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
• 不同社会阶层的患病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差别 • 不同社会阶层的肿瘤死亡率与患病情况表现 不同 • 不同社会阶层的自杀率不同
三、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文学艺 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 法律、道德规范等
(一)思想意识对健康的影响
• 核心是世界观 • 是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着个人的行为 • 病态的观念病态的行为 个体乃至人群的健康损害
• 共同特点:病原体很脆弱,对外界湿度与温度 变化的适应力很低 • 主要传播方式:人类性行为 • 主要侵害部位: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
3. 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⑴ 不洁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 社会制度 • 文化背景 • 道德观念 • 经济与教育
⑵ 不洁性行为的控制: • 社会措施 • 道德教育 • 健康教育 • 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宣传
(二)社区与健康
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是在抽象的环境 中,而是在具体的特定的环境中实现的, 这个环境就是社区。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 ① 一定素质、数量和密度的人口——主体 ② 适宜的生态体系 ③ 满足社区生活需要的社区设施 社区的分类: • 城市社区 • 农村社区
社区的功能:
人们在生活的社区中成长、学习知识、 了解彼此、互相帮助、满足各种需要。
(四)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 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为 某一地区或民族人群遵循的行为规范 •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精华与糟粕交互 存在,对身心健康有利的应该发扬,对身 心健康不利的应改变或摒弃
四、家庭、社区与健康
(一)家庭与健康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 会生活的群体方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吴小南 孙鲜策)
(二)科技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医学的发展 • 科学技术发展尚不完善时 生活环境破坏 人类对自然片面干预 影响健康

(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较深刻认识卫生保健的意 义,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增强与不卫生习惯和 疾病斗争的能力 • 我国通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水 平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不洁性行为
1.不洁性行为的危害: • 引起性传播疾病 • 祸及胎儿 • 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并严重损害下 一代身心健康
2.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系指主要通过性交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 的疾病,即一般习惯上所说的性病。
常见的家庭种类: ①核心家庭 ②扩大家庭 ③异常家庭
家庭的功能: ①抚养和教育子女 ②生产和消费 ③赡养老人 ④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 •美好、健康的家庭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可以通过多途经影响个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 •个人的健康问题也可影响整个家庭的内在结构和功能 •家庭是解决个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资源
• 机体三大系统互相影响心理因素转变为生理因素 在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 心理刺激作为信息传到大脑 被人感知 情绪 和生理变化 • 情绪的直接调节中枢:边缘系统和下丘脑 • 大脑皮质控制着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维持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系统的平衡,以适应一定量 的心理压力
医源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由于医疗卫生工 作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影响身 心健康的一类特殊疾病
造成医源性疾病的因素: ① 诊断因素 ⑤ 预防因素 ② 药物因素 ⑥ 防护因素 ③ 治疗因素 ⑦ 服务行为因素 ④ 器械因素
影响医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①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 ② 诊疗防保的技术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③ 接受卫生服务者(病人或健康人)的身 心健康状态及原患的疾病
五、卫生服务因素与健康
卫生服务是社会因素中直接与健康有关 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预防、医疗、护理和 康复等服务,以满足人民的保健需求
卫生服务不利因素:
•医疗技术水平低 •医疗机构管理不善 •过多地误诊漏诊 •卫生技术人员不足 •初级保健不健全 •卫生经费过少 •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重治轻防的错误观点 •造成医源性疾病
• • • •

2. 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动机 造成吸毒的原因 社会因素 文化程度 吸毒动机 出于好奇 受到挫折后把空虚的心灵寄托在吸毒所带 来的瞬间快感和幻觉中 在吸毒、贩毒者的诱惑或强迫下沾上了吸毒
3. 吸毒的控制 • 强制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 •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使吸毒者从躯体到 精神都解除对药物的依赖
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 用于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资增加,人类健康状况提高 • 现代工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利 影响
(二)人类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可减少劳动者因病缺勤, 增加国民收入。 • 抓好优生优育工作,可减少先天缺陷儿出生, 减少费用支出。 • 有效控制碘缺乏病,可以减少智力低下儿童 的数量,提高人口的智力素质。
第二节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一、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
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张的社会生活环境心理 压力 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的病患发生率升高
• WHO对健康 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 机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是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 疾病 则是有机体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相互作用中不能应付刺激或者不能适 应的结果
对吸烟危害的预防: • 对群众的健康教育:是重要一环 • 立法 • “治疗性”戒烟
(二)酗酒
对健康的危害: • 急性:急性酒精中毒;车祸;犯罪;打架; 家庭不和 • 慢性:酒瘾综合征;脂肪肝;肝硬化;酒 精性脑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
(三)吸毒
1. 吸毒的危害 ⑴直接危害: • 一次过量:导致中抠神经的过度兴奋而衰竭,或过度 抑制而麻痹,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 长期使用:引起大脑器质性病变,形成器质性精神障 碍 • 殃及机体的各器官、系统,使患者极度衰弱,丧失工 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感染艾滋病 ⑵对家庭的危害: • 经济问题 • 成瘾后个性改变 ⑶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吸烟行为动机: • 青少年:
觉得吸烟神气,有男子汉的阳刚风采 没事做,心里发闷,认为吸烟解心烦
• 社交人:作为结识朋友、交际联络的手段 • 中年人:
认为吸烟能提神,能提高工作效率 心情沉闷时借烟解愁 以烟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方式
• 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不能充分正确认识吸烟 的危害性
社区中健康问题的特点: • 大部分健康问题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和未经组 织的原始阶段 • 伴随大量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 疾患的分科不明确 • 急性或一过性或自限性疾患出现的比例较高 • 慢性疾患出现的频率较高 • 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 • 问题具有明显的隐蔽性 • 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维的和错综复杂的
(二)几种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导 致心理紧张状态,从而引起心身疾病,常见 的有: 1、生活事件 2、生活挫折 3、不良人际关系 4、紧张工作 5、现代化城市生活
(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特点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 切有关的躯体疾病 1.
二、行为因素与健康
• 行为是个体赖以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 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 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
(一)吸烟
吸烟曾被WHO称为“20世纪的瘟疫” 1.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 癌症 • 呼吸系统疾病 • 心血管疾病 • 被动吸烟的危害 • 影响胎儿发育
2. 吸烟人群的特征及动机 我国人群吸烟状况有如下特点 • 吸烟率高 • 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 • 吸烟量大 • 吸烟年龄早 • 吸烟年限长
特点: ①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器质性 病理过程和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② 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
③ 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 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持久 ④ 区别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2. 常见的心身疾病 ⑴消化系统 ⑵呼吸系统 ⑶心血管系统 ⑷内分泌系统 ⑸泌尿生殖系统 ⑹神经肌肉系统 ⑺皮肤 ⑻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