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一、“危急值”指该检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的指标。
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生命。
科室据医院要求及临床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危急值项目及界限值,并定期分析、修改。
二、“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
三、报告及处置流程
1、心内科护士或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复述无误并确认后及时通知床位医生(8小时内)或值班医生(8小时外),同时在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规范登记。
2、床位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同相关护士一起核查标本信息,
标本留取情况,核实无误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必要时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3、病人的检查结果有可能直接危害到病人的生命,或者是病人处于一种危险状态时,必须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并给予签署书面病重/危通知或特殊抢救治疗、医患沟通同意书等。
4、床位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四、登记制度
心内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由医生保管,登记者为接听电话护士或医生,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心内科依据院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五、质控与考核
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心内科由住院总医生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同绩效考核挂钩。
通过具体实行情况,不断调整“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同检验科等相关科室沟通,并上报医务部,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