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整车构造;了解汽车的类型;掌握汽车的识别代号;了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能力目标: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素质目标:教学重点汽车的整体构造教学难点汽车的性能参数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总论〖理论知识〗一、汽车的整车构造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及附属设备、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二、汽车的类型1.按照动力设备类型进行分类1)汽油机汽车2)柴油机汽车3)环保型汽车2.按照发动机位置和驱动方式进行分类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汽车3)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4)全轮驱动汽车3.按汽车的用途分类2001年颁布的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
三、汽车的代号结合实物,讲解汽车的整车构造,清楚各部分包含的内容。
1.国产汽车的产品型号2.车辆识别代号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2.汽车的质量参数汽车的质量参数主要包括汽车的整车装备质量、最大装载质量、最大总质量、最大轴载质量等。
3.汽车的性能参数汽车性能参数较多,涉及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和有害物质排放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量值。
1)最高车速2)最大爬坡度3)燃料消耗率掌握汽车的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悬、后悬等主要参数的含义。
4)制动距离5)最小转弯半径6)最小离地间隙7)接近角8)离去角五、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汽车行驶必须具备驱动和附着两个基本行驶条件。
1.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Ft=Mt/r2)汽车的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
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要增大汽车的驱动力,可以采用增加发动机转矩和加大传动比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只有在驱动轮与路面之间不发生滑转时才能有效。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无侧向力作用时)称为附着力Fφ。
附着力Fφ与地面对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称为附着重力)成正比,即Fφ=Gφ式中,比例常数φ称为附着系数,它与路面种类和状况、轮胎的结构以及其他一些使用因素有关。
驱动力的最大限度为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当驱动力大于附着力时,驱动轮就要产生滑转,即Ft≤Fφ上式即为汽车的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必须同时满足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合称驱动附着条件,即Ff+Fw+Fi≤Ft≤Gφ汽车的附着力取决于附着系数和附着重力。
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掌握驱动力和行驶阻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理解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掌握各个行程的工作特点;了解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能力目标:能够从车上拆卸发动机总成。
素质目标: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单元一汽车发动机概述〖理论知识〗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二、发动机常用术语如图1-2所示为发动机常用术语示意图。
结合图片及实物,组织学生学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知道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图 1-2三、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循环如图1-3所示。
图1-32)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单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循环如图1-4所示。
图1-42.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为曲轴箱换气式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
2)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6所示为带换气泵的气门-气孔直流换气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
掌握常用术语,理解术语代表的意思。
结合原理动画,讲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分析比较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区别。
图1-5图1-63.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的比较四、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1.汽油机型号举例2.柴油机型号举例3.燃气机型号举例五、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动力性能指标动力性能指标是表征发动机做功能力大小的指标,主要有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和发动机转速。
2.经济性能指标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指标通常用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来表示。
3.环保性能指标环保性能指标主要是指发动机排气品质和噪声水平。
由于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环境,各国政府都制定出相对严格的控制法规,以减少发动机排气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发动机排放性和噪声水平已经成为发动机重要的性能指标。
〖小结〗1.汽油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等两个机构、五个系统组成。
柴油发动机没有点火系统,由两个机构、四个讲解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学生分析比较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的异同点,教师总结。
