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项任务分解与实施指南

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项任务分解与实施指南

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项任务分为总则与制度、系统管理、知识资产专项管理等三方向。

总则与制度方面的任务中包括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知识产权组织机构,编发知识产权手册,奖励制度,保密制度等内容;系统管理方面的任务中包括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知识产权合同管理,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等内容;知识资产专项管理方面的任务中包括知识资产清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利、商标、著作权的日常维护,商业秘密管理,防止知识资产流失等内容。

1、总则与制度任务分解1: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实施指南:(1)企业应在其发展战略和综合管理目标中包含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是: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企业知识资产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知识产权管理目标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手册和其他相关文件中。

(3)管理目标需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服务,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相协调。

(4)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应当配合相应的考核制度,以评估目标是否达成。

任务分解2: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施指南(1)在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前,必须先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核心业务以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2)企业应着力从9大方面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9大方面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基本制度、专项管理办法、贯穿技术研发全部流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建设办法、企业经营销售等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激励奖惩办法、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办法、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考核评价办法(参看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9大方面的主要内容)。

任务分解3:形成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实施指南:(1)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建立与其规模相匹配,与产品或服务特性相吻合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

(2)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须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

(3)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中需要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以便进行内部沟通与协调。

明确知识产权管理委员的具体职能,能并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任务分解4:编发知识产权手册实施指南:(1)企业须编制知识产权手册供员工参考。

(2)手册内容应当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及发展目标,涵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个环节,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知识成果的运用、产业化等。

(3)由知识产权专业人士会同企业领导制定手册,并定期更新。

(4)组织员工集体学习知识产权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任务分解5:奖励制度实施指南(1)按照有关规定,对确实给企业创造出利润的知识产权成果完成人或者相应单位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2)企业也可以与员工就职务作品和职务发明的归属及使用方式作出约定。

(3)企业要在其年度预算中安排设计知识产权创造奖励的专项经费。

奖励方式可以多元化,包括评聘职称、晋级、休假疗养、股权分利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企业也可以采用积分制、等级奖励制等各种表彰制度。

(4)优化企业技术人员评审办法,在评审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转化和实施的贡献。

任务分解6:保密制度实施指南:(1)建立系统的保密制度,防止由于泄密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2)在设计专利资产组合时应当将技术秘密与专利保护结合使用,技术难度大而不容易仿造的技术方案可以以技术秘密的形式加以保护。

(3)建立专利申请文献的保密管理制度,对专利申请程序中包含保密的技术信息的各种技术文档、申请文件、检索文献等应当严格管理,防止文档丢失或泄露。

(4)对其所保持的商业秘密釆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商业秘密的内容、保密等级和知悉人员的范围,完善保密措施,制定保密期限以及传递、保存及销毁流程。

(5)在合同管理中明确不同类型保密条款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2、系统管理任务分解7: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实施指南:(1)企业应当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每一个环节明确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建立可能的防范机制。

(2)如果企业发现自己的研发活动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的风险,要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避免研发成果面临侵权风险。

(3)随时监控竞争对手的技术动态,防止自己研发活动落入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4)与有关方面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企业相关数据得到保护。

保密协议清楚列明使用保密数据的用途。

任务分解8: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实施指南:(1)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机构,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2)企业应当对自己拥有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各类信息,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权利的获取、运用、保护和管理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采集,对各类流程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记录。

(3)积极搜集公开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信息(4)对采集到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分类和加工整理,使得企业员工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查阅和检索。

鼓励员工在技术开发、设计、管理、销售等经营活动中有效利用这些知识产权信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任务分解9:知识产权财务管理实施指南:(1)在企业年度预算中应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在技术研发、评估、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持中合理调配资源,并评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企业亦应把投资回报比例较高的资源投放在最具潜力的知识产权业务组合上;同时,对投资回报低及已失效的知识产权应采取放弃或廉价转让的策略。

(2)确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会计准则,明确无形资产评估规则。

(3)在知识产权使用、维持的过程中,将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作为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4)在技术转让中明确财务规则,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任务分解10: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实施指南(1)企业在知识产权合同管理中要严把合同审批关,坚持审批权限统一。

严把合同签订关,坚持签订程序统一。

严把合同履行关,坚持合同管理统一,形成审批、签订、履行相统一的程序。

(2)与内部人员以及外部合作方签署不同性质的合同(参看知识产权合同所包含的主要条款),如内部劳动合同,外部转让、许可、保密合同等。

(3)对于所有签署合同应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审查,根据合同的内容与性质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以及相应的保护条款。

