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针对氩气的特点和用途,规定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保障使用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与氩气有关的作业人员,包括氩弧焊工(手工、自动)、从事焊缝背面气体保护的辅助人员;
3一般要求
3.1本公司以管道氩气为主,由液氩罐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工作岗位;少量采用瓶装氩气;
3.2液氩的使用
3.2.1液氩罐由有资格的供应商不定期充装,罐内压力保持在0.4MPa以下;
3.2.2液氩由相应的装置转换为氩气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工作岗位,管道内的压力在源头被设置0.45MPa以下;
3.2.3各工作岗位使用氩气时,通过调节流量计,设置工艺要求的流量;
3.2.4氩气使用过程中,再进行排液或者有漏液故障时,禁止皮肤直接接触液氩,防止冻伤;
3.2.5在清理管路、汽化器的结霜时,不能大力冲击,防止管路变形、泄漏,密封失效;
3.2.6严禁对液氩储罐的外壳体进行硬性撞击、切割、钻孔、焊接等作业,防止破坏储罐的真空度;
3.3瓶装氩气的使用
3.3.1氩气瓶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应远离火源,严格禁止野蛮使用、撞击,不可倾倒使用;
3.3.2氩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堵塞不出气时,严禁用工具拆卸,应及时报告直接上级处理;
3.3.3在夏季炎热季节,氩气瓶应保存在阴凉处,不可在烈日下暴晒,以免升压、爆炸,如环境温度超过50℃,应用凉水降温;
3.3.4每瓶氩气使用后,必须保证罐内有余压保证在0. 3Mpa工作压力以上,以确保氩气纯度; 3.4从事氩弧焊焊接的焊工,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氩弧焊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规程的规定;
4应用氩气进行背面气体保护的安全操作
4.1背面气体保护的方式
4.1.1安排一名辅助人员手持保护装置在焊缝背面对施焊部位予以保护;
4.1.2当空间受限无法由辅助人员进行保护时,使用胶带纸封闭透气口,形成密闭空间并通入氩气对焊缝背面进行保护;
4.2由辅助人员进行背保护时的注意事项
4.2.1当辅助人员所处位置为非密闭或受限空间且通风良好时,需施焊和辅助人员互相关注对方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中断焊接,采取应对措施;
4.2.2当辅助人员所处位置为密闭或受限空间时,需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出现意外;
a当条件许可时(如筒体内部),采用电风扇对空间吹风,保持空间内空气流动;
人员疏散出来;
c施焊和辅助人员互相关注对方的情况,不时保持对话状态;
d班组长和安全员对施焊和辅助人员进行重点监督;
4.3通过封闭透气口进行背保护时的注意事项
4.3.1封闭透气口的操作方法
a将所有透气口用胶带纸封住,留100~200mm(视产品大小)焊接区域不封(如要施焊的焊缝长度小于100mm可以不封),选择适当接口插入进气管;
b通入氩气(压力P≦0.45MPa,流量为10~15L/Min,以不影响焊接为准),通入时间依产品大小而定,可通过焊工施焊一小段(5mm)焊缝并观察背面颜色无氧化即可;
c每施焊100mm左右撕去一段胶带直至该条焊缝焊接结束;
4.3.2如施焊人员所处位置为非密闭或受限空间,且其呼吸不可能受到保护气体影响时,注意保持周围空气的正常流动;
4.3.3如施焊人员所处位置为密闭或受限空间,或保护气体易形成“气池”而影响呼吸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
b安排专人全程照看施焊人员的状态;
c只要可能,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d使用带有报警装置的测氧设备,时刻测量施焊人员呼吸位置的氧气浓度,如有报警及时撤离; e焊工每工作15分钟必须休息一段时间(凭感觉)后方可继续施焊;
4.4其它要求
4.4.1考虑背面气体保护时,应尽量使施焊和辅助人员处于空气流通的环境,必要时改变产品摆放位置,避免保护气体的聚集和沉积,让操作人员的呼吸位置有足够的空间供空气流动;
4.4.2当施焊条件不利于空气流通或易形成保护气体的“气池”时,焊工有权拒绝焊接;
4.4.3采用背面气体保护焊接时,施焊人员的面部应距离保护位置400mm以上,如施焊一段时间后感觉不适应中断焊接,报生产部领导查明原因并排除后再行焊接;
关于氩气窒息的防范
氩气,国标编号22011 ,CAS号7440-37-1,分子式Ar,分子量39.95,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蒸汽压202.64kPa(-179℃);熔点-189.2℃;沸点-185.7℃溶解性:微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40(-186℃);相对密度(空气=1)1.3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
健康危害: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泄漏案例
乌鲁木齐机场加气站施工时氩气泄漏致5死5伤
天山网讯(记者田山报道)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一企业2名工人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飞机维修基地加气站旁一工程施工焊接过程中,发生氩气泄漏窒息。
机场机务维护人员及医护人员在不明情况下进行施救,又造成多人昏迷。
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重伤。
1999年11月8日上午8:50,氩气充填站与制氧主控室联系送氩气,准备充填氩气作业。
经管道置换和预压后,开始装瓶工作。
此时因敷设在进收发室采暖管沟内的氩气管道突发性泄漏未被发现(前日均正常作业,收发室内每日有人工作未觉异常)。
9:30,厂氧气调度长去氩气收发室,检查氩气台账,此时室内已充满大量惰性(无味)氩气,当两人打开门时,将部分空气随两人同时带入,故两人进入室内瞬时未发现异常。
但当比重大于空气的高纯度氩气不断由地下涌出,自下而上超过人体高度时造成两人供氧不足,发生窒息。
9∶53被他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应用氩气进行背面气体保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