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分校2015-2016春季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测试卷出卷人:陈勇审题人:罗三忠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1-3题。
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A.春小麦 B. 冬小麦 C.晚稻 D.早稻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地区比较,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短、光照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热量3.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的是()A.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B.台风肆虐C.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D.寒潮频繁来袭4.读图,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③、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6-7题。
6.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7.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分析表中信息,回答9-10题。
9.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1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C.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1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1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C.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D.旅游资源丰富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B. 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C. 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15.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B. 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C. 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D. 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读右图,完成16-18题。
16.图示地区影响城市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C.矿产 D.交通17.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应为(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反季节农产品生产C.发展优质长绒棉和特色瓜果生产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18.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季风20.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B. 全国气温的极端值开始出现C. 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D. 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气温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A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22.A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2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B、煤炭、水能、石油C、煤炭、石油、水能D、太阳能、风能、煤炭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C. 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25.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C.淮河 D.松花江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4分)(1)图甲是“滇西北地区略图”,这是有世界上独特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
图中Ⅰ河为_____江,Ⅱ河流出我国后称为__________河。
(2分)(2)图乙是“‘三江并流’所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海拔的关联示意图”。
图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7月_____(大于或小于)1月;这里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海拔约______米的山坡上。
(2分)(3)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4)除水能资源外,“三江并流”所在省(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6分)27.读下图答下列问题。
(21分)(1)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4分)(2)说出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分析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
(7分)(3)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6分)(4)该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
(4分)28.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5分)资料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热潮越来越高涨,区际间的经济合作已成为一大趋势。
顺应时代潮流,广东省提出从珠三角至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
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泛珠三角”地区陆地面积为199.45万平方千米,人口4.46亿人,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
资料二:“泛珠三角”范围图。
(1)某家具公司初期在台湾省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其后,该公司将家具厂迁往图中的⑦省。
分析该公司将家具厂从台湾迁往图中的⑦省,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2分)(2)连接②④两省区的主要铁路线是线。
简述该铁路线建设的重要意义。
(7分)(3)与黄河相比,珠江的水文特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成因。
(6分) .高二地理答案:选择题:1—5:BBABD6—10:BBCBC11—15:BCDCA16—20:BCABA21—25:DCACD综合题:26.(1)金沙江(或长江)湄公河(2)大于 2200~2300米(3)地形: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或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水流急,落差大);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4)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国家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优越等。
27.(1)春季(3-5月)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
(2)棉花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3)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临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4)春季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恶化,地面干燥、疏松;地表植被少等。
28. (1)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
(2)南昆①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带动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③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等。
(合理即可)(3)与黄河相比,①珠江由于降水丰沛,雨季长,径流量较大;②由于植被覆盖较好,珠江含沙量较小;③由于地处南方,气温较高,终年在O℃以上,珠江没有结冰期,因而也没有凌汛;④由于夏季风的推移规律,珠江的汛期来得早,去得晚,汛期比黄河长。
玉溪一中分校高二年级地理期中考答题卡【高二 地理】一、 选择题(每小题目2分,共50分)二、 综合题(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