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题财务分析word版

大题财务分析word版

第八大题财务分析一、考试要点(1)财务分析评价内容(一是盈利能力。

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

二是清偿(偿债)能力。

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

三是财务生存能力);(2)评价指标类型(一是时间性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二是价值性指标。

净现值和净年值。

三是比率性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

二、涉及科目本大题主要涉及:财务分析方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三、考试难点(1)回收固定资产余值;(2)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3)增值税;(4)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直线折旧法);(5)调整所得税;(6)现金流量表;(7)固定资产原值;(8)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分摊;(9)经营成本;(10)总成本费用;(11)增值税。

四、典型题目第一题[背景资料]某公司计划新上一个项目。

该项目需要一个原材料库,该公司原有的一个闲置仓库正好可以满足项目的需要,其固定资产净值100万元。

同时该仓库正被他人租用,而且在项目运营期间一直可以租出,平均年租金估计6万元。

在进行该项目的财务分析时,应该如何处理该仓库的费用?为什么?【解答】(1)沉没成本。

该仓库是过去投资建设的,原有价值属于沉没成本,其固定资产净值100万元不应计为增量费用。

但如果项目不使用这个仓库,公司可以每年得到固定的租金收入。

(2)机会成本。

项目使用了这个仓库,导致公司损失了每年的租金收入。

因此该租金收入就是项目使用该仓库的机会成本,应计作无项目时的收入,也可以直接表示为增量的费用。

【参考文献】:费用和效益的估算,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291~313。

第二题[背景资料]某公司将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初始投资2500万元,用于设备和厂房建设,并在5年寿命期期末剩余残值500万元(市场价值为500万元)。

该项目第一年产生营业收入1150万元,经营成本320万元。

这些营业收入和成本在今后4年内预计每年递增5%。

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资本成本为12%。

【问题】试分别按照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并分别分析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的影响。

【答案】1.采用直线折旧法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1)计算折旧额。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2500-500)/5=400(万元)本案例涉及折旧方法,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97~299。

(2)设计现金流量表。

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 / 11 / 1备注:调整所得税计算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当年支付的全部利息)-营业税金及附加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当年支付的全部利息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息税前利润计算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319-323。

计算得到:税前IRR=26.39%;税后IRR=18.37%,净现值NPV=450.71万元。

其中:NPV(i=12%)=-2500+688(1+12%)-1 +716(1+12%)-2+745(1+12%)-3 +776(1+12%)-4+1308(1+12%)-5=450.71(万元)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1)计算折旧额。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2/5×100%=40%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参考文献】:本案例涉及折旧方法,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97~299。

(2)设计现金流量表。

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得到:(1)税前IRR=26.39%;(2)税后IRR=19.75%,净现值NPV=514.50万元。

其中:NPV(i=12%)=-2500+830(1+12%)-1+838(1+12%)-2+732(1+12%)-3+650(1+12%)-4+1183(1+12%)-5=514.50(万元)3.比较与分析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所得税前的现金流量和评价指标没有影响,但是对项目所得税后的现金流量和评价指标产生影响。

备注1:固定资产残值与余值的关系(参见第八大题(投资回收期)中第二小题的讲解)备注2:表格中主要内容说明详见基础班讲稿。

[参考文献]:本案例涉及财务分析,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297~333。

第三题【背景资料】某拟建工业项目(以下简称M项目)建设投资为2494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费用222850万元(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20683万元),无形资产费用5000万元(其中场地使用权为1800万元),其他资产费用500万元,预备费21119万元,固定资产进项税为20683万元(即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估算为20683万元)。

项目计算期为8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

建设期内建设投资分年投入比例为第1年50%、第2年50%。

该项目拟生产4种产品,产品价格采用预测的投产期初价格(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以下简称不含税价格),根据市场需求和同类项目生产情况,计划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90%,投产后第二年及以后各年均为100%。

产品和单价详见下表。

表1 M项目产品和单价表注:(1)本表产品价格采用不含税价格,即营业收入以不含税价格表示。

满负荷流动资金为10270万元,投产第1年流动资金估算为9598万元。

计算期末将全部流动资金回收。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职工薪酬、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见下表。

以上均以不含税价格表示。

表3 外购燃料、动力费的组成(万元)2.表中利息包括应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3.表中相关数据采用不含税价格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无形资产摊销,除场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50年外,其余为6年,其他资产摊销年限为5年。

M项目适用增值税,不适用营业税,且没有消费税应税产品。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率为10%(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费率3%及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2%)。

投入和产出的增值税率为17%(水、产品B除外,为13%)。

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0%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折旧年限6年,净残值率为3%,按年限平均法折旧。

设定所得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所得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0%。

【问题】一、计算营业收入。

二、计算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

三、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

四、识别并计算各年的现金流量,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按年末发生计)。

五、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并由此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解答】一、计算营业收入表4 M项目营业收入估算表(万元)(1)第三年营业收入=(330000×2094+150000×2735+50000×3419+6300×684)×90%=114888(2)第四年营业收入=(330000×2094+150000×2735+50000×3419+6300×684)×100%=127653(3)第五年至第八年营业收入同第四年营业收入。

二、计算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续表(注:题目中为便于计算,各项数值均取整数计算,各项内容也按整数求取,允许与表中数据略有误差)三、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列》(2009年1月1日施行)规定:由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规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财务分析应按规定正确计算可抵扣固定资产的增值税。

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而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一)计算应纳增值税(1)(产出)销项税额=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同时,应分项计算)(2)(运营投入)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费+外购辅助材料费+外购燃料费+外购动力费)×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同时,应分项计算)(3)应纳增值税=(产出)销项税额-(运营投入)进项税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根据国家消费型增值税的相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凭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由于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期内并无销项税额可供抵扣,因此延迟至项目投产后,由销项税额逐年抵扣。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算(1)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2)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3)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4)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按上式计算的各年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见下表。

表6 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及附加估算表(万元)1.计算期第3年应纳增值税第3年应纳增值税=当年销项税额-当年进项税额-以前年度待抵扣进项税余额(1)进项余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8054-6520-20683=-9149(万元)<0,因此第三年应纳增值税按0计算(也即当年仅能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1534万元)。

(2)计算期第4年应纳增值税=20060-7245-(20683-11534)=3666(万元)(3)计算期第5至第8年应纳增值税=20060-7245=12815(万元)2.营业税金及附加(注意题干:M项目适用增值税,不适用营业税,且没有消费税应税产品。

)(1)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3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0第3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0第3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0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0(2)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4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3666×5%=184第4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3666×3%=110第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3666×2%=73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367(2)第5至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4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12815×5%=641第4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12815×3%=384第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12815×2%=257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1282四、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表7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万元)续表1.第1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0(2)现金流出:建设投资249469×50%=124735(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