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测量(一)供热管道工程测量,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上及验收规范》(CJJ28)及本规程的规定。
1、施工时,直埋供热管道全部管线都应进行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直埋供热管道工程应进行详细竣工测量,主要内容应包括:甲、平面测量:管线始末点、转角点的坐标和与永久性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条件不允许时可只取其中一种),直埋阀门、补偿器、固定敦、变径管和交叉管线的位置。
乙、高程测量:所有的变坡点、转角点和沿线每隔50m的管顶高程,其它交叉管线的高程。
二、土方工程(一)沟槽的土方开挖宽度,应根据管道外壳至槽底边的距离确定。
管周围填砂时该距离不应小于100mm;填土时,该距离应根据夯实工艺确定。
(二)沟槽检查室经工程验收合格、竣上测量后,应及时进行回荡填。
(三)沟槽回填前应先将槽底清除干净,有积水时应先排除。
回填前要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现场发泡保温,合格后按要求填砂,室的粒径为0.5~2.0mm不应有尖角的颗粒,并安置标志带,回填土中不准有冻块、砖块、混凝土块、树枝等杂物。
直埋管回填,胸腔回填时要两侧同时投填,以防管道中心便宜,回填要求分层夯实,人上夯实每层200~250mm,机械夯实每层250~300mm。
(四)沟槽胸腔部位应填砂或过筛的细土,回填料种类由设计确定。
田砂时,回填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土时,筛土颗粒不应大于20mm,回填范围为保温管顶以上150mm以下的部位。
(五)回填料要分层夯实,各部位的密实度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是工验收规范》(CJJ28)的规定。
三、要求:(一)管道试压压力:总试压:2.0Mpa、分段试压:2.4Mpa(二)热力管道的钢管安装,除阀件或有特殊依要求用法兰或丝扣连接外,均应用焊接。
(三)暗转管道上的阀门或带有法兰的附件时,应防止产生拉应力,邻近法兰一侧或两侧接口,应在法兰上所有螺栓拧紧后,方准焊接。
(四)在管段连接和设备及附件安装前,应先进行检查,清除内部污物。
当管道安装中断或下班时,应用堵板将管口封闭。
(五)凡供应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均应符合设计和现行标准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如无出厂合格证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材料超过规定有效期或有损坏、变质等现象,应经检验鉴定,按检定结果确定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
(六)原材料、承平、半成品和设备等,易损坏的,在搬运过程中,应有保护措施;需防潮的,应有苫盖措施。
四、钢管安装(一)1~2、4~5点采用直埋敷设,2~4点为地沟敷设;安装前应检察钢管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甲:各类管子的刚号、直径和壁厚应符合设计规定;乙:钢管应无显著腐蚀,无裂缝、重皮和压延不良现象;丙:焊接钢管,不得有扭曲、损伤,不得有焊缝根部未焊透的现象;其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第672、673、674条的规定;丁:管壁厚度在3.5毫米以内者,表面凹陷不得超过0.5毫米;壁厚在4毫米以上者,不得超过1毫米;戊:钢管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并注明按国家标准检验的项目和标准。
(二)管子对口前必须首先修口,使管子端面、坡口角度、钝边、圆度等均符合对口接头尺寸的要求。
管子端面应与管中心线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毫米。
(三)电焊壁厚≥4毫米,和气焊壁厚≥3毫米的管子,其短头应切坡口。
