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九周第五单元17、触摸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3.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四、再读课文,自读自悟: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五、合作研读,领悟语句: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天下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1.蝴蝶被安静神气的灵性所折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

请同学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

3.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三、拓展阅历,升华情感: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

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界“中的内容。

2.全般交流:“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我”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发现。

3.请全班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教学后记: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

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19、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 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后记:第十周20*花的勇气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

而娇艳的花朵,无意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

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20*花的勇气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师生共同质疑问难。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意见什么事?三、细读理清脉络: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六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

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

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读入情景: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