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实例

几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实例

Donald和Giam
加拿大边坡计算程序slope/w (Spencer)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1.288 1.242 1.27 1.252 1.256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的滑动面
福宁高速公路A15-2标段二埔塘2号深路堑高边坡算例
碎石土 强风化晶屑凝灰岩
堆土
弱风化晶屑凝灰岩
未开挖前的原始地貌(断面一)
内摩 擦角
度 30 18
如图所表示,在上图的基础上增加与AB平行结构面FG,FG与CD 共线,FG=AB=21.21m,DF=14.14m,AF=AD=10m。通过有限元 计算得到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2.3 。
将FG向右移动5m,使AF=15m, DF=18.03m,AD=10m,左下图是最 先贯通的滑动面,然后滑动面继续 发展,AB和CD也出现贯通,如右 下图,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2.6。
如下图,结构面1到3的距离最近,AD=21.21m,FD=15.81m ,但是滑动面却没有从1-3之间贯通,而是1和2之间贯通,这 是因为从DA贯通后形成的直线了滑动面。
岩桥长度越短时,岩桥也越容易贯通形成滑动面,如 下图,结构面AB倾角71.6°,AD与CE平行,虽然结构面1 和结构面3之间的岩桥倾角与结构面相同,但是结构面1和 2之间的岩桥距离(AD=10m)比1和3的距离(FD=21.21m) 小,滑动面从结构面1和2之间贯通。
图2.4(a)首先贯通的滑动面
图2.4(b)滑动面继续发展
带软弱夹层的土坡稳定分析算例
这个算例最早是由Frelund和Krahn(1977)提出的,随 后被广泛引证。该土坡在坡底1m深处含有一个0.5m厚的 软弱夹层。
不同方法求得的稳定安全系数
计算方法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土坡稳定 分析软件GWEDGEM 陈祖煜和邵长明
岩体

弹性

模量
kN/ m3
MPa
泊松 比
25
10000 0.2
内聚 力 MPa
1.0
内摩 擦角 度
38
第一组节理 17
10
0.3
0.12
24
第二组节理 17
10
0.3
0.12
24
表2.4.2 计算结果
计算方法 有限元法(外接圆屈服准则) 有限元法(等面积圆屈服准则) 极限平衡方法(Spencer)
几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 分析软件使用实例
SLIDE软件-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系统
SLIDE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主要针对土 质或岩石边坡进行圆弧或非圆弧失效面的稳定性计算。SLIDE 运用垂直剖面的极限平衡原理分析滑动面的稳定性。它既能分 析单一的滑动面,也能针对一给定边坡确定出其危险滑动面的 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模拟外载、地下水以及各种支护措施 的作用。
(d)能够模拟土体与支护的共同作用,图7为无锚杆(锚杆单 元被杀死)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1,图8为有锚杆支护时 安全系数为1.5,且塑性区后移。
(e)求解安全系数时,可以不需要假定滑移面的形状,也无需 进行条分。
图7 不加锚杆时的塑性区
图8 加锚杆时的塑性区
均质土坡破坏过程
未支护位移等值线
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A15-2标段K102+720--K102+900右 侧路堑高边坡位于霞浦县盐田乡二铺村西侧,边坡设计最高 为50m,长180m,工点附近属丘陵剥蚀地貌,地形陡峭,路 堑穿过的山体平均坡度大于25度。该路堑的施工是先清除表 层植被,设置坡顶截水沟后从上向下逐级开挖,当挖到第二 级边坡后(标高约103m,路基设计标高85m),2000年10月 12日坡顶开始出现裂缝;10月15日,k102+740--k102+770 段第五级边坡跨塌,此后坡顶裂缝发展较快,裂缝达到10-50cm。自出现裂缝后便停止施工,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 然后修改设计,清除已经发生滑坡破碎体,放缓边坡坡度, 同时进行防滑加固,主要措施为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修 筑截排水天沟。
原设计开挖断面
修改设计后开挖断面及加固措施
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
未开挖前 按照原设计开挖 按照修改设计开挖(未加锚索) 按照修改设计开挖(加锚索)
稳定安全系数
1.31 0.92 1.06 2.45
滑动面
按照原设计开挖后的滑动面
按照修改设计进行二次开挖没有支护情况下的滑动面
具有多条非贯通结构面岩质边坡算例
锚杆支护后位移等值线
未支护塑性区
锚杆支护后塑性区
具有两组平行节理面的岩质边坡算例
如图所示,两组方向不同的节理,贯通率100%,第一组 软弱结构面倾角30度,平均间距10m,第二组软弱结构面倾 角75度,平均间距10m,岩体以及结构面计算物理力学参数 见表2.4.1。按照2维平面应变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
表2.4.1 计算采用物理力学参数
材料 名称
(a)SLIDE V. 5.0界面
(b)极限平衡分析
(c)滑动面搜索
(d)加固效果分析
图1 SLIDE软件及其分析结果
工 边坡岩体地质特征
程 地
(地层、岩性、结构面特
质 征及分布、地下水等)
岩块、结构面力
学性质(室内试验:
求变形、强度参数)
应力条件(建筑物 试
作用力、天然应力、 验 水压力、地震力等) 法
结论
• 目前对复杂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尚没有好的办法,传统的 极限平衡方法无法得到岩质边坡的滑动面及其稳定安全系数, 而各种数值分析方法只能算出应力、位移、塑性区等,无法判 断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以及相应的滑移面.利用非线性有限元 强度折减系数法可以由程序自动求得边坡的危险滑动面以及 相应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为岩质边坡稳定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
安全系数 1.62 1.33 1.36
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求得的滑动面如图2.4(a)所示,它是 最先贯通的塑性区。塑性区贯通并不等于破坏,当塑性区贯通 后塑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岩体发生整体破坏,同时出现第二、 三条贯通的塑性区,如图2-(b),程序还可以动画模拟边坡失去 稳定的过程,从动画演示过程可以看出边坡的破坏过程也整体 破坏的过程。
如图所示,结构面AB,CD倾角均为45度,AB=21.21m,CD=14.14m,
CE=35m,AD=10m。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2.7。
材料 名称
岩体 结构面
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取值
重度
弹性 模量
泊松比 内聚力
kN/m3
Pa
MPa
25 1.00E+10 0.2
1
18 0E+07 0.3 0.06
主要特色特色包括: 圆弧或非圆弧滑动面的滑面搜寻法; Bishop、Janbu、Spencer、GLE/Morgenstern-Price以及其它 分析方法; 包含各向异性、非线性莫尔-库仑材料和其它多种材料模型; 地下水-皮兹面、Ru因子、孔隙压力网格和有限单元渗流分 析; 边坡稳定性概率分析,给出边坡失效的概率(或可靠指标); 外载-线性、均布以及地震力的作用等; 支护-土钉、锚索(杆)、桩等的前后处理与分析; 可视化功能强大。
下图的计算表明,滑动面并没有从岩桥之间贯通,而是从 坡脚开始,出现一个局部的圆弧滑动面并与结构面3贯通。虽 然结构面1和3之间的岩桥长度最小,FD=10m,但是其方向水平, 与外倾结构面1、3的夹角较大,形成的是折线滑动面。结构面 1和2的滑动方向一致,且二者之间的距离(AD=21.21m)虽然小 于结构面3到坡脚的距离(FH=25m),但是,由于边坡坡脚处 的受力最大,滑动面没有从AD通过,而是从坡脚处贯通破坏。

