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带交通安全知识普及
6、交叉路口右转车辆
7、交叉路口左转车辆
礼让救护车
礼让救护车
• 救护车的前方(含相对方向)车辆打起转向灯向两 侧避让。
在路口遇停止信号 等待放行时,救护车 前方车辆在确保安全 的前提下,可越过停 止线停车避让。
严禁加速并行、穿插、超越、阻 碍执行紧急任务救护车。
3
一盔一带
安全头盔
“开卷、送分”还答错
城市道路、农村地区、高速公路全覆
盖
共查处酒驾醉驾2.5万余起,其中醉驾 2300余起。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开展周 末夜查统一行动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全省(区)、
全市统一行动,保持对酒驾醉驾、疲劳驾 驶、超员超载、无证驾驶、假牌套牌等
严重违法行为的严管态势。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勇气可嘉”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 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 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 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安全知识普及
交警大队车管所宣
1 禁酒驾宣传 2 文明礼让斑马线 3 一盔一带宣传
目录/Contents
目
录
1
老生常谈-酒驾危害
复工复产期间,酒驾违法增多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 恢复,酒驾醉驾违法抬头、肇事肇祸多发。为遏制
酒驾醉驾上升势头,3月20日至22日,公安部交 通管理局组织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集中开展周 末夜查全国统一行动,严查酒驾醉驾等严重 违法行为。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开展“一盔一 带”安全守护行动
为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 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死亡,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从“头”做起!浙江出台新规要求骑乘电动 自行车须戴头盔 | 一盔一带 守护安全
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各地正在开 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其中为提升电动 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重点宣传引导骑 乘人员佩戴头盔。5月15日,浙江省通过了《电动 自行车管理条例》,其中也明确要求骑乘人员应 佩戴头盔。
•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 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 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 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2、赔偿代价
001
车子损坏 赔偿
身体受伤 赔偿
002
公共设施 损坏赔偿
003
酒后驾驶 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所有损失将有驾驶员负责
•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 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 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 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 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 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 一年。
3、《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对佩戴 安全头盔有何要求?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中规定,驾驶、 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未 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4、《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驾乘坐 人员年龄有何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条 例》中规定电动自行车搭载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的,应当在后座使用儿童座椅。 因年迈或者身体健康等原因导致驾驶能力欠缺 的人员,应当避免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
3、工作生活代价
用工单位可无条件辞退
不得录用公务员
可开除公职、 开除党籍
工作 生活
定期监禁 终身监禁
不得入伍
出国签证限制
社会危害
醉驾作为“马路杀手”,是全球共 同面对的一大社会难题。世卫组织的 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 故与酒后驾车或醉驾有关。
醉驾的危害
• 我国拥有世界1. 9 %的汽车量,汽车引发的交通 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 % ,死亡率“排名”世界之 首。而其中,按照国际上的统计, 酒后驾驶机动车 辆发生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数量的25 %。
• 2、视线不佳情况下,也需要减速慢行
• 3、市区有城市照明道路,使用近光灯
• 4、夜间雨天视线不佳尽可能少开车,选择滴滴或 者其他交通工具
正确礼让行人的方式
正确礼让行人的方式
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
2、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
3、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
4、无交通信号或斑马线
5、道路中央有绿化隔离带
酒驾的危害
个人危害
酒精含量
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行为类别
对象
临界值(mg/100ml)
饮酒驾驶
车辆驾驶人员
20
醉酒驾驶
车辆驾驶人员
80
酒后驾驶对安全行车直观危害(数据参照)
• 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
情况:
视觉感知
到踩制动踏板时间为0.8秒;
制动踏板
到刹车起作用时间为0.8秒;
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改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 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 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 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 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 定定罪处罚。
60公里/小时≈16.67米;
100公里/小时≈27.78米;
• 饮酒后反应时间要增大二至三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 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
醉酒的身体危害有哪些
(1)乙醇能直接损坏胰腺,使 原本受损的胰腺功能再遭重创, 雪上加霜。 (2)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可 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严重的 甚至危及生命。 (3)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尿酸 血症,饮酒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 高,易诱发或加重痛风。
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
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
《最高法院明确酒后驾车犯罪案件 适用罪名问题 》
醉酒驾车使得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按照刑法第 115条第1款的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死刑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意见》
1、什么是“一盔一带”? 一盔: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的安全头盔 一带: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带
2、为何需要佩戴安全头盔?
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 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 事故中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造成伤亡的事 故比比皆是。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 60%~70%,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法律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 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 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 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 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
血液酒精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140毫克 /100毫升的,基准刑为1个月;
血液酒精含量在14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200毫 克/100毫升的,基准刑为2个月;
血液酒精含量在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基准刑 为3个月
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1个月的 刑期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 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 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酒驾前请将银行卡密码告知家人! 开车劝你喝酒,一定不是真朋友!
禁酒驾 “乡间小道”非“法外之地”
无人驾驶时代即将登场
• 新能源发展面临很 多技术难题而难有 突破的当今,另一 场科技革命——无 人驾驶技术——即 将登常
飞行驾驶
2
文明礼让斑马线
斑马线减速慢行
斑马线上无信号灯---减速让行
斑马线上无信号灯---停车让行
对于酒驾的危害,泰国“酒后不开车”基金会秘书
长他吉博士有一句话描述:“酒后驾驶无异于 手持一支枪,绝不只是粗心大意,而是 随时都会危及别人的生命,杀害道路上 无辜的人。”
孙伟铭醉酒驾驶
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发生在 2008年底的无行驶证且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重伤 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 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 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 政治权利终身。孙伟铭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 诉,2009年9月8日上午,四川省高院作出二审判决, 改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