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4一、积累运用(24分)(一)积累(1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
(2分)尽管迈向世界杯的征途jīng()棘丛生,中国足球队一再折jǐ()沉沙,但他们从未放弃拼搏,随着技战术的日益精zhàn(),中国足球的jué()起终将成为现实。
2..默写。
(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⑵,化作春泥更护花。
⑶春蚕到死丝方尽,⑷,浅草才能没马蹄。
⑸晴川历历汉阳树,。
⑹,肯将衰朽惜残年。
⑺学而不思则罔,。
(8),直挂云帆济沧海。
3.《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先后变成、年迈八旬的老妇人和来迷惑唐僧师徒,孙悟空慧眼识妖,使白骨精原形毕露。
(2分)(二)运用(8分)4.王校长今年4月份的电话费突增至445元,比平时多出300多元,于是向电话局查询。
负责接待用户质询的小朱向办公室张主任作了汇报,经反复核查,最后把多收的款共计302元退给了王校长。
(4分)①小朱向张主任这样汇报:②小朱向前来领款的王校长的儿子这样说:5.下面一则广告存在许多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
(4分)①换用号:②增补号:③删除号:④复原号:⑤调位号:⑥留空号:《新世纪中考指南》一书经过紧张排版,认真组稿,精心策划,终于向读者面世了。
该书约10多万字,内容新颖,观点丰富,形式多样,是广大青少年和初三学生的中考书籍。
(三)探究(4分)6.阅读下列三段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将你的探究所得写下来。
材料一:中国是火箭诞生的故乡。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厅里,就展出“火龙出水”,“神火飞船”和“一窝蜂”等中国古代火箭的复原模型。
材料二:美国火箭学家郝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汽发电机》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他把自己绑在椅子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根火箭。
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行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材料三:随着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已稳步发展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二、阅读理解(共46分)(一)阅读短文《DNA 计算机》,回答7-10题。
(共8分)①近日,世界首台可玩游戏的互动式DNA计算机面世,这是DNA计算机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这个名为“MAYA”的DNA计算机系统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斯托贾诺维克和新墨西哥大学的斯蒂芬维克研制。
“MAYA”用复杂的DNA分子反应进行数据处理并实现具体的游戏程序。
②1994年的一个午夜,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计算机专家阿德勒曼在阅读一本名为《基因分子生物学》的书籍时,突然意识到人类的细胞与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方式非常类似。
计算机以二进制的“0”和“1”两个数字进行数据存储,而生物的DNA则以A、T、C和G四个字母代表的四种核苷酸作为基本结构。
这年11月,阿德勒曼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他的DNA计算机理论,并成功运用DNA计算机解决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这一成果迅速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由此开创了DNA计算机研究的新纪元。
此后,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投入到DNA计算机的研究中;并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001年11月研制出一种由DNA分子和酶分子构成的DNA计算机。
2002年2月,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与东京大学联合开发出全球的第一台能够真正投入商业应用的DNA计算机,用于基因的分析。
③在DNA计算机中,DNA绝大多数都是悬浮于充满液体的试管之中执行运算的。
DNA溶液代替了电子芯片,每个DNA片段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处理器,它们各自进行计算。
与传统电子计算机以“0”和“1“来代表信息不同,在DNA计算机中,信息将以分子代码形式排列于DNA上,特定的酶可充当“软件”来完成所需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
当DNA分子间在某种酶的作用下瞬间完成某种生物化学反应时,可以从一种基因代码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作为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就可以作为运算结果。
④DNA计算机的贮存容量非常大,1立方分米的DNA溶液可以存储1万亿亿位二进制的数据,超过目前所有计算机的储存容量,这意味着,即使其一次反应耗费很长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计算量还是远远超过任何超级电子计算机,而其能量消耗只有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
⑤当然,DNA计算机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如有时轻微的震荡就会使DNA断裂,有些DNA会粘在试管壁上,并在计算中丢失了。
