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旦医堂鍪查!嫂!堡笙丝鲞筮丝塑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70例何劲薇谭绍良摘要目的:观察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微波热疗。
对照组应用温经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总评分改善等情况。
结果:治疗组完成观察的70例中痊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lO例,无效5例;而对照组完成观察的60例中痊愈20例,显效26例。
有效5例。
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失访10例,对照组失访20例,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治疗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尸<0.01)。
结论:微波热疗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方法,患者依从性好,具有简便、实用、价廉的特点,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痛经寒凝血瘀型微波温经汤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在我国妇女的发病率约为33%,多发于青年妇女…。
中医辨证理论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及肝肾亏损型,但l临床以寒凝血瘀型最为常见。
对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内服,或加艾灸、贴剂、针灸、微波等外治为主。
但单纯利用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则未见报道。
笔者运用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并与口服中药温经汤进行同期临床疗效对照,发现微波热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我院妇科门诊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60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
治疗组:年龄14—33岁,平均(22.45±4.21)岁;病程+1个月一19年,平均(6.784-4.31)年;症状积分(12.874-2.01)分;完成随访观察的治疗组有70例,其中轻度痛经35例、中度痛经29例,重度痛经6例。
对照组:年龄13~34岁,平均(23.024-4.87)岁;病程1个月至20年,平均(5.994-5.03)年;症状积分(12.96±2.25)分;完成随访观察的对照组有60例,其中轻度痛经34例、中度痛经26例,重度痛经0例。
两组平均年龄(t=0.7920,P>0.05)、病程(t=1.0865,P>0.05)、症状积分(t=0.2668,P>0.05)及痛经程度(U=1.022,P>0.05)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治疗痛经的指导原则”[引.结合西医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妇产科学》[3]及中医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4]中痛经的有关内容基金项目:佛山市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编号:2006208)作者单位:52823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医院妇产科拟定。
1.2.1西医诊断标准原发性痛经是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凡在经期或经前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
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
1.2.2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
经血黯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样,畏寒,手足欠温,带下量多,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沉紧。
1.2.3纳入与排除标准1.2.3.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标准者。
1.2.3.2排除标准经检查证实由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等所致的痛经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病例分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选择诊断明确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热疗组80例为治疗组;单纯口服温经汤组80例为对照组。
1.4治疗方法1.4.1治疗组(微波热疗)使用天津市顺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妇科微波治疗仪.频率2450MHz。
治疗时间从月经第l天开始,治疗前患者自解小便、取平卧位,辐射器放置患者下腹盆腔正中,距离皮肤3.7em。
微波输出功率为40~60mA,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宜。
每天1次,每次20~30min,连续治疗到月经结束后3d,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评定2个月经周期,定期复查,随访3个月经周期。
万方数据1.4.2对照组(口服温经汤)采用口服中药温经汤,以《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基本处方:吴茱萸6g、当归12g、芍药20g、川芎12g、党参20g、生姜3g、麦门冬15g、半夏10g、牡丹皮15g、阿胶(烊化服)10g、桂枝10g、甘草6g。
气虚乏力者加黄芪30g,去半夏;腰膝酸软、手足畏寒者去麦门冬,加附片20g(先煎)、艾叶10g,每天1剂,从月经第1天起服用,连续治疗到月经结束后3d,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
治疗结束后评定2个月经周期,定期复查,随访3个月经周期。
1.5疗效评价1.5.1疗效评价标准痛经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教材[s一]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
具体标准如下:痊愈:治疗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显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
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
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
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1.5.2症状积分评价标准经期及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
休克:2.0分、腹痛难忍:1.O分、面色苍白:0.5分、腹痛明显:O.5分、冷汗淋漓:1.O分、坐卧不宁:1.0分、四肢厥冷:1.0分;需要卧床休息:1.0分、影响工作学习:1.0分;一般措施疼痛不能缓解:1.0分、一般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疼痛:0.5分、伴恶心呕吐O.5分、伴肛门坠胀:0.5分;疼痛在1d以内:0.5分、疼痛超过1d,每增加1d。
加0.5分。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对临床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痛经积分用组间t检验。
2结果2.1总体疗效治疗组完成观察的70例中痊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完成观察的60例中痊愈20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表明。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0745,P<0.05),见表1。
共有30例失访,其中治疗组失访10例,失访率12.5%;对照组失访20例,失访率25.O%;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026,P<0.05)。
治疗组患者依从性比对照组高。
表1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的总体疗效例2.2治疗前后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积分差异无塞旦匿堂盘查!塑!生箜型鲞箜垫塑显著性意义(t=0.6022,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明显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0.928,P<0.01,t=11.8478,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还明显低于对照组(t=3.8515,P<0.01),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治疗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t=3.8491,P<0.01),见表2。
表2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孑±s3讨论原发性痛经指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
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从古代医家到现代从医者,论述众多,分型论治种类纷杂,但从临床来看,寒凝血瘀型痛经在原发性痛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本型患者多因寒凝胞宫。
主要表现为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遇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
经色暗黑有血块,或畏寒肢冷,并伴有胀坠感,腰膝酸软以及小便清长,苔薄白而腻,脉沉紧。
多因经期冒雨、游泳、或经行贪食生冷.内伤于寒。
或过于贪凉,或生活于湿地,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以致经血凝滞不畅;或素禀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致使经水运行迟滞,血滞不行,留聚而痛。
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与血气相搏击,故令痛也”。
对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内服,或加艾灸、针灸等外治为主,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5。
】。
微波治疗机是利用微波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热效应来治疗疾病的新型治疗仪器,微波加热属介质加热,是利用其热外效应和内生热效应。
热外效应可增强细胞代谢过程.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因寒凝胞宫。
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遇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血块;多因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中。
以致经血凝滞不畅;或素禀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致使经水运行迟滞。
血滞不行,留聚而痛。
而微波局部治疗既可利用热外效应来消除寒凝血瘀痛经患者的局部冷感,同时利用微波的穿透作用改善患者盆腔的血循环。
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马刚掣s]用微波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单纯止痛药物对照组;夏超英等用口服维生素E、益母草冲剂、桂枝茯苓丸胶囊结合微波治疗血瘀型痛经,其总有效率达到95.7%[93。
本文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方法,运用微波热疗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并与口服中药温经汤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总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改善患者症状积万方数据塞旦匿堂盘查2QQ§生筮丝鲞笙婴塑分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微波热疗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实用、价廉的特点,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1]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871—877.[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0—381.[4]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08753.[5]刘红梅,王秀霞,韩延华,等.温胞止痛饮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60例分析[J].首都医药,2005,12(3):43—44.[6]林红,陆华,李静。
等.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3-6.[7]刘卫平.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5例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4。
13(4):4—5.[8]马刚,田矛.微波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5):680—681.[9]夏超英,朱启耿.中西医结合加微波治疗血瘀型痛经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10):67.(收稿:2008—08—04)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0例代燎原潘兵符楚迪摘要目的:观察前路内固定术对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