坡口可用气割、风铲、车床等进行。
气割时应将坡口熔渣清理干净。
(四)管道对口操作前,应先将场地清理平坦,铺设方木。
对口操作工序的流程:检查管子对口接头尺寸—清扫管膛—配管—确定管子纵向焊缝错开位置—第一次管道找直—找对口间隙尺寸—对口错口找平—第二次管道拉线找直—点焊。
(五)配管时,如管壁厚度不同,应选择相同管壁厚的连接在一起。
不同管壁厚的管子对口的管壁厚度相差不得超过3毫米。
(六)对口时,两管纵向焊缝应错开,错开的环向管子,其短管长度不得小于150毫米,小于150毫米的管子,其长度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七)管道安装的质量要求,在直线管段相邻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管段,其中心线偏差每10米不得超过5毫米,全段累计不得超过30毫米,其高程偏差不得超过±10毫米。
立管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得超过2毫米,全高不得超过10毫米。
(八)在干管分支管口处,不得有横向焊缝。
当支管管径大于干管管径的0.7倍以上时,干管应采用厚壁管子或加固焊缝。
管道安装的位置,供回水方向:东西供、西北回。
(九)管道转角以及阀件等处,如有积水的地方,应有排水装置和必要的保温措施。
五、钢管焊接(一)施工要求1、焊上必须经过训练,并作焊接试件。
试件经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後,方得施焊。
施焊后,应在焊口旁边打上焊上号码。
但遇下列情况时,还应按施上相同条件焊出试焊接头,经试焊合格方得继续焊接工作。
甲:焊接工作中断6个月以上者;乙:换用不熟悉的焊接设备和材料;丙:调动到不熟悉的工作条件下焊接时;2、焊工焊接试验的考试项目有:平、横、立仰四种焊接。
管口焊接应用钢管作试件。
焊缝的机械性能试验标准:抗拉强度不得小于38公斤/平方毫米,或不得小于母材的极限强度:电焊试件的弯曲角度,钢板厚度小于15毫米的不得小于120。
大于16毫米的不得小于100o;气焊试件的弯曲角度不得小于100o。
抗拉和弯曲试验个取两个试件并要求每个试件均符合上述标准方为合格。
3、焊条应根据管道的材质及工作情况,相应选用。
4、焊条在保管和运输中,不得遭受损伤,沾污和潮湿。
在使用前应进行万贯检查可。
焊条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电焊条:采用GB/T5117—1995规定的E4303A 焊条涂料均匀、坚固,无显著裂纹,无成片剥落;B 电弧容易打火,燃烧熔化均匀,无金属和溶渣的过大飞溅,也不得有焊条不能连续融化的“马蹄”;C 如焊条工艺性能不好,应按焊条厂的技术要求烘干,烘干后如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用语关口焊接。
D 融化金属无气孔、夹渣和裂纹;E 如焊条工艺性能不好,应按焊条厂的技术要求烘干,烘干后如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用语关口焊接。
乙:气焊条甲:焊条应熔化稳定,无过大飞溅;乙:焊缝表面无气孔。
5、焊接前,应将焊口两侧各不少于10毫米范围内的铁锈、污垢、油脂等清楚干净,使呈金属光泽。
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不使受风雪和雨水的侵袭。
6、点焊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点焊所用的焊条性能、应与焊接所采用的相同;乙:点焊的焊上和点焊焊缝的质量要求,均应与焊接相同;丙:钢管的纵向焊缝(包括螺旋管焊缝)端部,不得进行点焊;丁:点焊厚度,应由于第一层焊接厚度相似,其焊缝根部必须焊透,点焊长度和间距,一般可参照表56的规定选用。
钢管接口点焊长度和电数管径(毫米)点焊长度(毫米)点数(处)80~150 200~300 350~500 600~700 800以上15~3040~5050~6060~7080~1003456一般间距400毫米左右戊:点焊后的焊口不得用大锤砸。
在焊接第一层前,应对点焊进行检查,如发现裂纹时,应完全铲除重焊。
(Ⅱ)电弧焊接1、用手上电弧焊接钢管和设备及福建时,厚度在6毫米以下带坡口的接口,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
