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3. 评价医护质量 。病死率高低是 提高准确性 , 但考虑到实用 , 年龄分组
改进和 完 善 。1984 年 国 内 ICU 成 立 初 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 在比较不同 不宜过细 。
期 , 由北京儿童医院等 13 个单位共同 时期或不同医院的病死率时 , 使用评分
三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拟定了 “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 法可以避免偏差 。某年 , 苏州儿童医院
定性指标及涉及因素较多 、意义不十分 虑到新生儿的特点包括 2 个内容 。
明确的指标不宜采用 , 如紫绀是否是一
(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讨论
个满意的指标 ? 紫绀的确是低氧血症的 稿) 见表 2 。
重要临床表现 , 但判断有无紫绀及紫绀
(2)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符合
轻重与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 , 同 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
10 4 6 10 4 6
呼吸
< 20 或 > 70 或
< 15 或 > 60 或
4或
其余
10
次Π分
明显节律不齐
明显节律不齐
BUNmmolΠL > 1413 (40)
4
20~25 或 40~70
15~20 或 35~60
6 (mgΠdl)
711~1413 (20~40)
6
其余
其余
10
其余
10
PaO2 kPa (mm Hg)
从临床的角度看 , 如果简化后评估 的结 果 与 标 准 方 法 相 比 一 致 率 超 过 80 % , 是可以接受的 。基层医院 , 在条
件不具备时可使用简化评分法 。应注 意 , 去掉 2 项和 5 项指标后 , 非危重 、 危重 、极危重的分值标准应分别乘以系 数 018 和 015 , 前者为 80 、64 、56 , 后 者为 50 、40 、35 。
意义 , 苏州儿童医院病死率高的原因是 重状态 。
极危重病例较多 。医院内感染率的高低
(2) 首次评分应在 24 h 内完成 。根
也与病情轻重有关 , 若忽视病情严重程 据病情变化可多次进行评分 , 每次评
度的影响 , 仅凭院内感染率高低来评价 分 , 依据最异常测值评定病情危重程
医护质量很难保证结论没有偏差 。
< 617 (50) 617~810 (50~60) 其余 < 7125 或 > 7155 7125~7130 或 7150 - 7155 其余
表 2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分值 检查项目
测定值
4 Na +
6
mmolΠL
10
4
K+
mmolΠL
6
< 120 或 > 160 120~130 或 150~160 其余
< 210 或 > 910 210~219 或 715~910 其余
CrμmolΠL 10 (mgΠdl)
4或
> 13216 (115) 11410~13216 (113~115) 其余
6 BUNmmolΠL
> 1413 (40)
10 (mgΠdl)
711~1413 (20~40)
4
其余பைடு நூலகம்
6 10
红细胞压积比
817~1010 (65~75) 或
4 6
K+ mmolΠL
1313~1713 (100~130) 其余
1713~2010 (130~150) 其余
CrμmolΠL 10 (mgΠdl)
其余 < 310 或 > 615 310~315 或 515~615 其余
> 159 (118) 106~159 (112~118)
思考题
1 危重病例评分有什么实用价值 ? 2 如何选择评分指标 ? 3 如何使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 简化应用
应注意什么 ?
