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果蝇1个染色体组由3条常染色体和X ,Y染色体组成。
2.一个染色体组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4.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5.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6.测定种子萌发初期呼吸速率变化的实验在光照下进行,对实验有较大影响。
7.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只是病毒的RNA。
8.HIV增值时所用原料部分来自宿主细胞。
9.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10.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内K+浓度与组织液的最接近。
11.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12.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13.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练结构。
14.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不变。
15.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16.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AN。
17.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18.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19.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2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在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前,需要用解离液对细胞
进行解离。
21.络氨酸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22.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2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2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25.青霉素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是因为青霉素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26.核糖体的形成都离不开核仁。
27.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28.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水分运输的动力相同。
29.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30.添加S 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
31.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3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应用了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
33.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4.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产生,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35.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
36.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产品。
37.输入养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38.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和比例既不断变化,又相对稳定。
39.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有细胞分裂产生的。
40.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1.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42.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消失,分裂后期重建。
43.液泡内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44.膜流指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现象,神经递质、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45.ATP合成所需能量有磷酸提供。
46.图示可以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47.用洋葱根尖细胞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意染色体联会现象。
48.着丝点分裂不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49.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50.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1.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生。
52.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
53.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54.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5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56.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57.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过程中,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58.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体,也可以作用于甲状腺。
59.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60.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61.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
62.脱落酸能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63.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在变化。
6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65.生态系统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