究 方
地质模型建立
岩体力学性质,力学参数 开挖后的重分
法 (平、剖面图)
(现场试验、模拟试验)
布应力、大小
数 力学学、力学模型建立(介质模型、应力、力学参数、变形破坏机理、边界条件…..)
分析

稳定性分析计算(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有限元…..)
综合
安全系数
评价 工程设计要求
综合评价
其它判别指标

稳定、合理
• 算例表明采用徐干成、郑颖人(1990)提出的莫尔-库仑等面 积圆屈服准则求得的稳定安全系数与简化Bishop法的误差为 4-8%,与Spencer法的误差为0.5-4%,证实了其实用于土坡工 程的可行性.
• 该方法可以对贯通和非贯通的节理岩质边坡进行稳定分析, 同时可以考虑地下水、施工过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以 考虑各种支挡结构与岩土材料的共同作用。
不稳定、不合理
工程设计
修改方案或修改角
施工
边坡研究框图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c 1 c Ftrial
arctan( 1 tan )
Ftrial
进行强度折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要有一个过硬的非线性有 限元程序和收敛性能良好的本构模型。因为收敛失败可能表明边 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能仅仅是有限元模型中某些数值问 题造成计算不收敛。
• 如果使有限元计算保持足够的计算精度,那么有限元 法较传统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a)能够对具有复杂地貌、地质的边坡进行计算; (b)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以及变形对应力的影
响; (c)能够模拟土坡的失稳过程及其滑移面形状。由图可见滑移面
大致在水平位移突变的地方,也是在塑性区塑性发展最充分 的地方,呈条带状;
若将FG再向右移动5m,使AF=20m,此时AD=10m, FD=22.36m,如图所表示,此时结构面从AD贯通,对应 的强度折减系数为2.7。
通过对比计算发现,在岩体及结构面参数相同的情况下, 结构面之间的贯通机制受结构面几何位置、倾角、结构面之 间岩桥的倾角、岩桥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岩桥倾角与两端结构面倾角越接近时,岩桥越容易贯通 形成滑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