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塑造的看客形象

鲁迅塑造的看客形象


这是一张珍藏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老照片,记载了 八国联军1900年8月14日攻入北京城的历史瞬间。地点在广渠门一带,是 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此地属于市郊。联军正在顺外城的下 水道攻入城内,2个小时解决战斗——可以肯定,爬下水道绝对有人带路。 让人惊讶的是,当他们爬上岸时,京城百姓居然齐齐站在河沿,作围观状。
特点 :冷漠,不自觉。这些话语句句带刺, 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 “看客”们的冷漠。
• 《药》中的“看客”,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 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 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 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 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一堆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 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 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 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按照今天教科书上的解释,八国联军打进京城,应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才
是,京城百姓起码应该和慈禧太后一样四散逃亡躲避战火。然而我们从照 片中,却没有看到百姓表现出怕的样子,而是袖着手,抻着脖,平静地围 观,摆出一副与己无关的看热闹神态。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家天下
的思想,让中国的百姓深受其
害,历次朝代更替,百姓都始
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更是奢望;极度自私,从他人的不幸中
获取审美价值,却从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些“看客”
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 失殆尽。他们看、听、议、嘲而不自醒。
思考:身边有“看客”吗?你该怎么做?
事件一 2010年12月7日上午,武汉一名六旬老人突然昏倒街头,众商 户及行人不敢贸然施救,当民警和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身 亡。
特点:无聊、冷漠。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 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批判病态社会,揭示国民劣根,引起疗救的注意。
看客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这是一个复杂的群
体,有老者,有中青年、有小孩。他们当中有的自命不凡,但
往往是被人揉拧的对象。喜欢看别人的热闹也是被别人当做笑
料。看客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对公平正义的漠不关心,
终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所以谁
来统治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 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让他们 变得麻木、愚昧、旁观。
加强政府监督,重建社信任
检测:
课后阅读:《示众》、《阿Q正传》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 逃命。当时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 10:1。装备上清兵一样不缺,而八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 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也留下 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阅读: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我们在课内学过鲁迅的文章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博学质朴的寿镜吾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故乡》 善良淳朴的长妈妈 (性格)的 (人物名称) 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 野先生 憨厚麻木的闰土 辛苦恣睢的杨二嫂 聪明的小伙伴 热情的六一公公 贫困迂腐的......孔乙己
看客形象 《孔乙己》 《药》 《祝福》 文中描写 特点
他们都从别人的 不幸 中获得自我满足,鉴赏别人的 悲哀 ,咀嚼 别人的 痛苦 。 任务二:“看客”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思想根源是什么? 任务三:鲁迅描写“看客”的目的何在?
•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描写“看客” 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 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 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 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特点:愚庸、麻木、落后。 他们不仅不理解不支持革命者所做的一切,不仅不 对刽子手投以怨愤的目光,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 看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可怜、可恨!如果说刽子手给予 革命者的是肉体上的枪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看 客”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
《祝福》中描写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 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 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 “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 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 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呐喊》自序
“看客”
任务一:找出《孔乙己》、《药》、《祝福》里面的看客形象,说 说他们做了什么,有什么性格特点。
《社戏》
《孔乙己》
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鲁迅的小说呢?说说 大概故事情节。
我还读过鲁迅的 述的是 故事。
,小说讲 的
《白光》、《祝福》、《药》 《伤逝》等 。
你认为这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命运是怎样的?是什么造成的 呢?
“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
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对人热情一点,智慧一点
事件二 2010年12月29日,福州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 位8旬老依伯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没人出手。就在两 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 们缩回了手。老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结。
待人宽容一点,说话温暖一点
事件三 现代快报2011年9月24日报道 “我的命是那个司机救的,真要 谢谢他!”昨天上午,74岁的魏老太躺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病 房内,激动不已。原来22日上午,她在网板路过马路时被一辆轿 车撞倒,10多辆过往车辆都不肯送她到医院,最后72路车驾驶员 杨洋将她送到了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