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77470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77470

目录1、工程概况 (2)1.1、参建单位 (2)1.2、工程概况及设计概况 (2)2、编制说明 (2)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2)3.1、特点 (2)3.2、设计要求 (3)4、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3)4.1、工程特点 (3)4.2、施工重点 (3)5、施工准备 (4)5.1、技术准备 (4)5.2、材料及主要机具 (4)5.3、作业条件 (4)5.4、人员准备 (5)6、施工进度计划 (5)6.1、叠合板进场计划 (5)6.2、供货安排 (6)7、施工方案 (6)7.1、工艺流程 (6)7.2、施工方法 (6)8、质量要求 (13)9、成品保护 (15)10、安全要求 (15)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参建单位工程名称:024.缤纷广场(保工印象)项目建设单位:辽宁报业世鸿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辽宁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地点:沈阳市铁西区保工街路东,小北三路路南1.2、工程概况及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沈阳市铁西区,保工街路东,小北三路路南,东侧为居民小区,总建筑面积85335m²(含地下建筑),地上为5栋单栋高层住宅,以及附属公建及商业,其中3栋33层,2栋18层。

地下室包括地下一层和住宅单体地下的夹层,地下一层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部分为人防区域,住宅地下夹层使用功能为工具间和设备用房。

本工程地库为框剪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主楼为剪力墙结构,33层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18层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编制说明2.1、《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GB/T16727-2007)国家标准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95(03)G439(三))2.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和施工技术规范》(DB2101/T J07-2011)(沈阳市标准)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3.1、特点(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2)、模板数量减少40%,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5~1.8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60%以上;(3)、施工熟练后,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3.2、设计要求(1)、材料要求砼材料:预应力板均为C30;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7mm高强螺旋肋钢丝;(2)、预制构件要求本工程预制预应力板(先张法生产),预制板制作时根据各专业图纸预留孔洞或现场机械开孔,现场开孔的位置应得到设计人员确认,预制板的叠合面应拉毛处理,预制板分布钢筋为一级钢6@250。

4、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4.1、工程特点(1)、本工程1#、2#、5#、6#楼从3层顶板、4#楼从6层顶板采用叠合板结构体系,由于工期紧、楼栋同时开工建设,这给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参考万科的“样板引路”的工作方式。

第一层和第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叠合板厂家共同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叠合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叠合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为65mm 叠合板+65mm现浇板。

4.2、施工重点(1)、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叠合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2)、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3)、叠合板吊装、堆放应严格按有关吊装规定执行。

(4)、叠合板安装时应两端搁置均匀,拼缝严密。

(5)、叠合板安装时与墙及梁的连接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5、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1)、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隔壁其士工地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优秀的施工经验。

(4)、与万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

5.2、材料及主要机具(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板厚为65mm,平面尺寸根据图纸制定。

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2)、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3)、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针对板吊装配置所需要的吊钩、吊索、钢丝绳;配备必要的对讲机,保证安装顺利。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共布置2台QTZ125塔吊和1台QTZ80塔吊。

5.3、作业条件(1)、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

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

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3)、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梁和墙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4)、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1、本工程叠合板堆放均堆放于地库顶版上,可满足堆放条件要求。

○2、叠合板应按型号堆放,并注意叠合板箭头方向。

○3、堆放时使板与地面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隙,并设排水措施。

板两端(至板端200mm)及跨中位置均应设置垫木,当板标志长度≤3.9m时跨中设一条垫木,板标志长度>3.9m时跨中设两条垫木,垫木上下应对齐、对正、垫平、垫实。

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5)、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5.4、人员准备(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木工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易筑构件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

(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易筑构件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

