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样板)

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样板)

项目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目录1、专业工程特点 (3)1.1工程特征 (3)1.2土方工程施工组织 (3)1.3土方工程工艺流程: (4)1.3.1挖土工艺流程 (4)1.3.2回填土工艺流程 (4)2、监理工作流程 (5)3、监理工作要点 (6)3.1机械挖土监理工作要点 (6)3.2土方回填监理工作要点 (9)4、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1)4.1监理工作方法 (11)4.1.1事前控制 (11)4.1.2事中控制 (12)4.1.3事后控制 (15)4.2监理工作措施 (15)4.2.1组织措施 (15)4.2.2技术措施 (16)4.2.3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 (16)5、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16)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专业工程特点1.1工程特征**工程土方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

本工程设计±0.00相当于绝对标高**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约为* m,地下室*层,基坑开挖深度**m,开挖面积为1940m2,初步计算深基坑开挖方量约**m3。

各地基土层的埋藏分布状况及工程地质特征如下表所示:序号土层名称层厚(m)容重γ(KN/m3)12345本工程南侧和东侧紧邻市政道路,西侧和北侧空旷无构筑物。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体系。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在开挖范围内无各类地下管线;地表**侧有**需进行迁改(或保护)1.2土方工程施工组织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辅以人工清底。

计划投入挖土机*台,自卸汽车*辆。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支护设计及选用的机械设备,本工程基坑土方分*层开挖。

每层挖土自场地*侧向*侧倒退挖土。

边坡完成后随即进行喷锚施工,挖土和喷锚形成流水作业。

第一层大面积开挖至冠梁底,开挖深度约*m,开挖方量约**m3。

开挖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放坡,同时做好挂网喷浆护坡工作。

第二层在周边支护施工完成,且有一定强度后开始开挖,开挖深度约*m,开挖方量约**m3。

第三层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并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采取降水措施。

剩余土方由人工开挖,以防止扰动基底土。

群桩部位用小型挖机配合掏挖桩间土。

1.3土方工程工艺流程:1.3.1挖土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放坡尺寸→引测开挖边线→第一层土方开挖→挂网喷浆护坡→冠梁、锚杆、支撑系统施工→第二层土方开挖→围檩、锚杆、基坑支撑系统施工→第三层土方开挖→清底验槽→浇筑混凝土垫层1.3.2回填土工艺流程基底清理→分层铺土→分层夯实→密实度检测→修整找平→验收2、监理工作流程 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签认《报验申请表》(监理单位)基底验槽分层压实度检测审查自检资料完整性现场检查检验批质量 (监理单位)填报《报验申请表》(施工单位)复核定位放线及标高 (监理单位)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土方工程监理工作流程确定施工方案完成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测量定位放线完成挖、填土机械准备清理现场,做好降排水措施土方工程施工 (施工单位)合格不合格巡视检查、旁站监理(监理单位)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例会及专题会议(监理单位)存在问题整改复测平面位置、标高符合要求基底处理和土方夯实符合规定降排水措施有效运行正常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回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整 改(施工单位)3、监理工作要点3.1机械挖土监理工作要点(1)土方开挖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性测点引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高控制线(桩)及基坑的灰线尺寸。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对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并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验收,确保正确。

(2)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3)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对降水、排水措施进行设计,系统应经检查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时方可施工。

(4)合理安排开挖顺序,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工程要相互协调配合。

(5)土方开挖时,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6)开挖基坑(槽)应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严禁超挖。

基坑(槽)底应预留200mm~300mm土层,由人工挖至设计标高,避免超挖和扰动地基土。

经验槽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7)在挖土机无法作业的部位,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斗车把土运到挖土机作业区域,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桩间土宜用小型挖机或人工开挖,防止破坏基桩。

(8)基坑(槽)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采取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9)在坑(槽)边坡外侧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槽)底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及时汇集抽排坑底积水。

(10)施工过程中,基坑(槽)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设计荷载,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伤支护结构、降水设施。

(11)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下表规定执行。

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 3 5 3二级基坑 6 8 6三级基坑8 10 10 (11)土方开挖不宜在雨季进行。

如因工期要求,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

(1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应注意边坡稳定。

防止坑壁受水浸泡而造成塌方。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1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错挖或超挖。

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14)弃土应及时运出,土方不宜堆放在基坑边缘。

基坑边缘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应与基坑边缘保持2m以上安全距离,以保证基坑边立直壁或边坡的稳定。

(15)基坑(槽)挖至基底后应进行验槽,并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16)土方开挖质量通病防治○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擅自处理。

○2基底原土扰动:基坑(糟)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mm~300m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5施工机械淤陷: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地下水位必须降至作业面以下500mm~800mm,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3.2土方回填监理工作要点(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2)回填前应对基础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基底上垃圾、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识。

可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 钉上水平橛;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4)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粒径,含水量应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人干土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5)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羊足碾每层铺土厚度为200~350。

(6)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防止漏夯。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7)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8)土方分层回填每层的压实系数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修整找平。

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10)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上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11)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12)土方回填质量通病防治○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上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上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夯实不够遍数、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冬期施工用水渗入土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上,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4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上再予夯实。

4、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4.1监理工作方法项目监理机构应依据合同、规范、设计文件、管理方案等有关规定对土方工程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主要通过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方式对土方工程实施监理,以保障土方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4.1.1事前控制(1)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的编审程序符合相关规定;工艺的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特别注意审查安全措施是否可行和有效;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符合有关标准;满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2)审查投入的机械、人力、材料等是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管理人员是否到岗,人员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检查机具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性能参数、状态是否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5)作业条件检查:○1已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并报监理复核合格○2建设单位已提供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图纸,相关的各项施工手续(施工许可证、渣土准运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已办理完善。

○3施工单位已完成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并有相应的书面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