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患者健康宣教详解

医院患者健康宣教详解

认识我们的肾脏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分解后形成尿液,经输尿管输出体外。

肾脏的主要功能除了排泄废物以外,还包括调节体液、维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平衡等,它使人体内细胞周围环境维持恒定,以保障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肾功能是指肾脏工作的能力。

肾功能不好是肾脏排毒、排尿等功能受损,也就是指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受损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按其肾功能损害程度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终末期又称尿毒症期。

尤其是终末期尿毒症,肾脏完全失去功能,也就被人们认为肾功能受损。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包括:①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③慢性肾功能衰竭。

④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使移植肾无功能者。

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等)。

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包括:①病情极危重、低血压、休克者。

②严重感染败血症者。

③严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

④大手术后3日内者。

⑤严重出血倾向、脑出血及严重贫血者。

⑥精神病不合作者。

⑦恶性肿瘤患者。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2-3次,每次4小时。

为保证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康复率,血透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克/千克及146.3千焦/千克,同时应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补充透析丢失量。

透析患者的5年存活率各国报道不一,约为50%~80%,10年存活率超过50%者亦有报道。

什么情况下适合做血液透析萎缩的肾脏肾脏病人什么情况下适合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无绝对禁忌症,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用于血液透析。

年龄超过80岁或4岁以下儿童,作血液透析往往难以维持,最好行腹膜透析。

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等生命不能长久维持的病人;慢性肝脏病变,休克或心血管功能耐受体外循环者;严重出血危险者;患者有精神异常不合作者和家属不同意者都不能做血透。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半数以上是由慢性肾炎发展而来。

所以对于慢性肾炎病人残存肾功能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是保护残存肾功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一般血压应维持在18.7-12.0千帕以下。

降压治疗要作到坚持合理用药,切不可因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自动停药,血压上升再重新用药。

因血压的波动对肾功能十分不利。

慢性肾炎病人的高血压,多经休息,限制水钠摄入及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可达到降压目的。

另一些病人还需加用硝苯地平及巯甲丙脯酸等药物。

另外,高质量低蛋白质、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益肾系列,同时治疗慢性肾炎的并发症,如贫血、心脏损害、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均可改善、减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过程。

血液透析适应症:(1)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具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血尿素氮超过20毫摩尔/升,血肌酐超过400微摩尔/升者即可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2)急诊透析指征:①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超过6.5毫摩尔/升);②药物不能治疗的少尿、无尿、高度浮肿;③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④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⑤药物不能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⑥并发心苞炎、消化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动静脉瘘手术注意事项有哪些?1,术前保护欲行手术侧肢体的静脉,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2,动静脉瘘成形术后,遇渗血或疼痛时,立即就医,及时处理。

如病情稳定,第三日开始循序渐进进行瘘侧肢体的局部锻炼,握拳与松拳交替进行,促进内瘘尽快成熟。

3,尽量穿袖口宽松的内衣,穿衣时先穿有动静脉瘘一侧的手臂,脱衣时要后脱动静脉瘘一侧的手臂。

睡觉时不要卧向做内瘘侧,以免受压。

瘘侧手臂不戴手表或饰物,不提重物,非紧急情况下禁止在瘘侧手臂量血压、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

4,内瘘原则上在术后6~8周成熟后方可使用。

透析后动静脉瘘如何护理?1,小方纱布压迫半小时后,轻轻揭开纱布,观察针眼是否出血,如无出血,去除纱布;仍有出血继续压迫,直至针眼不再出血,松紧以内瘘可触及震颤为宜。

2,透析结束24小时后,去除包扎,在两个针眼周围涂抹喜辽妥软膏,并用保鲜膜覆盖后,用50℃的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0.5~1小时后(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进行按摩,每日2~3次。

3,避免发生低血压、低血糖,出现低血压或低血糖时,立即下垂瘘侧肢体,轻轻揉搓或浸泡于温水,避免内瘘堵塞。

4,随时注意内瘘通畅情况(可用耳听、手触),如遇瘘侧肢体疼痛,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应立即就诊。

如何做好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1,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隔日封管、换药一次,如果间隔时间大于2天未进行封管、换药,则容易导致导管不通畅、感染。

2,保持导管处清洁、干燥,不用淋浴,洗头洗澡时避免淋湿导管。

3,不要抓挠导管部位皮肤,避免用力拖拉导管造成导管脱落或导致感染。

4,如有意外造成导管脱出请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透析期间要注意什么?1,内瘘患者在治疗中穿刺肢体不要弯曲,在医护人员监护下可以平行移动,以免造成血肿。

2,静脉置管患者治疗中尽量减少颈部活动,在护士协助下翻身,以免压迫、拉扯透析管路。

3,静脉置管下肢的患者,腿部减少弯曲,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可以平移。

治疗中如感任何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什么是干体重?是指体内没有水钠潴留,全身无水肿,平卧时无呼吸困难,血压稳定,无心悸、气促,胸、腹腔无积水,心脏无扩大,自身感觉良好的自身体重。

