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规范](双龙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规范](双龙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规范)(双龙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芦山县渝川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2010—04号工作面名称:+1160m屯昌炭上山巷编制:廖胜明施工负责人:廖顺贵主管矿长:罗昌建批准日期:2010年月日执行日期:2010年月日会审意见总工程师:2010年月日生产:2010年月日通风:2010年月日安全:2010年月日机电:2010年月日技术负责人:2010年月日地测:2010年月日一、存在问题:二.处理意见:芦山县渝川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审批表作业规程考试题一、叙述+1160m上山巷的用途及服务年限。

二、巷道采用什么支护方式?三、回风巷净高、净宽各位多少米?四、什么叫“一炮三检”?五、阐述避灾路线?六、巷道透水前有预兆?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该掘进巷道名称为:+1160m上山巷,位于+1160m水平运输巷西翼,巷道顺屯昌煤层掘进,为正、副开切眼。

二、掘井目的及巷道用途:主要作为+1160m水平屯昌炭东、西两翼工作面开切眼。

三、巷道的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开切眼设计总长度为140m(正、副各70m),联络巷50m,服务年限1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该掘井工作面自2010年7月10日开始施工至2010年8月10日竣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生产系统布置现状。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详细内容见表:表一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巷道围岩特征上距独股子煤层垂距约70~75m,矿区范围内,该煤层为简单复式结构。

其上分层煤厚一般为0.08~0.18m,下分层厚度约0.25~0.35m,夹矸厚约0.15~0.1m,煤层倾角平均50°,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均为一薄层状泥质粉砂岩(附综合柱状图)。

二、瓦斯及有害气体根据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根据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6.57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42m3/min。

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5.1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34m3/min。

第三节地质构造根据矿井实际揭露情况分析,该巷所在岩层虽然为单斜构造,煤层在该段掘进过程中未遇大的变化。

第四节水文地质根据井、田地质构造和地层地质情况,掘进巷所在区域无溶洞水影响,上山掘进施工中,无老窑水威胁,但存在裂隙水和上该段渗透水,但不影响上山掘进施工。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该上山巷布置在+1160屯昌炭煤层中,在屯昌炭西巷140~150m之间掘正副上山切眼,正眼用于施工期间行人、挂风筒、线缆。

后期作为屯昌炭向西采煤工作面开切眼。

副眼施工时用于下煤、矸专用。

正副眼之间每间隔10m间距顺煤层掘联络顺槽,用于通风和行人。

附(平面示意图)第二节支护设计一、上山切眼断面上山切眼断面设计矩形,其中正眼净宽1.2m净高1.5m;副眼(联络巷)净宽1.2m净高1.2m。

二、支护方式(一)临时支护采用木支护作为临时支护,临时支护直径不小于12cm,间距不大于1m,临时支柱采用戴帽点柱。

临时支柱的数量不得少于3—5根。

(二)永久支护1、上山切眼采用木料架棚支护,木料直径不小于14cm木棚间距为60cm;两邦用木板或木条插邦背顶,扛严实,木板厚度不小于5cm 木条直径不小于8cm,成巷严禁有顶窄底宽或顶宽底窄现象。

2、掘进时木棚距碛头的间距不得大于1.5m。

如遇危岩破粹时必须缩小棚与棚的间距,不大于30cm。

3、巷道支护断面图(见下页)、4、上山架棚巷道工程质量规定工程质量标准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巷道采用爆破法掘进,每班作业时首先检查碛头、临时支护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打眼作业。

第二节凿岩方法一、打眼机具工作面实行分打分运,煤岩单独装运。

煤层使用MSZ-12型电煤钻打眼,电源来自井下350开关经80开关后,再使用不同平方的电缆,经过综合保护开关,供碛头电煤钻用电。

降尘方法○1坚持湿式打眼,杜绝打干眼作业。

○2坚持使用水炮泥。

○3爆破后冲洗岩邦,洒水降尘。

第三节爆破作业说明书:1、炮眼布置的形式:“楔形掏槽法”。

2、炮眼角度、深度、间距及数量。

(1)角度:75~85°。

(2)掏槽眼和辅助眼的深度:2.0m、其它眼2.0m、(3)掏槽眼辅助眼的间距0.6~0.7m/。

(4)数量6个。

3、使用炸药和雷管的类型:使用3#煤矿许用的硝铵炸药和煤矿许可用毫秒雷管。

4、装药及封泥:每眼装药后先装一截粘土炮泥(隔泥)再装水泡泥,最后装粘土炮泥进行封孔。

5、连线方式、起爆顺序:启爆使用MFB-100型发爆器,分次装药启爆,先破煤层后破岩层。

连线方式串联,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6、放炮方法:(分次放炮)正向起爆。

7、炮眼布置图:8、炮眼参数表:9、爆破参数表:第四节装、运岩方式一、装岩方式:巷道掘进施工中,采用人工装矸,0.75型矿车运输。

二、运输方式:施工中采用0.75型矿车运输,人力推车经屯昌煤层运输巷、石门→车场→二级提升→一级提升→平硐→地面矸石坡。

第五节管、线敷设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电缆、水管、风袋等均从正眼敷设,水管、风袋要求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风筒要环环必挂,风筒口距迎头小于3m。

