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5课茂密的花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三、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关花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同学们喜欢花吗?——喜欢
老师也非常的喜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美丽的小花园逛逛,同学们高兴吗?
(1)播放课件(出示:小花园)
问:这些花漂亮吗?多吗?你们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它吗?(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茂密的花)
(2)出示课题:《茂密的花》
出示:茂密的花
生活中的花很多,它们的外形各异、姿态万千,色彩丰富,现在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花有什么特点。
(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了解不同种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1)分析讨论:
出示课件:
1、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些花的花和叶有什么特点?(象我们学过的哪些基本形)
2、绘画作品中的花和叶是怎么变化的?
小结:自然界中的花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不可能全部分析到,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体会,抓住花的特点,画起来就容易多了。
(解决不同种花外形特点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
3、如何画好茂密的花?
看课件:
这两幅图中哪幅图中的花显得茂密?为什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画茂密的花光知道数量多还不够,我们还要明白一种关系。
出示两朵花:(解决教学难点)
老师先把这两朵花分开摆放,然后再重叠一部分摆放,让学生观察分析两种摆放所出现的效果。
小结:象这样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这种现象我们称为“遮挡”,生活中这种遮挡关系很多,比如:在我们的教室里课桌挡住了椅子的一部分,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一部分……
有没有哪位同学上来把这种遮挡关系画出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
继续分析:
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两幅图。
(出示课件)
这两幅图上的花都很多,请仔细观察哪幅图上的花显得更茂密?为什么?
3、讨论总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总结出把花画茂密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小结:
1)数量多。
2)要有前后遮挡关系。
4、欣赏(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
1)我们来看看画家所画的茂密的花。
(出示课件)
这上面是中国画和外国画家所画的茂密的花
2)再来看看小朋友画的茂密的花。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
不管是树上的花、花园里的花还是在花篮里的花都开得很茂密。
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有的叶子也挡住了花,使得这些花千姿百态,色彩丰富。
(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请你完成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茂密的花
1)指导学生在做作业时进一步理解茂密的花。
2)注意画面
第5课茂密的花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第五课《茂密的花》一课。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我将本课定义为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花尽情的表现出来,从而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设计为一课时,一是探究有关自然世界中真实的花与艺术作品中的花在造型表现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二是以“线描或涂色”的方式方法绘制出一幅经过前后遮挡关系的处理的“茂密”的花来。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教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形式色泽各异的花,学生非常熟悉,尤其是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同时亦可以令大自然显得更加的绚丽多彩。
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探究,则会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最终让“人文美术”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来。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受限制的想象如山泉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
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学习材料的准备
彩笔、油画棒,一张白纸等。
教学方式(教法分析)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用大屏幕,展示美丽的花,吸引学生的眼球,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艺术的空间里,通过欣赏、观察、探究和自由大胆的遐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绘画后,渗透爱花护花的德育教育。
重难点的解决:
本课的重点是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是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在这里我采用的是直观的教具,手拿两束花,先是并排摆放,然后是前后摆放,前面的花挡住了后面的花的一部分,这样使学生一目了然,接下来老师就把这种关系画下来,轻松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的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介绍花的结构)
大屏幕欣赏各种美丽茂密的花,吸引学生的眼球,用一些词语来描述所看到的花的感受,给学生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
二、相互交流
看大屏幕图片说一说什么样的是茂密的花。
三、共同探讨,仔细观察
1)通过大屏幕共同观察花的外形特点,怎样才能把花画成茂密的效果。
2)用的遮挡关系,让小朋友找出生活中遮挡关系,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学生绘画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注意色彩的运用,并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解决。
五、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师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表扬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并渗透学生爱花护草的德育教育。
七、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课题《茂密的花》和“数量多”“前后遮挡”的字样。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还请领导、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