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馈线施工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天线、馈线施工技术交底。
2.设计情况根据设计系统图对本工程天线、馈线进行优化设计,结合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设计文件对天线、馈线配置进行熟悉,方便与厂家对接设备配置情况。
3.施工工艺流程4.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4.1 施工准备将馈缆及所用材料,运至施工地点。
搬运天线的机具、设备以及劳力应适合天线的具体重量、体积等要求;搬运天线时,着力点不能用于天线的馈面上,应着力在天线的加固框架结构上;搬运天线过程中不得发生碰撞,严禁摔坏天线,并注意人身安全。
4.2 馈缆单盘测试4.2.1 核对电缆盘标识、盘号、盘长,检查包装有无破损,馈缆有无压扁损坏,并做好记录。
4.2.2收集馈缆的出厂检验记录、产品合格证等,根据出厂测试记录核查馈缆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2.3开盘后对馈缆外观检查,主要内容如下:查看绝缘介质的平整度,检查同轴电缆绝缘介质的一致性, 检查铜箔的质量, 检查外护层的挤包紧度,观察电缆成圈形状。
4.2.4开剥馈缆,做好接头,同时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驻波比测试仪加50Ω的负载头后进行馈缆测试,测试前对表进行校准。
测试可根据情况常备2m跳线,一头公一头母软线和双公头软线。
4.2.5填写测试记录表,对有问题的馈缆和厂家联系后协调解决。
4.2.6单盘测试后应对馈缆头进行密封处理。
4.3天线的安装(以板式天线为例)4.3.1天线检查(1)天线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天线外观有无凹凸、破损、断裂等现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处理。
4.3.2仰俯角支架安装(1)按照天线设计图进行配货,并运送到安装现场。
(2)核对实际运到天线类型和设计图上的是否一致。
(3)按照天线的仰俯角支架说明书进行组装,注意螺丝安装方向的一致性,并把连接处的螺丝拧紧。
4.3.3天线和跳线接头防水处理(1)按照天线类型选择跳线,并进行配料。
(2)将天线对应的类型的跳线进行连接,并用活动扳手将螺丝拧紧但不能用力过将其拧坏。
(3)对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先使用防水胶带重叠1/2绕包,然后用防水胶泥绕包,再用防水胶带做外层绕包,接头根部应绕成锥形,既美观防水性又好。
(4)将跳线和天线连接处两头用黑色的防火扎带进行扎紧。
4.3.4天线的固定(1)天线的安装高度,倾角,方位角应和轨道走向一致。
(2)将水平尺靠在抱杆上检查铁塔上围栏抱干安装的是否与铁塔上的围栏垂直。
(3)应按照施工地区环境条件采用合适的天线按装方式,符合天线强度要求。
(4)天线固定装置的预安装可以在塔下进行,也可以将天线与塔上跳线在塔下组装好并将接头密封好,然后在吊到塔上,最后是将板式天线固定在抱杆上。
如图1。
图1天线调节架上的抱杆缩紧螺母应紧密连接,松紧程度用确保承受重量与抗风。
4.3.5天线功分器的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天线功分器进行配料。
(2)将功分器与跳线连接,要求两个天线的接收端相连接、发送端相连,跳线之间不能有交叉,并用活动扳手将螺丝拧紧但不能用力过将其拧坏。
(3)对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先使用防水胶带重叠1/2绕包,然后用防水胶泥绕包,再用防水胶带做外层绕包,接头根部应绕成锥形,既美观防水性又好。
(4)将跳线和功分器的三个连接处用黑色的扎带进行扎紧,同时将跳线用扎带在围栏的内侧扎牢固。
(5)使用金属紧固圈将功分器固定在围栏的内侧,每个功分器使用两个金属紧固圈。
如图2。
图24.3.6板式天线的调测(1)用罗盘确定天线的方位角:通常我们通过计算软件或在资料中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以正南方向为标准,将天线的指向偏东或偏西调整一个角度,该角度即是所谓的方位角。
至于到底是偏东还是偏西,取决于天线与欲接收列车之间的经度关系。
轻轻扭动跳线调整方位角直至符合设计指标,误差不大于5度,然后将天线下部固定螺丝拧紧。
(2)使用罗盘时应尽量远离铁塔等钢铁物体,并注意外来强磁对罗盘的影响。
角度仪确定俯仰角角度。
(3)俯仰角是指天线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轻轻搬动天线,调整天线上部固定夹直至俯仰角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5度,将天线上部固定螺丝拧紧。
(4)正馈天线的轴线很明确,是高频头所在位置与天线中心的连线;偏馈天线的轴线没有严格定义。
(5)在天线安装与调节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已安装的跳线和馈缆,避免损伤和松动,影响驻波比测试指标。
4.4馈缆卡子安装(1)安装卡子之前根据铁塔的高度和天线类型选择卡子的型号和数量,并且在铁塔爬梯最顶层的横杆和最底层的横杆距离爬梯10-15cm确定固定卡子的位置,然后在顶层的爬梯上放一条细线绳,先把一头固定住,接下来把细线绳拉紧之后固定在另一头。
(2)安装卡子时紧挨线绳,使用13mm的扳手将卡子固定在爬梯上,要求所有爬梯横杆上的卡子在一条直线上和卡子要牢固。
如图3。
图34.5馈缆固定(1)将滑轮和粗麻绳挂在铁塔顶上,在挂滑轮之前检查所挂滑轮的地方是否牢固可靠。
(2)根据铁塔的高度、天线的类型、房的位置和预留长度确定馈缆的长度和几条馈缆,原则是先确定馈缆长度再裁剪。
(3)将馈缆的一头封好后固定在绳的一头,缓慢的将馈缆拉到铁塔的上面。
4.6装1/2馈缆接头(1)电缆开剥:1)将电缆拉伸理直,使用钢锯或专用转刀切割,外护套去除40mm,见下图4。
图42)使用专用工具轻轻旋转2~3圈即可,如图5。
3)使用斜口钳除去外导管、使用转刀去除泡沫层,如图6。
图5 图6(2)安装连接器:切整内心导体,加O型圈加弹簧圈加接头体,见图7和图8。
