟的数据采集技术和通信技术。
在分析仪器设备的选型上,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同一厂家设备,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和统一性,且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及系统维护。
也使售后服务具有专一性,责任性增强,提高工作效率。
(2)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
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系统结构,使系统网络易于扩充,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可扩充接口。
同时系统网络选用的通信协议和设备接口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环保信息网络系统新认可的数据传输标准,达到对污染实施在线监控的目的。
(3)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系统的安全可靠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
鉴于环保信息的重要性,要求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系统建设应具有网络监督和管理能力。
要确保系统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2.3系统设计该系统是由系统软件、COD、NH3-N、总磷、SS、PH计、流量计的水质在线分析仪和智能环保监控仪组成,系统软件安装在环保局信息中心监控室和污水厂监控室,可实时、定时对处理后污水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监控,并通过智能环保监控仪对数据进行整理、存储、上传,同时将数据传送到环保局监控中心和污水厂监控中心。
3、技术部分3.1监测因子根据《再生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铝》(征求意见稿),确定***********有限公司总排水口的主要监测因子为:pH、悬浮物、COD、氨氮、总磷、流量、石油类。
本公司现提供监测COD、pH和流量的水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
3.2监测点位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2007),监测点位应位于************有限公司总排水口巴歇尔槽的引流段,其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水样将无变质地输送至监测站房供水质自动分析仪取样分析或采样器采样保存。
流量计探头安装于巴歇尔槽上。
3.3监测站房(1)位置:监测站房应建在监测点位附近,距离不大于50米,最好在10米以内,并且站房区域没有振动、噪声、强磁场、通讯盲区,对仪器的测量及数采仪的数据传输无影响。
(2)尺寸:6m×4.4m×2.8m,建筑面积26.4m2;室内净高2.6m。
(3)构筑材料:砖混结构3x7墙。
(4)保温材质:外墙面保温层。
(5)门窗材质:窗户选择铝塑钢和手关窗扇,门为品牌防盗门。
(6)屋内环境:室内设空调,保持室温约10-35℃、相对湿度75%以下、通风良好、无强震动和磁场干扰。
(7)给排水:清洁水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管道接入,室内安装盥洗池,地漏。
(8)防雷:设接地线路,接地电阻<4Ω。
(9)防水:屋面坡度设定为1:20;采用咬合式波浪板型;防水材料选用适合于金属板屋面的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好的追随性、以及耐候性丁基橡胶防水密封粘接带。
(10)供电:接入380V/220V、频率50 Hz交流电,总功率为10kw。
五芯橡套电缆(6mm2)经地下埋镀锌管引入屋内,配备一台380V/220V、10路输出,总功率10kw的供电箱,供电能力为10kw。
室内安装UPS备用电源,功率为2000W, 在断电时数据采集传输仪可继续工作6h以上,已满足站房断电后仪器的正常运行及数据的及时保存。
电源引入线使用照明电源,电源设明显标志,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断电;接地线设明显标志。
站房电源设置系统总开关,每台仪器均设独立控制开关。
所有电线加硬质保护管套进墙入地铺设。
室内顶部安装40w白炽灯,满足照明要求。
(11)防火:监测室内设干粉灭火器一只放于进门处的明显位置。
(12)辅助设施:工作台、电脑桌、椅等。
3.4其他建设要求3.4.1站房内布置情况1、监测站房内安装(建议)立体示意图2、仪表间内布置规范1)室内按照一般实验室规范标准装修;2)室内安装空调保证环境温度:10—35℃,空调功率为:1000W;3)地面应用瓷砖铺砌,设踢脚线;4)接电要求:电源电压:220V±15%AC ,5A,电源频率:50Hz±5%,电源功率:>5000w,良好接地:4欧的专用接地线。
至少配有7只三眼插座和4只二眼插座,固定在1.2米高处,或配有二只多功能电源插板,可以扩接水泵、电脑等用电设备。
对于电压不稳定和经常断电的地区,建议使用功率匹配的交流电源稳压器,以保护仪器,有接地线,有总的配电盘,漏电开关三排;使用功率匹配的交流电源稳压器,以保护仪器;5)总进电源线为4平方毫米以上铜芯线,室内可为2平方毫米软线;开关、插座等线路管线均为暗线;6)仪器房的避雷和电线系统与附近厂区取得平衡(有避雷针的大地桩,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7)室外安装采样进水φ25PPR管,采样预留孔高度可与现场实际情况而定;8)室内环境要求:室内照明应能照射到仪器正面(40W日光灯);干燥、通风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应装有空调,使之保持恒温在5-30℃),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强电磁场干扰;避免强腐蚀性气体。
备有洗手池,以便维护时洗手用9)仪器的放置:仪器的尺寸为宽×高×深=450×1500×300(mm), 要求仪器的左右保持≥600mm的空间, 前面保持≥1000mm的空间。
3.4.2标准巴歇尔槽技术要求巴歇尔槽的喉道断面为矩形。
进口收缩段(L1)要求底面严格水平,两侧边墙与底面垂直且与轴线成1∶5的比值收缩。
喉道段(L)的两侧边墙互相平行,底坡向下游倾斜,坡度为3∶8。
出口扩散段(L2)的两侧翼墙与底面垂直,且与槽轴线对称,扩散比为1∶6。
出口段底面向上游倾斜呈1∶6的逆坡。
进口收缩段与行近河槽及出口扩散段与下游河槽相连接处,均应建垂直翼墙(L3和L4),其夹角可做成45°,也可做成半径为2hmax的圆弧形。
对喉道宽小于0.5m的测流槽,其翼墙也可与槽轴线成直角布置。
进口收缩段上游应有长度不小于5倍河宽的行近河槽,水流的弗汝德数(Fr)一般不应超过0.5。
对测流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也不应超过0.7。
在有充分水头可以利用,能保证自由出流的情况下,可从堰顶处截短,不建喉道和出口扩散段,但在进口的下游应有不小于0.2m的跌水,且应建消能装置。
巴歇尔槽各部位尺寸安装的允许偏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喉道底面纵横向平均坡度的允许偏差为±0.1%;2)上游进口渐变段长度的偏差为喉道长度(L)的±0.1%;3)下游出口渐变段长度的偏差为喉道长度(L)的±0.3%;4)其它垂直和倾斜面上的平面或曲线偏差为±1%。
设计的喉道宽(b)一般宜为行近河槽宽的1/2~1/3。
在有泥沙输移的情况下,槽底宜与进口收缩段齐平。
如只允许在自由流状态下运行,可以适当增高进口段的底部高程。
在设计安装时,不能随意改变巴歇尔槽给定的标准尺寸,也不能舍零取整。
根据《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2006年修正版)的要求在排放口建设巴歇尔计量槽,其按照《巴歇尔槽测流规范》(SL24-91)要求进行建设安装,巴歇尔槽建成后在堰槽周围采用不锈钢围栏作为安全防护,周围及底部铺设防滑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