表 1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检查项目
测定值及表现
<1岁
≥1 岁
分 值
检查项目
测定值及表现
分
<1岁
≥1 岁
值
心率
< 80 或 > 180
< 60 或 > 160
4 Na +
(pediatric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
1995 年中华儿科学会急诊组及中华急诊 与北京儿童医院相比 , PICU 患儿病死 本着生理学评分的原则 , 国内新的小儿
医学会儿科组 , 总结了这一方案的使用 情况 , 参考国际先进经验 , 广泛征求意 见 , 经反复讨论 , 制定了新的 “小儿危 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2001 年中华儿 科学会急诊学组 、新生儿组及中华急诊 医学会儿科组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新生 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正确评估病情 , 对 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学水平有重要 意义 。
一 、危重症评分的用途 1. 更准确地掌握病情 , 预测死亡 危险性 。如国外学者用评分法对 1 227 例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评估 , 根据分值预 计这 些 患 儿 的 病 死 率 为 815 % ( 104 例) , 实 际 病 死 率 为 816 % ( 105 例 ) , 两者相比非常接近 。全国 12 个三级医 院在 1 235 例 ICU 患儿试用了 1995 年新 评分法 。结果表明 , 新评分法可准确评 估患儿病情轻重 。按分值高低将患儿分 为非危重 、危重 、极危重三组 , 病死率 依次为 312 %、1012 %、2512 %。 2. 判断 ICU 的工作效率 。如何评 价 ICU 的疗效和财力消耗之间的关系及 如何提高效益 , 一直很受关注 。危重病 评分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 段 。国外一项较大规模的评分调查表 明 , 进入 ICU 的患儿中 , 死亡危险很小 (1 %) 的患儿占了 16 %~58 % , 床位使 用 514 ~ 3415 天 数 。另 外 , 有 12 % ~ 29 %的患儿已脱离危险 , 可以从 ICU 转 出 , 但 仍 住 在 ICU 内 , 使 占 床 率 增 加 511 %~ 1712 %。国 内 评 分 结 果 显 示 , 非危重患儿占 ICU 总病例数的 41 %。这
察 , 1 036 例患儿评分的结果表明 : 1 、入 院 第 1 天 评 分 去 掉 PaO2 和
pH 2 项指标后 , 评分的结果与原评估 符合率 83 %。
2 、入 院 第 3 、7 天 及 出 院 时 去 掉 PaO2 、pH、BUNΠ肌 酐 、血 钾 、血 钠 指 标后 , 评分的结果与原评估符合率分别 为 82 %、92 %、92 %。
< 012 012~014 其余
4
胃肠表现
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6
腹胀或消化道出血
10
其余
分值
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4 6 10
(收稿日期 :2003202216) (本文编辑 :沈惠云)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0 或 > 160
4
次/ min
80~100 或 160~180
60~80 或 140~160
6 mmolΠL
120~130 或 150~160
6
其余
其余
10
血压 (收缩压) < 713 (55) 或 > 1713 (130) < 817 (65) 或 > 2010 (150)
kPa (mm Hg) 713~817 (55~65) 或
时它还受血红蛋白含量 、外周血循环状 例 : ①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
况等因素的影响 , 但作为临床观察病情 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 ②严重
的参考指标是十分有用的 , 作为评分指 心律紊乱 , 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
标则不太合适 。
并心力衰竭 、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 、阵
2. 全面 : 主要器官系统有代表性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或纤颤 、
方案的实施 , 需要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
(4) 不吸氧条件下测血 PaO2 。
和一致的病情评估方法 。
2.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二 、评分的条件
评分 原 则 与 小 儿 危 重 病 例 评 分 相
1. 客观 : 应选用设备测定或人工 同 , 患 儿 病 情 分 度 : 分 值 > 90 , 非 危
检查得出的定量指标 。依靠主观判断的 重 ; 90~70 , 危重 ; < 70 , 极危重 。考
率分别为 1816 %和 615 % , 差异有非常 危重病例评分法选了 10 项指标 (其中
显著性意义 。用评分法将患儿分为非危 BUN 与 Cr 任选一项) , 见表 1 。几点说
重 、危重 、极危重三类后再进行比较 , 明 :
两所医院各类患儿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1) 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
度 。当某项测值正常 , 临床考虑短期内
4. 有 利 于 临 床 科 研 工 作 的 开 展 。 变化可能不大 , 且取标本不便时 , 可按
为了加速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测值正常对待 , 进行评分 。
多中心合作科学研究 , 已成为一种普遍
(3) 患儿病情分度 : 分值 > 80 , 非
采用的有效方式 , 合理的临床经验治疗 危重 ; 80~71 , 危重 ; ≤70 , 极危重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年 5 月第 12 卷第 5 期 Chin J Emerg Med , May 2003 , Vol112 , No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