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围岩支护方法
三、巷道锚杆支护
1、锚杆种类和锚固力 1)锚杆的分类 按锚杆的锚固方式分类;按杆体锚固段长短分类;按锚杆杆体的工 作特性分类;按锚杆作用特点分类;按制造锚杆杆体的材料分类。 2)锚杆的锚固力 2、锚杆支护理论 1)悬吊理论 悬吊理论认为:锚杆支护的作用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在上 部稳定岩层上,增强较软弱岩层的稳定性;如果巷道浅部围岩松软破碎, 顶板出现松动破碎区,锚杆的悬吊作用是将这部分易冒落岩体锚固在深 部未松动的岩层上。 2)组合梁理论 组合梁理论认为:如果顶板岩层中存在若干分层,组合梁理论认为 锚杆的作用是一方面提供锚固力增加各岩层间的摩擦力,防止岩石沿层 面继续滑动,避免出现离层现象;另一方面锚杆杆体可增加岩层间的抗 剪刚度,阻止岩层间的水平错动,从而将巷道顶板锚固范围内的几个薄 岩层锁成一个较厚的岩层。 3)组合拱(压缩拱)理论
5
2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
(1) 联合支护——在巷道同一地段内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支架 进行支护。如“锚杆+棚子”、“锚杆+喷浆”、“棚子+巷内临时加强支护”、 “锚杆+棚子+巷旁支护”等。 (2) 复合支护——在巷道同一地段内重复使用结构相同而规格或型 号不同的支架进行支护。如短与长锚杆配合支护、普通混凝土喷层与贫 混凝土喷层配合支护、轻型金属拱与重型金属拱配合支护等。 (3)综合支护——在巷道同一地段内除采用不同结构的支架外,还 采用不同原理的围岩加固措施对巷道进行支护。如“棚子+喷层+围岩注 浆”、“锚杆+薄壳支架+壁后注浆”支护等。
1
【笔注 笔注】 笔注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
极易遭到损坏。所以采区巷道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木支护。 2)金属支架 金属支架具有承能能力大、可多次复用、可缩量小、有利于防火、 贮运方便、安装容易和迅速等优点,所以是当前采区巷道支护主要形式 之一。 (1)平顶型可缩性金属支架 (2)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 3)石材支护 在井下巷道支护中,有时采用石材材料,常用的有天然石材、人工 石材、浇筑混凝土三种形式。 对于天然石材,用于主要大巷的支护中,即常说的砌碹支护。对于 人工石材,在井巷支护中目前较少采用。浇筑混凝土支护在目前我国井 下主要大巷中采用的较多,该类支护主要用于服务年限比较长、巷道尺 寸比较大、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条件下。 2、巷内加强支护 1)巷内永久性加强支护 (1) 在原来棚子的断面范围内以增加构件的方式加强原有的基本支 架,其常见的形式有加中心柱、偏心柱或二者并用; (2)在原有棚子之间增加一些立柱或棚子。 2)巷内临时性加强支护 临时性加强支护最好采用便于安装和拆移的支撑式单体支柱,最好 是单体液压支柱。 3、巷旁支护(木垛、密集支柱、矸石带、人工砌块巷旁支护带、刚 性充填带) 4、巷道加固 1)注浆加固围岩 2)机械加固围岩 5、巷道非单一支护
4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
1)机械式锚杆 2)摩擦式锚杆 3)粘结式锚杆 4)可延伸和可切割、可回收锚杆 4、组合锚杆 1)锚梁网联合支护 2)桁架锚杆支护 5、预应力锚索 6、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1)工程类比法 2)理论计算法 3)系统设计法
【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后记Βιβλιοθήκη 【笔注 笔注】 笔注3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
组合拱理论认为:在拱形巷道围岩的破裂区中安装预应力锚杆,从 杆体两端起形成圆锥形分布的压应力区,如果锚杆间距足够小,各个锚 杆形成的压应力圆锥体将相互交错,在岩体中形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 即压缩拱。压缩拱内岩石径向、切向均受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围岩 强度得到提高,支承能力也相应加大。 4)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最大水平应力理论认为:矿井岩层的水平应力通常大于铅直应力, 巷道顶底板的稳定性主要受水平应力的影响;围岩层状特征比较突出的 回采巷道开挖后引起应力重新分布时,铅直应力向两帮转移,水平应力 向顶底板转移;铅直应力的影响主要显现于两帮,导致两帮的破坏;水 平应力的影响主要显现于顶底板岩层;锚杆的作用是沿锚杆轴向约束岩 层膨胀和垂直锚杆轴向约束岩层剪切错动。 5)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围岩强度强化理论的要点如下: (1) 巷道锚杆支护的实质是锚杆和锚固区域的岩体相互作用形成统 一点承载结构。 (2)巷道锚杆支护可以提高锚固体的力学参数(E、C、 ϕ ) ,改善 被锚固岩体的力学性能。 (3)巷道围岩存在破碎区、塑性区和弹性区,锚杆锚固区的岩体则 处于破碎区域或处于上述 2~3 个区域中, 相应锚固区的岩石强度处于峰 后强度或残余强度。锚杆支护使巷道围岩特别是处于峰后区围岩强度得 到强化,提高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 (4)煤巷锚杆支护可以改变围岩的受力状态,增加围压,从而提高 围岩的承载能力。 (5)巷道围岩锚固体强度提高以后,可减少巷道周围破碎区、塑性 区的范围和巷道的表面位移,控制围岩破碎区、塑性区的发展,从而有 利于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 3、常用锚杆形式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
第 16 讲 巷道围岩控制方法
【本讲内容提纲】 本讲内容提纲】 本讲内容提纲
1. 采区巷道变形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2. 巷道围岩支护方式 3. 巷道锚杆支护
【重点内容详解】 重点内容详解 重点内容详解 一、采区巷道变形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1、采区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形式 2、采区巷道变形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1)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 (2)开采深度; (3)煤层倾角; (4) 地质构造因素; (5) 水的影响; (6) 时间因素的影响。 2)开采技术因素 (1) 巷道与开采工作的关系, 如巷道是处于一侧采动还是两侧采动, 是受一次采动还是受多次采动影响; (2)巷道的保护方法,如巷道是依 靠留煤柱保护还是在巷旁用专门的刚性充填带保护; (3)巷道本身采用 的支架类型和支护方式。 除此以外,还有掘进方式的影响,如在前进式开采中,回采工作面 上、下顺槽,可以采用与工作面平行掘进、滞后掘进及超前掘进等不同 方式,采用滞后掘进可以躲开回采工作面对巷道的剧烈影响,使巷道避 免受到剧烈变形和破坏。
【笔注 笔注】 笔注
二、巷道围岩支护方式
巷道内常用的支护方式按其作用类型分,可分为巷内基本支护、巷 内加强支护、巷旁支护、以及非单一支护形式。 1、巷内基本支护 1)木支架 木支架易于腐烂、使用期短、防火性能差、复用率低、损耗大、对 围岩移动的适应性差等,当巷道变形量超过 100~200mm 时,木支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