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安全使用规范
一、目的
加强呼吸机使用管理,确保呼吸机安全使用。
二呼吸机安全使用制度
1 呼吸机使用前必须正确连接好高压氧气和高压空气,并且高压气体压力在正
常工作范围内。
连接主机、湿化器、压缩泵电源线,电源线必须有地线接头。
如使用转运呼吸机时,外接氧气钢瓶内氧气量应能足够保证转运需要。
2正确连接呼吸机环路,吸入过滤器、湿化器、温度探头应放置于吸气回路。
呼气回路应安装积水器,使用无加热导丝湿化系统时,应在吸气回路加装积水器。
3呼吸机使用前必须自检,自检通过后再接模拟肺试机,设置通气模式、通气模式、报警参数。
如不能通过自检,必须立即寻找原因,如不能解决应通知医工科,在呼吸机明显位置处挂置“禁用”标志。
4呼吸机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应个体化,并且根据病人病情改变进行不断调整。
注重通气策略,防止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5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监测故障时,如氧浓度监测失灵、流量监测失灵,应立即给予更换并进行定标检测。
如故障不能解除,应更换呼吸机。
6任何时候呼吸机上都不应防止任何液体,甚至应注意呼吸机上方和周边悬挂的病人输液装置。
液体的泄漏进入呼吸机内部或插座接口,可以导致短路、元件损坏,最终引起呼吸机故障甚至触电、起火等恶性事故。
7湿化器设置温度过高可导致气道粘膜的炙伤和湿化过度,温度过低将导致湿化不足,严重削弱纤毛-粘液系统功能。
带温度探头的自动调节湿化器需在接
病人或接模拟肺通气的状态下再开启。
8湿化器内应加入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硫酸镁等电解质溶液的加入将导致湿化罐内结晶,从而影响加温湿化效果,甚至引起湿化器故障。
9湿化器内水位应处于合理位置,如水位过高,可能导致在呼吸机送气相进入呼吸环路和病人气道,导致气道炙伤、影响通气和感染风险。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且设置高呼气末正压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输液装置进行封闭式湿化器加水时,为防止加水过多溢出,不应悬挂自动加水。
同时应注意湿化器加水使用的输液装置被误接的风险。
1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给予血气分析、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以明确机械通气效果。
11所有使用呼吸机病人床旁必须备有人工呼吸皮囊,当呼吸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或病人病情改变,不能排除呼吸机因素的,应脱开呼吸机给予人工呼吸皮囊辅助通气。
使用转运呼吸机外出时,必须同时携带简易呼吸皮囊和氧气连接管。
12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院感控制,使用呼吸机人员应经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