单元二曲柄连杆机构〖理论知识〗一、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机体组。
机体组主要包括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套、气缸衬垫、油底壳等不动件。
(2)活塞连杆组。
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运动机件。
(3)曲轴飞轮组。
曲轴飞轮组主要包括曲轴、曲轴扭转减振器、飞轮等机件。
二、机体组1.气缸体1)气缸体的基本结构气缸体的具体结构形式可分为三种,如图2-2所示。
图2-22)气缸的排列形式汽车用多缸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形式基本上有三种:直列式、V形和对置式,如图2-3所示。
图2-32.气缸套气缸套有干式和湿式两种,如图2-4所示,均采用耐磨合金铸铁制造,内表面还可进行表面淬火、镀铬等处理,进一步提高耐磨性。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功用与组成。
掌握机体组的结构特点。
1)干式气缸套干式气缸套如图2-4(a)所示,装入气缸体后,其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而和气缸体的壁面直接接触,壁厚较薄,一般为1~3 mm。
2)湿式气缸套湿式气缸套如图2-4(b)所示,装入气缸体后,其外壁直接与冷却水接触,气缸套仅在上、下各有一凸出圆环带和气缸体接触,壁厚一般为5~9 mm。
3.气缸盖1)气缸盖基本结构气缸盖的结构复杂,除燃烧室外还设置有冷却循环水水套、润滑油油路、火花塞座孔(汽油机)或喷油器座孔(柴油机)、进气道和排气道。
上置凸轮轴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还有用以安装凸轮轴的轴承座。
2)燃烧室汽油机的燃烧室由活塞顶部及气缸盖上相应的凹部空间组成。
燃烧室应保证充气效率高,结构紧凑、冷却面积小,有良好的进气及挤气涡流,表面光滑,不易积炭。
汽油机常见的燃烧室形状有楔形、盆形和半球形,如图2-6所示。
3)气缸垫气缸盖衬垫(简称气缸垫)安装于气缸盖和气缸体工作平面间,又称气缸床,如图2-7所示,其作用是保证气缸体与气缸盖间的密封,防止发生漏水、漏气、漏油。
图2-74.油底壳油底壳用于封闭下曲轴箱并储存机油。
由于油底壳一般不受力,常用薄钢板冲压制成,如图2-8所示。
图2-85.发动机的支承发动机一般通过气缸体和飞轮壳或变速器支承在车架上,发动机的支承方法一般有三点支承和四点支承两种,如图2-9所示。
图2-9三、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如图2-10所示。
图2-101.活塞1)活塞的功用活塞的功用是与气缸盖共同构成燃烧室,承受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2)活塞的工作条件活塞是在高温、高压、高速、润滑不良和散热困难的条件下工作的。
3)活塞的结构活塞主要有顶部、头部和裙部三部分基本结构2.活塞环1)活塞环的功用结合图片讲解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学生自主调查资料,分组学习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工作条件及其结构。
活塞环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按其功用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类。
2)活塞环的工作条件活塞环是在高温、高压、高速及润滑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工作的,尤其是第一道环的工作条件最为恶劣,是发动机中工作寿命最短的零件之一。
3)活塞环的间隙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活塞环等机件都会发生热膨胀。
工作时既要保证气缸的密封性,又要防止环卡死在缸内或胀死于环槽中,因此,所有活塞环在装配后应留有端隙、侧隙和背隙。
4)气环气环在自由状态下不是正圆形,其外廓尺寸比气缸直径大。
当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在其自身的弹力F1作用下,环的外圆面与气缸壁贴紧形成第一密封面,气缸内的高压气体绕行至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活塞环的侧隙和背隙中。
5)油环油环的作用是形成一层必要的油膜来润滑活塞和气缸壁。
油环分整体式油环和组合式油环两种。
3.活塞销1)活塞销的功用活塞销的功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
2)活塞销的工作条件活塞销要在高温下承受很大的周期性冲击载荷,润滑条件较差,因此要求活塞销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表面耐磨,质量尽可能小。
因此,活塞销通常做成空心圆柱体。
4.连杆1)连杆的功用连杆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递给曲轴,推动曲轴转动,变活塞的往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2)连杆的工作条件连杆在工作时承受活塞销传来的气体作用力、活塞连杆组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连杆大头绕曲轴旋转产生的旋转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使连杆承受压力、拉伸和弯曲等交变载荷。
四、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组如图2-34所示。
图2-341.曲轴1)曲轴的功用曲轴的功用是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然后通过飞轮输出,同时驱动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其他辅助系统工作。
2)曲轴的工作条件曲轴在工作中受到往复运动惯性力、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压力、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及其力矩的作用,承受弯曲及扭转载荷,这将引起曲轴的振动和疲劳破坏,同时在曲轴轴颈与轴承之结合图片讲解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学生自主调查资料,分组学习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工作条件及其结构。
间造成严重磨损。
3)曲轴的材料曲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一般用优质中碳钢或合金中碳钢锻造而成,轴颈表面经高频淬火或氮化处理后进行精加工和热处理。
4)曲轴的分类(1)曲轴按总体结构可分为整体式与组合式。
(2)曲轴按支承形式可分为全支承与非全支承两种。
5)曲轴的结构曲轴一般由前端(自由端)、主轴颈、曲柄、平衡重、曲拐和后端(动力输出)等组成。
6)曲拐的布置曲轴的形状和各曲拐的相对位置取决于发动机的缸数、气缸排列方式和做功顺序。
7)曲轴的轴向定位曲轴轴向定位通常在主轴承结构上采用翻边轴承和半圆环止推片,如图2-46所示。
图2-468)曲轴的主轴承曲轴的主轴承俗称大瓦,和连杆大头轴承一样,也是剖分为两半的滑动轴承,即上瓦和下瓦。
主轴承上瓦装在机体的主轴承座孔内,而下瓦则装在主轴承盖内。
主轴瓦的材料、结构形式、安装方式和定位方式等与连杆大头轴瓦基本相同。
为了向连杆大头轴承输送润滑油,在主轴承上瓦上开有油孔和周向油槽,而下瓦由于受到较大的载荷,通常是不开油孔和油槽的,安装时不能将上、下轴瓦装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