图7 图8(3)整修电缆:去毛刺、修正内外导体边沿及泡沫绝缘层,确保端面平整、光洁,如图9和图10。
图9 图10(4)拧紧螺母:使用一把扳手固定前螺母,另一把旋转接头体紧固,如图11。
图114.7安装7/8N型接头(1)接头端面预制,应使用漏缆专用接头工具进行切割和清洁处理,以保证漏缆切面端面平整、内外导体件绝缘面清洁。
(2)安装连接器安装连接器分三步见下图12,先套入紧固螺母,再安装弹簧圈,然后使用扩口器压紧泡沫塑料,再用手先拧紧头螺母,最后用两把专用扳手固定头螺母和接头,使其旋紧。
图124.8接地和防水处理(1)铁塔上架设的馈缆及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
(2)带有胶的接地卡使用裁纸刀将馈缆接地处20mm的外护皮去除,装上接地卡,并拧紧接地锁紧螺母。
(3)没有胶性的接地卡使用裁纸刀将馈缆接地处20mm的外护皮去除,装上接地卡,并拧紧接地锁紧螺母后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并用黑色扎带将料头扎紧。
(4)安装接地件接地件安装分为1-5/8接地件1.5m和7/8接地件1.5m。
如图13。
图131-5/8接地件(1.5m)是使用铜皮直接包裹漏缆外铜皮,使用铜棒卷动铜皮紧固,安装位于漏缆接头内15cm处。
安装时需要使用美工刀先割去漏缆背劲,然后使用环切刀轻轻画印再用美工刀割开与接地件包裹铜皮宽度一致的漏缆外皮。
7/8接地件(1.5m)是直接扣上连接扣,安装位于接头内12cm处。
安装时直接使用美工刀顺着馈缆的波谷处环切,要求不能破坏到外导体铜皮。
宽度与7/8接地件包裹铜皮宽度一致。
(5)接头防水处理1)缠绕一层宽防水胶带,要求胶带叠压半宽,此层防水胶带在防水的前提下,方便以后维护拆解。
2)使用密封胶泥包裹接头器件等,要求不超越防水胶带缠绕宽度。
为了容易缠绕外层防水胶带,可用胶泥在接头器件的低洼处填埋并捏成锥形。
3)再缠绕一层防水胶带,且重叠半宽,缠绕长度应长于密封胶泥密封长度,要求胶泥不外漏,缠绕紧密。
4.9接头质量监测馈缆测试:使用馈缆测试仪对馈缆进行,测试前使用校准头对表进行校准,然后安装50Ω测试头至一条缆一端,测试表接头安装至跳线一端测试。
填写测试记录表,对有问题的漏缆检查问题所在或重新安装。
直到检测合格,并保存测试驻波图,填写合格记录。
测试可根据情况配备2m跳线。
4.10馈缆的室内引入及连接(1)馈缆进入机房后在静电地板以下从手孔到爬梯(室内)之间需要使用灰管进行保护性防护。
(2)在含有基站机房里面馈缆引出到防静电地板上面450mm处进行开剥接头,安装避雷器、耦合器和室内1/2跳线,4米的1/2跳线,24cm的1/2跳线进行连接。
如图14。
图14(2)在含有直放站机房里面防静电地板下面距RU约1米处进行开剥接头,安装避雷器、耦合器(双极天线)和室内3米、2米的1/2跳线进行连接。
RU接单极化天线,另一侧接漏缆(使用衰减器需要依据规划表,避雷器与衰减器对接)。
如图15。
图15RU接单极化天线,另一侧接漏缆((无衰减器)。
如图16。
图16RU接双极化天线,再接漏缆((耦合器:in口至RU,避雷器与耦合器直接对接)。
如图17。
图174.11馈缆与钢管口的密封使用冷风胶将馈缆与钢管口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如图18。
图185.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作业标准)(1)天线的技术要求1)天线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天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天线馈电点应朝下,护套顶端应与支架主杆顶部齐平或略高出支架主杆顶部。
③跳线与天线接头时应制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3)天线避雷地线接地体与连接线(如扁钢)等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4)天线安装的所有紧固件应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2)馈线的技术要求1)馈线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馈线单盘电气特性应符合表—001的规定射频电缆单盘电气性能标准表—001规格内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最小绝缘电阻(MΩ·km)最大电压驻波比3)馈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馈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天线、馈线连接处及馈线与室外防雷器的连接处应做防水处理。
③馈线沿走线架、铁塔走线梯架布放时应无交叉。
④馈线敷设时应做到路由合理,并保证馈线的最小弯曲半径。
常用射频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表—002的规定。
常用射频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标准表—002⑤馈线本身不得有接头。
⑥馈线应按照馈线排列原则入室。
馈线入室不得交叉、重叠,入室行列应排列整齐、平直,弯曲度应合适并一致。
⑦跳线与馈线接头时应制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⑧馈线在引入机房前,在墙洞入口处应做滴水弯。
(3)馈线防雷应符合下列要求:1) 馈线进入机房与设备连接前应安装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接地线上。
2) 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防护层应有不少于3点的外防护层接地连接,外防护层的连接位置应在天馈线的连接处,馈线引入机房应在馈线洞外处。
所有垂直拐水平处都应进行外防护层接地。
6.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1)天线安装1)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