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炉前工(中级)

炉前工(中级)

1、炉身角适当小些,使靠近炉墙处的炉料疏松,减少炉料与炉料间的磨擦力,同时适当发展边缘炉流,这对高炉顺行是有利的。

(√ )2、希望粘土中Al2O3含量高些,SiO2少些,因为SiO2与渣中CaO作用使粘土熔化,经不住渣铁流的冲刷。

(√ )3、高炉有效高度是指从铁口中心线到大钟开启位置或溜槽处于垂直位置时的下缘之间距离。

( √ )4、渣口高度是指铁口中心线到渣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 √ )5、陶瓷质耐火材料包括:粘土砖、碳化硅、高铝硅、刚玉砖等。

( × )6、粘土砖比高铝砖有更高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点。

(× )7、高铝砖比碳砖具有更高的耐火度和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

( × )8、碳作为还原剂的还原反应称为直接还原。

(√ )9、焦炭冶炼强度I是指每昼夜、每立方高炉有效容积消耗的焦炭量,即一昼夜装入高炉的干焦炭量(Qk)与有效容积(Vu)的比值。

(√ )10、衡量炉操作指标好坏的标志就是铁水放净率。

(× )11、根据高炉的强化程度,每次最大的可能出铁量不应超过炉缸的安全容铁量。

( √ )12、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 )13、炼铁原料应尽可能做到品位高、强度好、粉末少、成分稳定、有害杂质少、粒度均匀等。

( √ )14、脉石中的SiO2愈少,加入熔剂和生成渣量也少,冶炼价值愈高。

( √ )15、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起到三大作用:即热量的来源,还原剂及料柱的骨架。

(√ )16、炉渣碱度高有利于脱硫,所以炉渣碱度越高越好。

(× )17、MgO能改善炉渣流动性,故渣中MgO越高越好。

(× )18、渣中二氧化硅含量高使渣的流动性变好。

( √ )19、在炉温相同情况下,一般酸性渣流动性好,碱性渣流动性差。

( √ )20、主沟的长度选择是依据渣铁的流动速度。

(√ )21、铁水主沟对渣铁分离也有一定作用,因此要求主沟具有较宽较深的沟槽。

(√ )22、当渣铁沟流嘴破损时,修补好后,即可使用。

( × )23、熟料的主要优点是可塑性好。

(× )24、无水炮泥用在顶压较高,强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高炉上。

( √ )25、沟料由焦粉、粘土、砖末、沥青、煤等原料混合而成。

(× )26、在炮泥中增加碳素可提高炮泥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 × )27、为了保证熔渣粒化和输送,冲水渣的总用水量应是渣量的2~3倍。

(× )28、冲水渣的水温要高,以免产生渣棉和泡沫渣。

( × )29、堵铁口用的有水泥通常是由焦粉、粘土、熟料、沥青按一定的比例加水碾制而成。

( √ )30、高炉渣铁处理系统的作用是定期将炉缸内的渣铁出净,保证高炉连续生产。

( √ )31、通常情况下提高矿石入炉品位1%大约可降焦比2%,增产3%。

( √ )32、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碱度(即碱性氧化物的含量与酸性氧化物的含量之比)来表示炉渣性能。

( √ )33、高炉炉体结构是指炉壳、冷却器和耐火内衬三部分组成的整体结构。

(√ )34、粘土砖的化学成份与炉渣相近,不易和炉渣起化学反应,不易被炉渣腐蚀。

( √ )35、高炉冶炼加熔剂的目的是调整炉渣碱度,降低矿石中脉石熔点及脱硫。

(√ )36、为了加速矿石还原反应过程,希望矿石早软化,早成渣,早滴落。

(× )37、原料带入高炉中的硫,在炉内有三条出路,一是随煤气逸出,二是进入炉渣,三是进入生铁。

( √ )38、炉渣的脱硫效果只取决于炉渣的碱度高低。

( × )39、中小高炉主沟坡度为9%~10%。

(√ )40、有的渣沟不设铸铁沟槽,是因为渣液比铁水温度高,以防渣液烧坏沟槽。

(× )41、水力冲渣时,冲渣质量的好坏只与水压、水量有关。

(× )42、冲水渣时,冲渣点处的水压必须在2×105Pa(2kg/cm2)以上。

(√ )43、出铁次数通常按高炉强化冶炼程度及每次的最大出铁量不超过炉缸的安全容铁量来确定的。

( √ )44、安全容铁量的计算公式为:T安=R容×π/4·d2×h渣×r铁(吨)。

( √ )45、炉缸安全容铁量是指铁口中心线到低渣口中心线间的炉缸容积的60%所容的铁水量。

( √ )46、炉前常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有:耐火度、高温结构强度、抗渣性、耐急冷急热性、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

( √ )47、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耐熔化的性能,仅代表耐火材料开始软化时的温度。

( √ )48、耐火度能够代表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温度。

(× )49、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炉渣侵蚀作用耐被破坏的能力叫抗渣性。

( √ )50、焦粉具有较高的抗渣性和耐火度,并有良好的透气性,使水分能较快的蒸发的优点。

(√ )51、沥青在挥发时造成很多细小的孔隙,促使炮泥的水分很快的蒸发,因此,炮泥配料时沥青过多,在渣铁未出净的情况下,退炮时铁水也不易跟出来。

( × )52、刚玉和炭化硅是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质密,高温强度好,耐磨性高,抗渣能力强的高级耐火材料。

