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第7章 - 群体图文图文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第7章 - 群体图文图文课件
群体心理类型
服从心理: 2017年11月18日,日本鹿
儿岛,84岁的日本明仁天皇偕美 智子皇后造访当地,参观百合农 场,并观看小学生制作红糖。 日本法律规定,若天皇去世,其 子嗣继承者将直接继位。
视频:日本天皇
群体心理类型
提问: 1、为什么人们会服从规范? 2、不服从会有什么结果? 3、轨道行业为什么强调服从性?
群体心理效应
(2)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效应又称社
会促进现象,是指当他人在场或 与他人起活动时,群体行为效率 有提高的倾向。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发生社会助 长效应?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发现, 在骑车完成25英里的路程中: 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 第二种情境是让一个人跑步伴同; 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
进了至少20年。
曾任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
授。
钱学森之问。
视频:钱学森
群体心理类型
排外意识: 1955年12月1日,美国
一位黑人妇女在下班途中乘坐公 交车时由于拒绝给白人让座、坚 持自己的权利而被捕,并被罚款4 美元,由此引发轰动全美的民权 运动。这位妇女就是罗莎·帕克 斯。
群体心理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第7章 城轨乘客的群体心理
前言
【知识目标】 了解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及特征 掌握各种群体心理类型和群体心理效应 理解乘客的群体心理及群体行为
【能力目标】 能对乘客群体心理进行分析 能对乘客不同乘客群体进行相应的服务
【关键概念】 群体、从众、群体心理、勤乘客群体心理、特殊乘客
(1)从众: 从众( conformity)是指
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 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 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心理实验
阿施的从众实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实验中,一 位受试者被安排坐在一间满是演员的房间里,并 回答以下问题。 下面有四根线条,一条是标准线条(左 图),另外三条:A,B,C 是试 验线条(右图)。 请问哪一条线条与标准线条是一样长?
群体心理类型
提问: 1、为什么人们会从众? 2、不从众会有什么结果?
群体心理类型
(2)众从: 众从是一个社会学和社会
心理学概念,是指群体中多数人受到 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 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 的行为的现象。
什么时候会发生众从现象?
群体心理类型
(3)服从: 服从是个体在社会要求、
群体心理的概念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 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它群 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 和。
群体心理的特性
认同意识
对自己群体的目标 有一致的认识,认 同群体的规范,并 在此基础上产生自 觉自愿的行动。
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越强,维 护群体的意识也越 强,行为具有和群 体其他成员的一致 性。
群体心理效应
(1)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一种社会心
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时由于有 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 的情况。
相关案例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一五 金城内,两岁女童小悦悦连续被两辆 车碾轧,七分钟时间内,相继有18个 人路过却视若无睹。
视频:小悦悦事件 小悦悦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认同 意识
归属 意识
整体 意识
归属意识 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 理特征,也即具有依 赖群体的要求。
排外 意识
排外意识 指排斥其他群体的 意识,是更倾向于 把自己看作就哪一 个群体的成员相联 系的。
群体心理类型
归属意识:
世界著名科学家,被
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
弹之父”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
阿施的从众实验中的对比线条
心理实验
实验过程
只有一位是真正的被试,其 余参与选择的被试均是事先安排 好的演员,演员们故意给出了错 误答案,以判断受试者是否会服 从于错误的小组答案。
心理实验
实验结果 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其 结果令人震惊,即使答案很明显,但 百分之七十五的被试者会至少遵从一 次,即使团体不够大也会出现如此的 “从众行为”。 视频:电梯从众实验
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 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 为。个体服从有两种,一是在群体 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二是对权威人 物命令的服从。
心理实验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参与者被告知参加的是“体罚 对于学习行为的效果”的实验,如果学 生答错题目,就给予一次电击惩罚,每 一次电击的电压都会提高。
请阅读书中实验内容。
结果表明,在单独骑时,平均 时速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 均时速为31英里,在竞赛的情况下, 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群体心理效应
(3)社会阻抑效应 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
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被称为社会阻抑效应,亦称社应
心理实验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演员扮演的学生会发出预先录 制好的惊叫声,随着电压提高,惊叫变 成惨叫,抱怨自己有心脏病等,直到电 压高到一定程度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 作答。
心理实验
实验结果 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 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 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 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没有参与者 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
贝克(Back) 群体的关键是所有成员之间有一种可观察到的和有 意义的联系方式,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门课程 群体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 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
群体的概念
提问: 1、身边的群体有哪些? 2、这些群体通过什么联系在一起? 3、这些群体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目录 CONTENTS
1
认识群体心理
2
乘客的群体心理分析
群体的概念
提问: 1、为什么人要组成群体? 2、群体有什么优势? 3、还有其它哪些群体生物?
群体的概念
提问: 1、为什么人要组成群体? 2、群体有什么优势? 3、还有其它哪些群体生物?
视频:蚂蚁的群体合作
群体的概念 群体
达伦•布朗(Bupert • Brown)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共同的社会认 同,并且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被第三方所承认。
(4)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就是把责任分给
了众人,这样一来自己的责任就轻了。 群体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 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