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下图为沿某纬线所作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板块①主要位干100W~600E之间,读图后回答1—3题。
1.板块⑥为()A.亚欧扳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3.位于①板块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下图为气温空间分布图的一种,读图完成4—5题。
(单位°C)4.该图显示了()A.气温沿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和垂直三个方向的空间变化B.气温沿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C.气温沿经线方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D.气温沿纬线方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5.读图可知()A.气温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B.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增后递咸C.气温沿纬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D.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 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7.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 ) A. 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8~9题。
8.甲区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地势C .大气环流D .洋流9.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下面甲图中PQ 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 、E 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PQ 为昏线B .位于南半球,PQ 为晨线C .PQ 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D .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丙40°Q 1:500000 甲11.关于河流EF 段、CD 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EF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 段河水补给潜水B .EF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 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C .EF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 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 .EF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 段河水补给潜水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2—13题。
12.该月份,①②两地相比较 ( )A .①地风力较大B .②地风力较大C .两地风力相当D .两地风力大小均取决于地面摩擦力13.③地该季节盛行风向为(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 0. 55 0.35 C. 0.30 0.50 D.0.30 0.35 15.导致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地形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16~17题。
9901000 1010 1020 1030 23.5°N40°N百帕P 21KT 13T 12T 11 P 22花岗岩 泥 岩 泥灰岩 石灰岩 页 岩 砂 岩新 老等高线岩层分界线16.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 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17.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C.山谷——向斜D.山脊——背斜 下图为“某山地地形剖面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图”, 据图回答18~19题。
18.该山地山麓气候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9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 ) A.3000米 B.4000米 C.5000米 D.6000米下图为2010年某月上旬冬小麦发育期和中旬霜冻线,据图回答20—22题 20.该图反映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21.华北地区该时段最有可能经历何种天气系统过境 ( )A .冷锋B .反气旋C .暖锋D .气旋22.此次该天气系统过境对下列哪个地区的冬小麦生长影响较小 ( )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环渤海地区 D .江淮平原a 50 100 150 200a 50 100 150 200 a 50100150200a 50 100 150 200 AB D C下图中AB 为昏线,C 为AB 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
读图回答23--25题。
23.C 点的经度是 ( )A.90°EB.150°EC.165°ED.90°W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B.此日C 点昼短夜长C.此时ACB 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 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D.AB 的长度与赤道等长25.若上题中的AB 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 为AB 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6时B.8时C.20时D.8时或20时右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26—28题。
26.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27.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昨日18时 B.当日18时 C.次日6时 D.次日18时28.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丁 如图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的影长和太阳高度。
据此回答29—30题。
29.该观测站的纬度位置为 ( )A .N 60B .N 70C .N 80D .S8030.该观测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 ( )A B C D二、综合题(共40分)31、下图为某地气温(单位:℃)、降水(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对比分析虚线框内所在半岛1月与7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1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
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左下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右下图)。
(1)简述图6所示区域沿36°N 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8分)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8分)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4分) ⑷ 阿富汗发展水果、小麦种植的优势气候资源条件有哪些?(4分)64°67°70°73°36°阿 富 汗塔 吉 克 斯坦中 国克 什 米尔图 山脉河流国界瓦 汗 走 廊 图图200 400 067°E 70°E 64°E73°E 降水量∕mm 南北上塘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二、综合题(40分)31(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2分)理由:全年高温多雨。
(2分)(2)对比分析:分布:1月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2分)7月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原因:1月:(1)盛行东北风,(2分)东部为迎风地区,太平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西部背风,降水少。
(2分)7月:盛行西南风,(2分)西部为迎风地区,印度洋受地形抬升,多降水;东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
(2分)32.(1)总体降水少(2分);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中间多(2分)。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少(2分);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2分)⑵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2分),植被少(2分);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2分),草类茂盛,适合放牧(2分)。
⑶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2分),地壳活跃(2分)⑷夏季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分)昼夜温差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