第六节设备工具配备表说明:以上工具为施工所备,共用者实行交接,本班使用的设兼职保管员,矿统一管理设备,执行矿的统一规定。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该掘进工作面采用“三八”制(早、中、夜班)作业,每班正、副眼各一个循环,当班掘进、支护同时完成。

早班:4人,工作时间8:00~16:00点,工作内容,打眼放炮、出矸、临时支护,支护进度1.53m。

中班:4人,工作时间16:00~0:00点,工作内容,打眼放炮、出矸、临时支护,支护进度1.53m。

夜班:4人,工作时间0:00~8:00点,工作内容,打眼放炮、出矸、临时支护,支护进度1.53m。

劳动组织表:以上各工种有的兼职,故掘进碛头每班只需4人就可以完成作业。

第一节循环作业方式循环作业图表(以一个循环未为例)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进尺、工效计算:1、循环进尺:用2m长钻杆,孔深1.8m,炮眼利用率85%则每循环进尺为:1.8×85%=1.53(m)2、日循环次数、日进尺:工作面每天三个循环,则日进尺为:1.53×3=4.59(m)3、月循环率、循环数、月进尺,考虑掘进巷其它因素的影响,每月考虑25个工作日:故:月循环率:25÷30=0.83(即83%)月循环数:25×3=75(次)月进尺:25×4.59=114.75(m)4、掘进工效:直接工效:4.59÷9=0.51(m∕工)二、巷道成本:1、每米成本:300.00(元)根据研究该巷道每米掘进工资为:300.00(元)包括雷管、炸药、低耗等。

2、每米材料100.00(元)3、电费100.00(元)4、每米直接成本500.00(元)三、主要经济指标表第六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系统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1160m进风巷中,距回风上山口≥10m的位置,采用5.5KW局部风机供风,最大供风距离80m。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每个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巷道断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速和人数等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得其中最大值。

(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Q掘÷(C-C0)×K=100×0.412×1.5=61.8(m3∕mim)(二)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Q掘=4NK=4×4×1.25=20(m3∕mim)按掘进工作面风速验算(1)按最高风速进行验算Q掘=60VS=60×1.5×32.4=291.6(m3∕mim)通过以上计算和验算,该巷掘进巷道用5.5KW局部通风机,吸风量140m3∕mim能满足要求,但不能满足一次爆破所需风量,放炮后要求延长通风时间,至少20∕分钟,待炮烟吹净后,人员方可进入作业点施工。

(二)该工作面风筒选用直径400mm的风筒。

二、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和通风系统1、局部通风机安设在+1160m屯昌煤层进风巷内。

2、通风路线(1)进风系统平硐→一级提升→二级提升→1160m石门→1160m屯昌炭运输→掘进碛头。

(2)回风路线1160运输巷→+1160m回风上山巷→+1200m回风上山→1260m回风上山→+1300m总回风巷→地面。

附:巷道通风系统示意图第二节综合防尘防尘水源来自地面蓄水池,分别用两寸胶管和1寸胶管接至迎头,装炮时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水冲岩邦,放炮后洒水降尘,个人佩戴带防尘口罩。

防尘系统:地面蓄水池→主井平硐→运输石门→屯昌煤层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第三节防灭火装药放炮使用水泡泥,防止放炮产生火花,同时,防机械摩擦产生火灾,防火水源来自地面水池,使用1寸软管接至迎头。

防火系统:地面水池→主井平硐→运输石门→屯昌煤层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第四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1、队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检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1%)必须进行处理。

2、爆破工下井担任爆破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爆破地点每次爆破时进行“一炮三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下井后由发放人员填写“一炮三检查”报表。

3、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挂在掘进工作面5m范围内无风筒一侧,当报警时,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4、机电流动电钳工下井担负机电维修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进行维修作业。

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二、甲烷传感器及甲烷断电仪的配备和使用1、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断电仪安设在开切眼进风巷道内,其报警浓度为1.0%CH4,断电浓度为1.5%CH4,复电浓度为1.0%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2、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邦不得小于200mm。

三、安装及使用要求1、监测电缆由机电队敷设,使用单位负责保护。

断电器控制电缆有使用单位负责与控制设备开关连接。

2、拆除或改变与安全监控设备有关的电器设备,需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转时,必须报调度室,制定安全措施后进行。

3、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发生故障要即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安全措施。

4、监测系统断电后,必须有监测人员查明元婴后复电,其它人员不得随意复电或将断电设备断开。

5、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有故障闭锁功能,当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电源并闭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