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翡翠郡二期总承包工程悬挑外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碧桂园·翡翠郡工程项目经理部2018年07月15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安排 (3)4、施工进度计划 (4)5、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 (4)6、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6)7、质量保证措施 (16)8、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9、稳定承载计算书 (20)1、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工程概况2.1工程主要情况本工程住宅楼6栋、地下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56803.33m2。
楼高度见下表:建设单位:文登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威海诚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威海广厦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2、设计简介本工程除商业为框架结构外,其他均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5#、6#、7#楼楼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6.3m;12#楼楼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7.3m;13#楼楼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8.3m;21#楼楼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8.3m。
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3、工程施工条件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交底,进行三级交底。
外架施工属于高空临边作业危险性较大,针对入场施工人员做好实名制并安全交底。
根据施工进度对每批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分批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17层第二部悬挑外架;6#楼:-1—5层为落地式脚手架,6—11层为悬挑式外架;7#、12#、13#、21#楼:-1—5层为落地式脚手架,6—11层第一步悬挑外架,12—18层第二部悬挑外架;立杆距结构外墙0.45m(详见平面布置图),架体横距为0.80m、纵距为1.50m,内排大横杆步距为1.80m,外排大横杆步距为0.6m。
外排两步大横杆中间再附加一道纵向水平杆。
外侧钢管均涂刷黄黑油漆,剪刀撑刷红白油漆相间400mm。
油漆要均匀。
悬挑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根据方案布置的悬挑工字钢布设位置放出悬挑工字钢的定位线。
3、施工安排3.1、工程施工目标按照合同要求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确保满足业主的全部节点工期要求。
安全管理目标:加强施工现场在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死亡事故为零,月均负伤率控制在0.2‰以内,安全隐患整改率100%,施工期间无重大火灾。
争创山东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
3.2、工程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安排本工程分两区进行施工,一区施工楼号为7#、12#、13#、21#;二区施工楼号为5#、6#。
3.3、主要管理和施工技术措施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17层第二部悬挑外架;6#楼:-1—5层为落地式脚手架,6—11层为悬挑式外架;7#、12#、13#、21#楼:-1—5层为落地式脚手架,6—11层第一步悬挑外架,12—18层第二部悬挑外架。
4、施工进度计划21#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8月20日--2018年10月20日13#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8月20日--2018年10月20日12#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8月20日--2018年10月20日7#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8月20日--2018年10月20日6#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9月5日--2018年11月10日5#楼悬挑外架施工时间2018年9月5日--2018年11月10日5、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5.1技术准备提前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计算架体受力是否满足要求;熟悉施工图纸确定根据技术交底外架定位并放出架体的横纵线保证架体横平竖直;5.2现场准备测量放线定好架体位置;外架使用的钢管、扣件材料进场并根据要求架体刷黄色油漆、剪刀撑刷间红白距400mm的油漆,提前刷好漆码放整齐;5.3资源配置计划5.3.1劳动力配备5.3.2材料配备5.3.3机具配备6、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6.1悬挑式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6.1.1、立杆全楼脚手架采用双排立杆,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1米,高出结构檐口上皮1.5米。
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2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6.1.2、大横杆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50cm。
6.1.3、小横杆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
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杆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10cm。
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6.1.4、剪刀撑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竖向立杆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60°之间。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沿着外侧连续布置。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至4个扣结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
拐角处设横向斜撑。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0cm,并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6.1.5、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20~30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
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
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六层也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踢脚板。
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 。
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
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脚手板在纵向的接头可对接铺设和搭接铺设二种(如图)。
6.1.6、连墙件 连接件采用刚性连接,垂直间距为3. 0m 、水平间距为4.5m 。
连墙杆用Φ48×2.7的钢管,它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cm )。
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cm 。
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靠近框架柱的小横杆可直接作连墙杆用。
提前在梁内预埋1根1米长钢管。
≤150≤15021(a)2≤100≤100(b)图4-8 脚手板的对接和搭接(a)(b)对接搭接1脚手板小横杆26.1.7防护设施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
密目网采用 1.8×6.0m 的规格,用22号铁丝绑扎在外立杆里侧。
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m,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
在架内高度3.6m处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五步设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和1.2m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
6.2 悬挑脚手架设计说明5.2.1设计说明6.2.1.1脚手架用¢48×2.7钢管和扣件搭设成双排架,立杆下部支撑在18#工字钢制作的水平悬挑梁上,工字钢端头处焊接两根长150mm¢25的钢筋头,间距是脚手架横距,以便钢管套在上面。
工字钢悬挑顶端用钢丝绳与上一层预埋的¢18钢筋拉接,工字钢伸进楼层的一端用预埋¢18圆钢固定。
5.2.1.2钢梁悬挑的部位是阳台或有悬挑构件时,应在工字钢下部垫20cm~30cm厚的木块,以防对混凝土造成钢性破坏。
6.2.2悬挑脚手架搭设6.2.2.1脚手架基本数据(1)单管立杆、钢管扣件双排脚手架,横距900㎜,步距1800㎜,纵距1500㎜。
(2)悬挑结构采用18#工字钢作挑梁,总长4.0m(局部5米),外挑长度为1.3m,采用一道3*19钢丝绳进行卸载。
(局部地方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有验算)6.2.3脚手架悬挑原理及构造要求6.2.3.1基本结构分两部分:一是主要受力的悬挑工字钢;二是以悬挑工字钢支架为支撑作为整个施工的操作平台的钢筋扣件双排脚手架,作用同一般双排脚手架。
悬挑工字钢支架承受自重及上部传来的脚手架架体恒载和施工活荷载,部分风荷载等,并将其传递到建筑物上。
6.2.3.2工字钢挑梁及斜支撑是本外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搭设必须严格按照一般部分、阳台部分、转角部分的构造要求进行安装操作。
6.2.3.3主体四角大阳角部位采用斜支撑,斜支撑采用直径48㎜钢管。
墙上钢丝绳处预埋直径18的圆钢(长0.8米)环。
6.2.3.4工字钢挑梁与其上的双排脚手架的立杆一一对应,上部双排的搭设同一般双排脚手架。
6.2.3.5外架每次搭设的最大高度为挑满6层。
6.2.3.6挑梁尾端及支点内侧用直径18的圆钢弯成长“Ω”型,预埋与板砼同时浇筑,用木楔子塞紧固定。
6.2.3.7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连墙点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节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连墙杆从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处开始设置,沿整片脚手架均匀布置,在脚手架周边的端头(包括顶端)以及转角处,要加密连墙杆,刚性连墙杆采用如下二种做法:(1)短钢管、扣件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同双排落地式脚手架)。
(2)现浇混凝土的梁板上预埋竖向短钢管,然后用连接短钢管一端与预埋竖向短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另一端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同双排落地式脚手架)。
(3)施工过程中当个别连墙杆被拆除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于补上时,采取在附近添设一个临时的连墙杆,限制施工荷载或加强横向刚度等(同双排落地式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