(3)、安排取得辽宁省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

6、施工进度计划本期开工建设楼栋为1#、2#、4#、5#、6#共5栋。

6.1、叠合板进场计划6.2、供货安排(1)、项目部由生产经理提出计划,如第2天上午需要供货,第一天下班前需要联系易筑构件厂家安排。

(2)、以满足进度为前提,以供货三方验收单为准,耽误供货的有工期和进度索赔,将进行处罚。

7、施工方案7.1、工艺流程楼层定位放线—剪力墙墙柱钢筋绑扎—剪力墙柱模板安装—框架梁排架搭设—梁底板及梁旁板安装—叠合板底排架搭设—主副龙骨及四周915cm宽模板安装(梁及墙边海绵条铺设)—跨中连接模板安装(宽度30cm)—框架梁钢筋及现浇部位钢筋绑扎—预应力叠合板底板吊装(墙梁海绵条铺设)—水电管线敷设、连接—楼板上层钢筋安装—预留洞口模板支设—叠合板面浇水湿润(不得有明水)—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7.2、施工方法(1)、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用测量仪器从两个不同的观测点上测量墙、梁及硬架支模顶模板的顶面标高。

复核墙板的轴线,并校正。

(2)、叠合板支撑体系安装(一)材料:采用碗扣式钢管Ø48×3.5+可调顶撑,次龙骨采用5×8cm木方间距为300mm,主龙骨采用Ø48单钢管。

(二)支撑设计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按单向板进行设计,即叠合板部分受力主筋是按计算确定,而分布筋是按构造配置的。

因此,受力状态为单向受力,否则可能会导致叠合板开裂。

根据施工部署,为便于施工,本工程叠合板支撑排架参照全现浇板考虑,即纵横排架间距为1200mm,步距1800mm。

采用碗扣式钢管Ø48×3.5+可调顶撑,次龙骨采用5×8cm木方间距为300mm,主龙骨采用Ø48单钢管。

单块房间四周墙、梁边设置915mm宽木模板,中间垂直于叠合板长边方向的设置一道30cm宽模板。

(三)构造要求使用预应力叠合板时,临时支撑要求如下:1)、立杆应尽量不用接头,如有接头,应相互错开;2)、支撑下部应有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并拉通;水平杆步距1800;3)、立杆顶端采用可调顶撑,以方便调节支撑标高;4)、板跨中的支撑应根据跨中起拱要求而调整高度;5)、整个支撑体系应稳定、牢固。

(3)、叠合楼板吊装1)、本工程楼板的吊装采用QTZ125和QTZ80塔吊吊装,叠合楼板的安装铺设顺序按照板的安装布置图进行。

项目部在结构图中标出预埋的线管、线盒、放线洞、传料洞的具体位置,由叠合板厂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生产。

深化后的图中应将每个部位的叠合板进行编号标注,按编号生产后的叠合板表面应同时标注与深化图相同的编号。

叠合板运至现场后按照每一块板表面上的编号结合叠合板安装图进行安装布置。

2)、吊装前与易筑构件公司沟通好叠合楼板的供应数量、时间,确保吊装顺利进行。

3)、楼板吊装前应将支座基础面及楼板底面清理干净,避免点支撑;4)、每块楼板起吊用4个吊点,吊点位置距离板端400mm(500mm)。

吊装索链采用18mm 钢丝绳和4个闭合钓钩,平均分担受力,多点均衡起吊。

5)、吊装时先吊装靠近塔吊部位的叠合板,然后按照顺序吊装剩下来的板,由近及远。

预应力叠合板吊装应对准平弹线缓慢下降,避免冲击;应按设计图纸或叠合板安装布置图对号入座,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搁置长度轻轻地调整对线,必要时借助塔吊绷紧吊绳(但板不离支座),铺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长度,保证叠合板之间及板与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且保证叠合板与墙、柱、梁的净间距大于钢筋保护层。

5)、安装叠合板之前要先将叠合板一端伸出的钢筋向下弯90。

安装时先将伸出钢筋未向下弯的一端伸入梁内,将板端搁置在梁侧模上;然后将另一端(伸出钢筋向下弯90,的一端)的伸出钢筋伸入梁内,将该板端搁置在梁侧模上,再将钢筋调直。

板伸入梁内15mm。

(注:木条间距视梁尺寸而定)斜向木条支撑50×50@800-1000竖向木条50×70或40×100@800-1000横向木条60×60梁底模竖向钢管支撑@800-1000GBF燕尾榫型预应力砼叠合板梁侧模梁钢筋笼横向钢管支撑@800-1000梁上叠合板安装示意图纸防止漏浆,应在墙模板模板边缘粘帖双面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