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自考文学类美学冲刺复习资料详解

2010年自考文学类美学冲刺复习资料详解

2010年自考文学类美学冲刺复习资料详解汇总5
第五章艺术论(一)
1.简释: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模仿说;形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载道说;娱乐说。

答:第一,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定义,主要有游戏说(康德)、集体无意识说(荣格)。

第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主要有模仿说(柏、亚)、表现说(康德、柏格森)、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和符号说(朗格)。

第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主要有载道说(韩、柳)、娱乐说(李渔、亚氏)。

2.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区别何在?
答: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第三,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哪些联系?
答:二者的联系主要有两点:第一,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第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4.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答: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

第一,物质实在层。

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

各门艺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各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界限。

第二,形式符号层。

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的物质存在。

色彩、线条、旋律等。

面对艺术品时,首先是借助于形式符号层来进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层,进而形成现实的审美对象,经受审美体验。

形式符号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

第三,意象世界层。

属于核心层次。

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

意象世界只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

第四,意境超验层。

属于最高境界。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

分为广义和狭义。

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

意象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为中介的,意象层是进入意境层的必由之路。

5.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答:意象是由意与象两方面组成。

“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和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等。

“象”则是指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现。

当主体想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
的个别、特殊的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

“意”由“象”来负载,“象”由“意”来充实,二者合为一便是“意象”。

但者得不是机械的相加或凑合,而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渗透、交融和化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

在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

意向是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一种曲折融合,它是人类的一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与内在生命的动态平衡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基础动力,和构建意象的“先入之见”或“基本取向”。

想象则是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以原有的表象为基点,融合思想理解、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的重组,从而使“意”与“象”达成和谐的结合。

想象与意向结合,在超越一切的无限的自由中,创造性地缔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意象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