( √ )53、炮泥中的沥青在高温下与焦碳作用,发生结焦作用,提高了铁口强度,配加比例越高,铁口强度越高。

(× )54、放渣时间应该是熔渣面已达到或超过渣口中心线时,在正常情况下放渣时间要根据上次出铁情况和上料批数确定。

(√ )55、出铁次数通常是按照高炉冶炼程度及每次最大出铁量,不应超过炉缸的安全容铁量来确定的。

( √ )56、高硅高硫时铁样断口虽呈灰色,但在灰色中布满白色亮点。

( √ )57、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就是悬料。

( √)58、高炉常用的耐火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陶瓷质耐火材料和碳质耐火材料。

(√ )59、休风率是高炉休风停产时间占规定日历作业时间的百分数。

(√ )60、生铁合格率:即符合国家标准的生铁产量占生铁总产量的百分比称为生铁合格率。

( √ )61、焦比是指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K=Qk/P,单位为kg/t·Fe。

( √ )62、铁口合格率的表达式为:铁口合格率=铁口深度合格的出铁次数/总出铁次数×100%。

( √ )63、正点出铁是指按规定的出铁时间及时打开铁口出铁并在规定的出铁时间内出完。

( √ )64、决定生铁质量好坏的因素是其含铁量的高低。

( × )65、CaF2是最强的洗炉剂。

(√ )66、均热炉渣、锰矿有良好的护炉作用。

(× )67、高炉冶炼钒钛矿对炉衬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68、上、下渣比同原料条件有关,矿石品位高,则上、下渣比就高。

( × )69、全风堵口率是指每日全风堵铁口次数与减风堵铁口次数的比值百分数。

( × )70、出铁过程中渣子越粘、越黑、铁水物理热就越差。

( √ )71、铁沟中的铁流呈暗红色,铁花密而低,这是铁水温度高的象征。

( × )72、主沟由铸铁槽、耐火砖和捣固碳素沟料构成。

( √ )73、挡铁沟码子时,为了节省河沙,可利用残渣与沙子混合使用。

(× )74、有水炮泥与无水炮泥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水的多少。

(× )75、垫沟料配比准确适宜,粒度越细,铺垫时夯实程度越好,使用寿命越长。

( √ )76、跑大流放渣不会影响水渣质量。

( × )77、在渣沟中设置沉积铁坑的作用是沉积渣中带铁,避免在冲水渣时发生爆炸等事故。

( √ )78、铁量差指标是指相邻两次铁量之差。

( × )79、渣口高度过高,从铁口出来的下渣量过大不利于维护铁口,因此设计时渣口高度不能过高。

( √ )80、炉缸堆积时,风口上部烧坏的较多。

( × )81、维护好铁口是炉前工作的关键,如果维护不好,就会造成铁口工作失常,诱发各种出铁事故,危害极大。

( √ )82、维护好铁口是确保按时出净渣铁的基础,保持铁口的正常深度是铁口维护的关键。

(√ )83、高炉生产中,铁口深度过浅,会促使渣铁迅速排净,有地缩短出铁时间,有利于提高产量。

(× )84、铁口深度的变化对渣铁出净程度影响不大。

( × )85、出铁口深度过深,且出铁时间长,则开口机钻头应改用大直径钻头。

( √ )86、渣口和风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渣口高度。

( × )87、铁口主要由框架,保护板、砖套、泥套、流铁孔道和泥包构成。

(√ )88、衡量铁口工作状况的三要素是:铁口深度、铁口角度和铁口打泥量。

( × )89、当铁口发生连续过浅事故时,铁口上方的风口应换短风口。

( × )90、在堵铁口操作中,如打泥量不足,会使铁口深度降低。

( √ )91、高炉烘炉前安排烘炉导管是为了烘烤好炉缸。

(× )92、确定好适宜的残铁口位置和出残铁时间,是出净残铁的关键。

(√ )93、中修开炉前要在铁口孔道上安装煤气导出管。

( × )94、高炉烘炉前安装烘炉导管是为了烘烤好炉底。

(√ )95、大修开炉,第一炉铁铁口角度,一般为0°。

( √ )96、长期休风前最后几次铁应适当提高铁口角度。

( √ )97、随着炉龄的增加,炉缸、炉底的不断侵蚀,在开铁口时,应适当降低铁口角度。

( ×)98、铁口孔道偏斜不可能是因炮身偏斜或开口机行走梁变形所致。

( × )99、铁口过浅,出铁发生跑大流后,高炉不能减风,减风会影响高炉产量。

(× )100、潮铁口出铁,铁口眼内易发生爆炸,使铁口眼扩大,造成跑大流。

(√ )101、铁口深度过浅,铁口眼适当要开小一些。

(√ )102、炉热时,铁口眼应适当开大些。

( √ )103、在铁口角度固定时,钻杆长度变化,铁口角度无改变。

( × )104、制作铁口泥套时,要将旧泥套抠成内小外大的型状,防止压炮时,炮嘴压不着新泥。

(× ) 105、堵铁口打入的炮泥往炉内形成泥包,保护炉墙,保持铁口深度。

( √ )106、撇渣器是利用铁水和熔渣的比重不同,而实现渣铁分离作用。

(√ )107、撇渣器是由前沟槽、大闸、过道眼、小井、沙坝、沙闸和放铁口组成。

(√ )108、低砂坝的标高应小于小井上沿的沟头高度,以免铁水流入渣罐。

(× )109、撇渣器适宜的过道眼尺寸和沟头高度是确保渣铁完全分离的关键。

( √ )110、撇渣器的尺寸与高炉大小、铁水流速无关。

(× )111、撇渣器过道眼尺寸是确保渣铁完全分离的关键,而渣铁分离与小井沟头关系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