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要点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要点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要点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要点
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
二、监督项目:
(一)、放射诊疗许可的卫生监督
(二)、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监督
(三)、放射防护的卫生监督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
1、查看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名册;
2、对照检查每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间隔不超过2年,每名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离岗前须职业健康检查;
3、检查对职业健康检查不合格人员的处理情况;
4、查看检查机构必须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1、检查放射工作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2、查看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名册;
3、对照检查每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报告,看上一年度全年的检测报告(90天检测一次,一年4次)。
放
射
防
护
安全防护装置
1、检查所有射线场所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2、检查所有射线场所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运作。
个人防护用品
1、检查每个射线场所配备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全套:围脖、铅衣、三角巾);
(注意检查口腔科牙片机、手术室C臂机、床边摄片机)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检查是否完成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查看评价报告。
《放射工作人员证》
检查从事放射诊疗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江苏省规定统一发放《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证明》)。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
1、X射线影像诊断,检查放射诊断报告人员是否有医学影像专业医师资质;
2、介入放射学,应当具有:①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②放射影像技师;③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3、核医学,应当具有:①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②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③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检测仪表
查看检测仪表(核医学:表面污染监测仪、活度计;放射治疗:放疗计量仪、个人剂量报警仪)是否按规定有检验和校准报告。
大型医用设备
1、检查证明在使用的大型医用、检查每台设备是否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四)、放射诊疗设备、仪器的卫生监督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放射诊疗许可证》
1、证明开展放射诊疗活动;
2、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及发证日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办理诊疗科目登记
1、证明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并查看《放射诊疗许可证》;
2、检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中是否有“医学影像科”。
2、介入放射学场所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监测
查看每个射线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报告(定期)。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查看放射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放
射
设
备
放射诊疗设备
1、查看每台设备状态检测报告(每年一次);
2、对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查看是否有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
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副本,在校验栏中是否有校验记录(100张床位及100张以上3年校验一次,100张床位以下1年校验一次)。
放射诊疗项目
1、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副本,确认诊疗许可项目(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影像诊断);
2、检查证明实际开展的诊疗项目。
射线装置
检查证明所有在使用的射线装置类别、型号,对照射线装置与《放射诊疗许可证》副本中登记的射线装置明细是否一致。
4、放射治疗,应当具有:①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② 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③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④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
1、查看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名册;
2、对照检查每名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证明,不得少于2年一次;
3、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