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第五中学一年级__历史_学科集体备课
教案
第5次教案
学案5开辟新航路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学法指导】
1、本课分别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除认真阅读教材外||,也要注意老师在学案和教学中补充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图表等||,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2、建议同学们采用列表的方法||,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影响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过程与影响进行比较||,看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巧记)本课结构
一个目标: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背景:
(1)四点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宗教思想因素||。
(2)两个条件:主观、客观||。
过程:
一个中心
两个国家、两个方向: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东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达伽马
影响:(三点)对欧洲、对世界、对亚非拉
新航路: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旧航路: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
2、客观条件:
⑴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和计算经纬的星盘的应用;
⑵造船技术的进步:已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帆船;
⑶地理知识的增加: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和地图的绘制;
(4)武器装备的改进||。
3、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15世纪末||,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希望获取海外财富;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二、新航路的开辟—经过
合作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人物国籍航海路线支持者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葡萄牙1492 哥伦布意大利西欧-美洲西班牙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西欧-好望角-印度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葡萄牙环球航行西班牙
思考: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精讲突破)
第一||,两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第三||,两国已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第四||,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合作探究三: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