干体重是针对透析患者的特有名词;是清除患者体内多于水分后的体重;干体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受患者情绪、睡眠、饮食、排泄、营养状况、疾病、季节等因素影响随时发生变化。

如何判断干体重?1、面容:没有眼睑及面部浮肿。

2、症状:无呼吸困难,无颈静脉怒张,无肝肿大,双肺无湿性罗音,无哮鸣音。

3、血液透析后血压基本正常。

4、胸部X线片,示心影不大,肺野清晰,无胸水征。

5.、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大小正常。

维持干体重有什么意义?1.保持正确干体重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2.干体重的评价是根据病人的有无水肿、血压、心脏大小等情况动态观察而决定。

3.干体重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人症状、体检及检查结果客观的评价。

4.干体重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

怎样正确称体重?为保证称重的准确,应准备两套完全一样的衣服和鞋子,每次透析穿其中的一套,当需要增减衣服时,必须将增减的衣服准确称重,然后将增减的衣服重量告诉医生。

同时每次透析时的进餐量、进水量应该相对固定以恰当设定超滤量。

透前体重-上次透后体重=本次透析实际脱水总量。

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

透析不充分有哪些临床表现?(1)总是感到身体虚弱与疲惫;(2)干体重下降,但医生没有重新评估干体重,则以前设定的干体重过高,导致患者发生水过多或容量超负荷而住院;(3)食欲不佳;(4)恶心;(5)口中尿味;(6)不舒适感;(7)肤色发暗,色素沉着;(8)尿毒症心包炎。

如何理解透析充分?人的感觉各异,差别很大,说起来也确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原则上讲就是人透析后没有“失衡”感觉,轻松,舒适!一般意义上讲“洗肾者”如果充分透析,病前又没有其它的疾病,除一些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外,应该基本上和正常人一样!如何才能达到透析充分?多数人在接受一个时期的透析治疗后,全身状况得以改善,便要求缩短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这对您非常有诱惑力,但欧洲的资料表明每周透析少于12小时的患者,病死率高于透析12小时以上者。

根据残余肾功能的多少,对透析的要求不同。

(1)尿量超过800亳升/日,残余肾功能>8毫升/分钟,每周至少透析10~12小时;(2)如尿量少于800毫升/日,应每周透析12~15小时,每周透析3次优于2次。

(3)完全没有残余肾功能了,要达到透析充分,就需要较长时间的透析或高血流量的透析,宜每周透析3次,每次4~5小时。

透析患者怎样提高生存质量?1.透析充分是获得长期存活的关键,应合理制定透析方案,结合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如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等。

2.合理应用降压药物。

一个高血压透析者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更不能长期存活。

3.营养良好非常重要。

蛋白质每天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公斤,热量供给要充足(40千卡/公斤/日)。

4.严格控制水份。

对于少尿或无尿,限制入水量是必要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小于5%。

5.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叶酸、维生素E等。

6.适当增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争取恢复工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7.防治影响生活质量的贫血、肾性骨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等并发症。

血液透析并发症血液透析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肾脏疾病,只是起到一种人工肾的作用,因此,长期的血液透析不但不能治愈疾病,还会在长期的透析过程中发生许多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那么,常见的血液透析并发症有哪些?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

血液系统: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如伴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也可有重度贫血。

晚期病人可有出血现象,出现皮下出血点、淤斑、内脏出血、脑出血等;心血管系统:随着肾衰程度的加重,高血压发生率逐渐增高。

部分病人可伴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

呼吸系统:常见的有气短、肺水肿等导致的呼吸困难。

神经系统: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其他症状: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皮肤瘙痒、肾性骨病、全身微炎症等。

我们应该如何缓解预防透析并发症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是利用优势互补的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全面清除终末期肾病的代谢废物、毒物、致病因子以及调节水、电解质的传递和平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治疗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肾性骨病等血液透析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疗程:冲击治疗(每月6-8次)1、主要适合透析中皮肤瘙痒特别明显,体内PTH水平很高的患者,或者是并发症较严重的病人。

2、实现常规治疗疗效不显的患者。

常规治疗(每月2-4次)透析年数较长,出现并发症(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等)的患者。

维持治疗(每月1-2次)1、透析年数比较短,并发症比较轻微。

2、预防中分子毒素、蛋白结合毒素蓄积的治疗。

3、经冲击治疗、常规治疗后病情已稳定的维持性治疗常见误区:1、没有并发症就可以不用做血液灌流?答:毒素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开始阶段不进行清除并使其降低到低水平,等到并发症感觉出来时,说明毒素已经积累到很高的水平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