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一)材料的分类
合同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类别。

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
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必需消耗的材料,是指在合同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必需消耗的材料属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其中: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
施工中的材料可分为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两类。

(1)实体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它包括工程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

工程直接性材料主要是指一次性消耗、直接用于工程上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水泥、砂、碎石等; 辅助性材料主要是指虽也是施工过程中所必需,却并不构成建筑物或
结构本体的材料。

如土石方爆破工程所必需的炸药、引信、雷管等。

主要材料用量量,辅助材料用理少。

(2)非实体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

非实体材料主要是指周围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

(二)研究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是根据对材料消耗过程的测定与观察,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而确定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因为该部分数值用统计法或其他方法较难得到。

通过现场观察,还可以区别出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损耗,哪些是属于难于避免的损耗,明确定额中不应列入可以避免的损耗。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控制的混凝土、砂浆、沥青、油漆等配比做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但其缺点在于无法估计到施工现场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

(3)现场统计法,是以施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使用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原材料的剩余数量等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整理分析,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

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

上述三种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即材料的产品标准,计量要使用标准容器和称量设备,质量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以保证获得可靠的定额编制依据。

(4)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

1)标准砖用量的计算
如每立方米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用砖数:
×k
A=!
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
式中k——墙厚的砖数×2。

砂浆用量:
B=1—砖数×砖块体积
材料的损耗一般以损耗率表示。

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确定。

材料损耗率及材料损耗量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损耗率=损耗量
净用量
×100%
总损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2)块料面层的材料用量计算
每100m2面层料数量、灰缝及结合层材料用量公式如下: 100m2块料净用量=!""
(块料长!灰缝宽)×(块料宽!灰缝宽)
100m2灰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长×块料宽×100m2块料用量)]×灰缝深
结合层材料用量=100m2×结合层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