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下载】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免费下载】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恰好是()。

A、净现值为零时的年限B、净现金流量为零时的年限C、累计净现值为零时的年限D、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时的年限2、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A、净现值率B、投资回收期C、内部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3、当某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其内部收益率()。

A、可能小于零B、一定等于零C、一定大于设定折现率D、可能等于设定折现率4、在下列各项中,可直接作为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计算依据的是()。

A、现金流入量B、现金流出量C、差量净现金流量D、净现金流量5、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叫()。

A、净现值率B、资金成本率C、内部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6、在单一方案决策过程中,可能与净现值评价结论发生矛盾的评价指标是()。

A、内部收益率B、获利指数C、投资回收期D、净现值率7、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9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1—4年的NCF=30万元,第5—7年每年NCF=35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4年B、5年C、6年D、7年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净现值等于0,说明此时的贴现率为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大于0,该投资方案可行。

C、净现值大于0,净现值率小于1。

D、净现值是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差9、净现值随贴现率的变动而()。

A、正比例变动B、反比例变动C、同方向变动D、反方向变动10、当投资决策方案具有不同的投资有效期时,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决策指标是()。

A、净现值B、净现值率C、内部收益率D、年等额净回收额11、某投资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成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10万元,原始投资合计80万元,投资项目有效期为10年,则包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6B、7C、8D、9二、多项选择题:1、从完整的意义看,企业项目的投资主体类型应当包括()。

A、债权人主体B、企业法人主体C、咨询机构主体D、自有资金提供者主体E、政府管理部门主体2、在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中,当一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时,表明该方案( )。

A、获利指数小于1B、不具备财务可行性C、净现值率小于零D、内部收益率小于行业基准收益率E、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础回收期3、下列方法中考虑现金流量的有()。

A、获利指数法B、内部收益率法C、净现值法D、净现值率法E、静态投资回收期4、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属于正指标的有()。

A、投资利润率B、净现值C、内部收益率D、静态投资回收期E、获利指数5、内部收益率实际上就是()。

A、使投资方案净现值等于0的贴现率B、投资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C、资金成本D、现值指数E、使投资方案现值指数等于1的贴现率6、一般情况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净现值大于0,方案可行。

B、内部收益率大于0,方案可行。

C、净现值大于0,净现值率必定大于0,方案可行。

D、投资回收期大于投资有效期的一半时,投资回收期法的结论是方案可行。

E、净现值大于0,表明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方案可行。

7、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于原始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有()。

A、净现值法B、净现值率法C、年等额净回收额法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E、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三、名词解释:1、净现值2、净现值率3、内部收益率4、投资回收期四、简答题:1、简述运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一般原则。

2、简述折现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五、计算题:1、某项目按14%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80万元,按16%的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8万元。

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2%。

要求:(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2)用内插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

2、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外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

已知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50000元,旧设备的变价收入为60000元,到底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

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年内的每年增加营业收入5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0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该更新设备项目的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2)计算差量内部收益率指标(保留两位小数),并就以下两种不相关情况为企业做出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1%;2)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5%。

查表资料:i% 10 12 145年年金现值系数 3.79079 3.60478 3.433085年复利现值系数0.62092 0.56743 0.51937 3、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100万元,NCF1—10=-25万元,折现率为10%。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4、某企业急需一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71 000元,经营成本50 000元,若购买,其市场价格为100 000元,经济寿命为10年,报废时无残值;若从租赁公司租用同样设备,只需每年末支付15 000元租金,可连续租用10年。

已知该企业的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为12%,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

要求:(1)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评价企业是否应当购置该项设备。

(2) 用净现值法对是否应当租赁设备方案做出决策。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C5、C6、C7、B8、C 9、D 10、D 11、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CDE4、ABCE5、ABE6、BD7、ABE三、名词解释:1、净现值 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2、净现值率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指标。

3、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四、简答题:1、简述运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一般原则。

运用长期投资评价指标的一般原则是:(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2)、确保财务可行性的原则;(3)、分清主次指标的原则;(4)、讲求效益的原则。

2、简述折现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和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间存在以下的数量关系:当NPV>0时,NPVR>0,PI>1, IRR>i;当NPV=0时, NPVR=0,PI=1,IRR=i;当NPV<0时,NPVR<0,PI<1,IRR<i。

五、计算题:1、解:(1)按12%计算的NPV一定大于按14%计算的NPV=80万元,故具有财务可行性。

(2)IRR=14%+(80-0)÷[80-(-8)]×(16%-14%)=15.82%IRR=15.82%>设定的折现率12%,故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2、解:(1)更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50000-60000=90000元经营期每年折旧的变动额=90000/5=18000元经营期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20000+18000=38000元经营期每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50000-38000=12000元经营期每年所得税的变动额=12000×33%=3960元经营期每年净利润的变动额=12000-3960=8040元按简化公式确定的经营期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0=-90000元ΔNCF1—5=8040+18000=26040元(2)(P A/A,ΔIRR,5)=90000÷26040=3.45622查表得: (P A/A,14%,5)=3.43308<3.45622(P A/A,12%,5)=3.60478>3.45622差量内部收益率=12%+(3.60478-3.45622)÷(3.60478-3.43308)×(14%-12%)=13.73%在第一种情况下:ΔIRR=13.73%>11%所以应当更新设备。

在第二种情况下:ΔIRR=13.73%<15%所以不应当更新设备。

3、解:NPV=-100+25×(P A/A,10%,10)=-100+25×6.14457=53.61(万元)(P A/A,IRR,10)=100÷25=4查表得: (P A/A,20%,10)=4.19247>4(P A/A,22%,10)=3. 92318<4内部收益率=20%+(4.19247-4)÷(4.19247-3.92318)×(22%-20%)=21.43%4、解:(1)年折旧=100 000÷10=10 000(元)年净利润=(71 000-50 000-10 000)×(1-33%)=7370(元)NCF0=-100 000(元)NCF1—10=10 000+7370=17 370(元)NPV=-100 000+17 370×(P A/A,12%,10)=-100 000+17 370×5.65022=-1855.68(元)<0(P A/A,IRR,10)=100 000÷17 370=5.75705查表得: (P A/A,10%,10)=6.14457>5.75705(P A/A,12%,10)=5.65022<5.75705内部收益率=10%+(6.14457-5.75705)÷(6.14457-5.65022)×(12%-10%)=11.57%<12%以上可以看出:购买设备方案不可行。

(2)NCF0=0(元)NCF1—10=(71 000-50 000-15 000)×(1-33%)=4020(元)NPV=0+4020×(P A/A,12%,10)=4020×5.65022=22713.88(元)>0以上可以看出:租赁设备方案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