(4)对知识产权合同以及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合同进行规范管理,配备专职或兼职合同管理人员。

任务分解11: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实施指南:(1)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对企业的专利档案、商标档案、著作权档案、商业秘密档案等进行管理,准确地记录所有有关资产的详细资料,并且定期检查。

(2)建立和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统计、鉴定、保管、保密、利用等管理制度并对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对技术档案采取措施,进行安全防护;规定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设置专用库房或档案柜,采取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

(4)对接收的相关文件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并且按照不同知识产权类别进行管理。

(5)复制重要的档案副本,分别保存,以保证档案的安全利用。

(6)进行档案加工,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为企业员工提供咨询服务,更好地利用档案。

3、知识资产专项管理任务分解12:知识资产清查实施指南:(1)知识资产清查工作将有助于管理层制定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确定与企业知识资产有关的风险类型,制定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化应用策略,在取得和开发企业知识产权时避免出现重复现象,减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2)明确企业资产清查的流程:首先,明确知识产权清查的目的和范围;其次,确定现有知识产权;再次,合理分析每项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最后,上报知识产权的清查结果,形成知识资产清查报告(参看资产清查报告中的注意事项)。

(3)建立全面详细的会计账册,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财会核算管理体系,对知识产权财产报告登记和保护措施进行全面的审查。

任务分解1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实施指南:(1)对当前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参看资产评估方法),确定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或扩大市场份额的知识产权,并对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因素进行实时和动态的评估。

(2)在资产平衡表上反映每一项知识资产的价值(3)对利用知识产权的不同方式进行成本收益评估,以创造最大收益,如知识产权许可、买卖以及企业合并、收购、诉讼等环节的成本及效益分析。

(4)将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专业评审报告予以规范化存档。

任务分解14:专利日常维护实施指南:(1)协同企业技术人员挖掘专利并完成技术交底书,以技术交底书为基础,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撰写或自行撰写专利申请材料。

(2)审核专利代理机构撰写的专利申请材料,管理专利申请。

具体包括:提交申请文件、按时提交申请过程中审查部门要求提交的有关材料以及缴纳有关费用等。

(3)专利授权后,按时缴纳年费。

(4)向相关部门申请专利资助费用。

(5)定期浏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公报,管理和处理专利的异议、复审和无效事宜。

(6)定期清查企业专利(参看定期清查专利,确定专利是否应当继续维持),对部分专利可以考虑进行转让或许可实施;对那些已失去商业价值的专利放弃维持,以节省使用费或维持费。

任务分解15:商标日常维护实施指南:(1)依照商品的种类进行商标信息的细分,明确企业拥有哪些商标,标识的使用情况如何。

(2)及时续展企业仍然具有价值的商标,防止商标在使用过程中被淡化。

(3)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良好信誉的印制单位,并在合同中规定保密义务,不得泄露企业商标的设计、样图及印制方法。

(4)正确使用商标,不要自行改变注册商标,保证商品的质量,维护好商标的信誉。

需要变更注册事项或转让注册商标时,应当向商标局提出申请,不能自行改变或转让。

(5)定期清查企业商标,对那些企业没有使用和不打算使用的商标,可以考虑进行转让或许可处理;对那些已失去商业价值的商标予以放弃,以节省费用。

(6)定期浏览国家商标局的商标公报,管理和处理商标的复审、异议和无效事宜。

任务分解16:著作权日常维护实施指南:(1)对创作档案、材料进行保存。

由于著作权采取的是自动保护原则,企业在创作完成之后,应当保存自己进行创作的相关档案或材料。

(2)跟踪作品权利的归属状态,以便在发生变化时及时掌握。

(3)及时添加和完善权利管理信息,在作品或者制品及其复制件上标注尽量完善的权利管理信息,对著作权权利管理信息进行定期检查。

(4)及时维护著作权作品的技术保密措施。

企业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监测本企业著作权作品技术保密措施的效果,对于技术保密措施要定期维护,在出现故障时及时修复。

(5)著作权纠纷发生以后,企业可以向法庭提供自己独自进行创作的档案或者材料,以证明自已对该涉诉作品享有著作权。

任务分解17:商业秘密管理实施指南:(1)设立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应结合商业秘密的不同特点,针对各种可能的泄密途径,如:公文管理、接待联络、宣传报道、废旧载体管理、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论文发表、申请专利、通信、办公自动化等,制定出一整套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