种种不足并没有阻碍DNA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期望某一天能将微型DNA计算机注人人体,开展杀死病毒,修复正常细胞等工作。
也许将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DNA计算机。
7.若把第一段文字看作一则消息,请为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英语单词作一字)(2分)8.读了上文后,你知道目前的DNA计算机具有哪些特点?(2分)9.第②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2分)10.读了上文后,请你谈谈从阿德勒曼发明与创造DNA计算机的事例中所获得的启示?(2分)(二)阅读王顺华的《荣誉与耻辱》一文,回答11—14题。
(共12分)一作为全世界最高文学成就奖,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无数作家的梦想。
难得有人获此殊荣,也难得有人对获奖者不表示钦佩。
可有一个事实几乎让人无法相信,那就是绝大多数获奖者在摘取桂冠后,都走起了下坡路,再也没有力作问世。
在80年代十位获奖者中,除一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外,其余的九位都已锐气不再当年,别说那些问鼎之作,就是稍微像样些的东西都拿不出来了,有的甚至已经偃旗息鼓,墨笔停了。
难怪有人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创作的“死吻”,看做作家的“终身成就奖”。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曾经驰骋文坛的高手们变得如此疲疲沓沓?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师们变得如此令人失望?也许是因为他们被盛名所累,生怕写出的东西不如从前,不想写也不敢写;也许因为他们成了名人、四处抛头露面,无暇写也无心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得的荣誉和财富足以悠闲度日,犯不着再去操弄笔墨,也许是因为……不妨暂时把疑问和猜想都放在一边,先看看另一个事实……二加拿大工学院是加拿大的一所著名大学,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威望可在他们校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几乎使该校名誉扫地的事情。
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桥的设计交给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但由于设计失误,桥梁交付不久就倒塌了,政府方因此蒙受了重大损失。
为了记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加拿大工学院买下了断桥钢材,加工成了戒指,并定名为“耻辱戒指”。
从此以后,每届毕业生领取文凭时都要领取一枚这样的戒指。
这不是笑话,不是传说。
多少年来。
该校的毕业生都是戴着那枚“耻辱戒指”走上社会的。
为了洗刷母校的耻辱,为了重塑母校的形象,他们兢兢业业,奋发图强,许多人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尽管那段令人难堪的往事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尽管自己的母校已经重新赢得了声誉,可他们依然像从前一样,把那枚“耻辱戒指”牢牢地戴在自己左手无名指上。
很钦佩加拿大工学院当初的那些决策者,同样钦佩这所大学的历届毕业生。
他们没有试图遮盖耻辱,掩饰耻辱,却有意把耻辱打成戒指,系在手上,记在心上。
三不管什么样的荣誉,不管什么样的耻辱,都会成为过去,都不能证明将来。
照理说,耻辱比荣誉更应该记住,可人们常常把锦旗它们弄颠倒了。
荣誉总是被小心地保存着,而耻辱常常被掷在一边,甚至被人为地抹去。
一个人确实有理由为自己的成功而激动,而兴奋。
而陶醉;确实有理由为自己获得的荣誉感到骄傲,把勋章挂在墙上,把奖杯高高举起,好让自己也好让别人看到,面对如潮的掌声,几乎所有的获奖者都激动地说,自己将把成功当作起点,把荣誉当作鞭策,都说自己将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攀登。
不能说这是骗人的谎话,也不能说这是故作姿态。
在热泪盈眶的那一刻,我相信他们所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
但领奖台上的诺言有多少化作力量现实,又有多少随风而去了呢?其实荣誉不一定成为鞭策,嘉奖也不一定化作动力,失败不一定让人气馁,耻辱也不一定永远让人抬不起头来。
当有些人醉倒在鲜花丛中的时候,也有些人勇敢地从失败的耻辱中走了出来。
荣誉和耻辱都是双面刃,可以让人趴下去,也可以让人站起来,就看你如何面对。
11.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不超过12个字)(3分)12.第(一)、(二)部分各从什么方面来论证作者的主要观点的?(2分)13.根据文章中的有关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第一部分中“绝大多数获奖者在摘取桂冠后,都走起了下坡路,再也没有力作问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第二部分中“从此以后,每届毕业生领取文凭时都要领取一枚这样的戒指”的目的是什么?(4分)(1)(2)14.“荣誉和耻辱都是双面刃,可以让人趴下去,也可以让人站起来”,你赞同作者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
(3分)(三)阅读《高等教育》一文,回答15—19题。
(共14分)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强用借来的钱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就不赖,可总归不是自家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快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