2、管道接口的焊接,应考虑焊接操作顺序和方法,防止受热集中而产生内应力。
3、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根部必须均匀焊透并不得烧穿;在焊接以后各层时,应将前一层的溶渣全部清除干净。
每层焊缝厚度一般为焊条直径的0.8~1.2倍。
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均应错开。
4、在炎热天气,焊接钢管道的闭合接口和异形管件,应选择在当天气温低的时候进行,以减少温度应力。
5、焊接电流一般可采用下式计算:(1)平焊 I=kd式中 I—电流(安培); d—焊条直径(毫米); k—系数,根据焊条决定,一般取35~50;(2)立焊和横焊,电流比平焊小5~10%(3)仰焊,电流比平焊小10~15%6、焊缝的焊接层数、焊条直径和电流强度,应跟军被焊钢板的厚度、坡口形式和焊口位置决定。
但横、立焊时,焊条直径不应超过5毫米;仰焊时,焊条直径不应超过4毫米7、双面焊接时,正面焊完后,焊接背面时,应将表面溶渣铲除并刷净后,再焊接。
8、焊接金属结构架时,应先从最短的焊缝开始,集中的焊缝应跳开焊,长焊缝应采取分段退焊法焊接,防止受热集中而产生罕见变形。
9、每道焊缝焊完后,应清除溶渣,并进行外观检查。
如有气孔、夹渣、裂纹、焊瘤等缺陷时,应将焊接缺陷铲除,重新补焊;当有缺陷的焊缝较多时,应选择部分焊缝,割取试件,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试验标准按第658条规定。
10、焊缝在外观上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缝表面光洁,宽窄均匀整齐,根部应焊透;(2)焊缝表面凸出管皮的高度(加强面):A:转动管子的焊接,其高度为1.5~2毫米,但不得大于管壁厚度的30%;B:不转动管子的焊接,其高度为2~3毫米,但不得大于管壁厚度的40%;C:加强面的宽度,应焊出坡口边缘的2~3毫米。
11、管壁厚度在10毫米以内时,咬肉的深度不得大于0.5毫米,连续长度不得大于25毫米。
所有咬肉总长度不得大于焊缝总长度的25%。
12、角焊和钉子焊接缝尺寸,应符合图20的要求。
13、冬季焊接时的气温和预热的要求如下:甲:含碳量≤0.2%的碳素钢,环境温度低于-20℃时,焊口应预热到100~200℃;乙:含碳量为0.2~0.28%的碳素钢,大气温度低于—10℃时,焊口应预热到100~200℃;丙:含碳量0.28~0.33%的碳素钢和16Mo(16M)铝钢,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焊口应预热到250~400℃。
上述焊口预热区,宽度为200~250毫米。
一般用气嘴焊烤热。
14、冬季在0℃以下的气温中进行焊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甲:清除焊接管道的冰霜;乙:在工作场所作好防风、防雪的措施;丙:焊接过程中应保证管道焊缝能自由收缩;丁:不得在刚焊接的管道上敲打;戊:焊接钢管时,应在管道两头采取防风措施。
防止加速冷却焊口。
五、设备及附件安装(一)设备安装1、凝水罐(回水罐)安装应平正。
罐上应装水位表和水封,水封的立管安装应垂直,间距应均匀,在存水面上,应装水嘴。
其他各部尺寸应按图纸设计施上。
ⅱ、支架制作安装(1)各种支架制作前,应检查钢材的钢号及规格是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制作各种支架时,所使用的钢材必须调直、找平下料尺寸应准确。
(3)安装各种支架应平正,位置正确,焊接牢固各部尺寸(包括埋设深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埋设支架,用水泥填实、找平。
(4)安装滑动支架或吊架时,均应按设计规定,预先留出与管道膨胀相反方向的偏斜,并应保证尺寸正确。
当支架位移时,不得损坏管道的保温层。
(5)固定支架安装:甲:档板和角板安装正直,与管子接触面应吻合;乙:档板的立面应垂直于管子中心线,角板的竖向中心应通过管子的圆心;丙:角板末端距管道的横向焊缝不小于50毫米,且不得焊在纵向焊缝上;丁:槽钢和角钢安装应平正;需要接长时,必要时应在焊缝处采取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