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特定含义
• 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 • 柳:谐音“留”,有伤感离别的意味。“折柳”就有 相留之意。 • 梅:“性耐寒”,诗人常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 品格。 • 菊:“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 • 明月:思乡之愁。 • 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或愁绪绵长。 • 黄昏、落日:思乡怀人,凄凉孤寂。 • 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把握情感方法之一:
找关键词
(显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词)
把握情感方法之二:
理解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和(情)意的组合, 即诗歌中能表现诗人内心独特情感的景、 物、人等。
把握情感方法之三:
关注作者
(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春花秋月 小楼 东风 月
通过这些意象,作者以乐景衬哀情, 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感叹、对故国 的思念,对亡国悲痛 。
把握情感方法之四:
品读手法
(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雕栏玉砌
在
朱颜
改
• 在:雕栏玉砌 • 改:朱颜、地位、感受 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 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
用春水来比喻愁,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 了愁思的绵长。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 形的流水上,直接抒发了作为阶下囚 深重、无尽的亡国之痛。
点绛唇· 采药归来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 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 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答题时如何准确表达?
一般答题方法: 内容+情感
注意事项: 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概括全 面。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答:作者追怀故国,表达亡国之痛; 思念往昔,表达物是人非之感,抒发 阶下囚无尽的哀愁。
(2016· 湖州)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 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 色模糊。②忒(tuī):太。
古诗词鉴赏
(2015· 杭州)九日寄子约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1、从首联 、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 节。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016· 台州)若耶溪上① [南宋] 陆 游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场②酒薄何妨醉,菰③正堪④烹蟹正肥。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严州任满,缷任归乡之后。②村场:村庄祭 神的场地。③菰:俗称茭白,可食用。④堪:能够,可以。 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愉悦之情,也有人认 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卸任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述理由。
古诗词鉴赏考点:
• 内容 • 情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词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展 现他的愁情的?这些景、物 分别展现了他哪些愁呢?
李煜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 谈,不恤政事”。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 贡,苟且求安。 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 降,被送往汴京,由昔日的君王变为阶下 囚,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封违命侯。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 《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 怒了宋太宗,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 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和 等 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 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2016· 宁波)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 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的 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 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 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