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刑罚体系,是指由刑法所规定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 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权益剥夺 刑罚体系
独立适用
○生命刑 ○自由刑 ○财产刑 ○资格刑
○主 刑 ○附加刑
2
二、主刑
管制
拘役
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一)管制
所谓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 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1、对管制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四)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 境的刑罚方法。它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1.对于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犯罪的外国人不能适用 2.与《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规定的驱逐出境相区别 3.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驱逐出境,而非应当 4. 对于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执 行;对于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应当从主刑执行完毕之 日起执行。
5、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社区矫正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二)拘役
所谓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实 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1、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 2 、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为 1 个月以上 6 个月 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判决前先行羁 押期1日折抵刑期1日。 3、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或看守所执行, 实行劳动改造。 4 、享受一定的待遇,每月可回家 1——2 天, 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
死刑 缓期执行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 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12
死缓
1 、死缓的适用对象:罪该处死;具有不需要立即执行 的情节。 2、死缓的法律后果: A、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 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 死缓执行期间重新计算,并报 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B、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期满减为无期徒刑;
特 点
2、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参加劳动的,同工同酬。
3、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 不超过3年。判决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管制犯的义务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 关批准
3 、在监狱或其他场所执行(看守所、少年犯管 教所)。
4、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四)无期徒刑
所谓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人身自由, 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法方法。
1、剥夺人身自由。
特 点
2、无期限的剥夺。
3、强迫劳动,接受教育改造。
4、羁押期与刑期不发生折抵问题。 5、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特 点
(三)有期徒刑
所谓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 自由,强迫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 1、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特 点
2 、有一定的期限,为 6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数 罪并罚时,总和刑不满 35 年的,不超过 20 年; 总和刑在 35 年以上的,不超过 25 年。判决前先 行羁押期1日折抵刑期1日。
危险物质 )、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 治权利。据此,除了对该条所列举的犯罪人以外,对其他严重破坏社 会秩序的犯罪人,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分则主要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 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等几种类 型的犯罪规定了可以选择判处剥夺政治权利。
C、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确有重大立功表 现的,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对死缓犯可限制减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 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
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
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 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起算、执行 (1)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存 在起算问题。 (2)对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算。 (3)独立判处的,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 (4)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同,同 时执行。 (5)原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 将“终身”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 或假释之日起算。
三、附加刑
4
1
驱逐出境
罚金 2 剥夺政治权利
3 没收财产
(一)罚金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 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适用对象 适用方式
贪图钱财的犯罪以及妨害 社会秩序的犯罪
单处罚金;并处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 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 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1、审判时:羁押到判决确定 2、怀 孕:一种价值无涉的自然状态 被告人在羁押期间作人工流产的,应视为审判 时怀孕的妇女 怀孕的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的, 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视为审判 时怀孕的妇女
死刑复核制度
死刑 立即执行
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
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没收财产 的范围 限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 部或全部 一是上交财政;二是发现没收的财 物中,有公民个人财产的,应当归还; 三是偿没收财产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时可会同公 安机关执行
(五)死刑
所谓死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法方法,是 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所以,又称为极刑。
我国对死刑的限制
1、适用条件上进行限制——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适用对象上进行限制——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适用程序上进行限制——死刑复核程序。 4、执行制度上进行限制——保留死缓制度。它不是独立的 刑种,而是执行死刑的方式。
剥夺政治权利不是只剥夺上述权利的一部分,而是同 时剥夺上述四项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
(1)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第一,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 治权利终身。
(2)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56条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即投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