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的解题思路
a、确定 电化学装置 类型;
b、判断 电极 类型,确定电解质溶液中 阴阳离子 的移动方向。
c、书写 总反应式、电极方程式;
(常规法:1、先写简单反应式;2、再用加减法得出其它反应式。)
走近高考
(2012浙江理综10)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 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3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温十一中 周丽佳
这是2月份刚驶上温州街头的 首批油电两用节能环保公交车。 作为该车关键部件的镍氢电池, 具有高比功率,可以进行大电流 充放电的特点。不含重金属元素, 不会污染环境,是目前混合动力 汽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
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 镍铜电池。镍氢电池的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总反应 式是:H2+2NiO(OH) 2Ni(OH)2 。
例题:
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 镍铜电池。镍氢电池的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总反应 式是:H2+2NiO(OH) 2Ni(OH)2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氢 1、电池放电时, 元素被氧化 ,负极是 H2 ,电解质 正 溶液中,K+向 极迁移,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 减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 2、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2OH―+H , 当标准状况下,阴极生成气体2.24L时,电路中转移电子 0.2 mol。 问题2:分析解题思路:
走近高考
(2012浙江理综10改编)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不锈钢 惰性电极 1、该装置为 电解池 池。 2、其中惰性电极为 阳 极, 不锈钢为 阴 极。 稀KOH溶液 K 2CrO4溶液 - + | ↑ 3、阳极反应式为 2H2O-4e =4H +O2, 阳离子交换膜 - ― H2 ↑ 阴极反应式为 2H2O+2e =2OH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 2 + CrO Cr2O7 (1)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 + 4 +2H+ H2O向右移动。 √ (2)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 5、电解前,阳极液中含nmolK2CrO4 ,其中K物质的 量2nmol ,Cr物质的量 n mol ;若电解后,阳极液中K与Cr 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阳极液中Cr物质的量 n mol,K物质 2n-dn mol,铬酸钾消耗的物质的 的量为dn mol,减少了 2-d 量为2n-dn mol,铬酸钾的转化率为 。
走近高考(还原现场)
(2012浙江理综10)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 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2e-=2OH―+H2↑
不锈钢
惰性电极
稀KOH溶液
| 阳离子交换膜
K 2CrO4溶液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 +浓度增大,使平衡 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 H 2 2 Cr O + CrO 2 7 +H2O向右移动 2 4 +2H
B
要求:请参照上一题的解题方法,按电化学的解题思路,写出该题 的解题步骤。
总结:
抓住核心问题 理顺解题思路
考什么?
1、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 2、合理的解题步骤。
练习1 (2011广东高考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 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 为:Cu2++2e-= 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 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 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A.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2e-=2OH―+H2↑
不锈钢
惰性电极
稀KOH溶液
| 阳离子交换膜
K 2CrO4溶液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 +浓度增大,使平衡 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 H 2பைடு நூலகம் 2 Cr O + CrO 2 7 +H2O向右移动 2 4 +2H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α=1-d/2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α=1-d/2
走近高考
(2011浙江理综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 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 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 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 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 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2013年电化学考试说明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 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及其工 作原理。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 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电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一:电极的判断
考点二:特殊现象的考察(质量变化、气体产生、颜色 变化等) 考点三:判断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
考点四:基本原理考查(氧化剂、氧化反应、被氧化等)
考点五:转移电子数的计算
考点六:判断电极方程式正误(反应物、生成物、电解 质、得失电子情况)
一、电化学的工作原理
电解池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 (水)>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