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护理学试卷

中医内科护理学试卷

中医内科护理学试题
护理专业
题 号





总分
得 分
总分人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这个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试卷各小题后相应的括号内)
1.患者,男,24岁,初诊近日突发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咳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属于(B)
诊断:汗证,自汗(肺卫不固)。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生黄芪2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浮小麦15克,麻黄根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六付,水煎服。上药水煎至200毫升,每日2次。
调护:避风寒,适劳逸。
20.素体气虚,反复感冒,治之以益气解表,以标本先后缓急治则思想言之,属于:(E)
A.标急则先治其标 B.本急则先治其本 C.标缓则先治其本
D.本缓则先治其标 E.标本兼治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试卷各小题后相应的括号内)
评卷人
得分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
1.辨证施护
护理患者必须运用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患者的主诉、症状、体征,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机体反应、不同的病情,区分不同的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
2.同病异护
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3.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包括: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患者以白日汗出较多,动则益甚为主要特点。故中医诊断为汗证,因汗出于白日,故为自汗。患者自幼体弱、肺气不足,日久肺气虚弱,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故自汗,恶风,肺气虚,故劳后汗出尤甚,易于感冒;气虚则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总之,病位在肺卫,为虚证,属肺气虚弱,表虚不固之自汗,若及时治疗则预后好。
评卷人
得分
六、问答题(共2题,每题1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题号下)
1.某某,女,37岁,以晕厥阵发性发作3个月就诊。患者3月前与他人争吵后,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继而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呼吸气粗,约2~3分钟后清醒,无任何后遗症状。两周前与家人生气后,又出现一次类似发作,约持续1分钟后清醒,无任何后遗症状。患者近日时有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口干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大有力。请从中医脏腑辨证护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诊断:肺胀
证型:脾肾阳虚,水饮上泛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炮附片10g,白术10g,茯苓12g,生姜6g,白芍10g,桂枝10g,泽泻15g,猪苓15g,葶苈子15g,益母草30g,红花10g,大腹皮15g。
五付??上药水煎至300ml,每日两次。
调护:避风寒,少活动,低盐清淡饮食。
A.瓜蒌薤白半夏汤B.瓜蒌薤白白酒汤 C.生脉散
D.左归饮 E.以上都不是
16.患者,男,59岁,初诊喘而胸满闷塞,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喘不利,舌苔厚腻,色白,脉滑。请诊断此疾病为:(C)
A.咳嗽 B.哮证 C.喘证
D.肺胀 E.以上都不是
17.针对上述题目中的患者,请选择正确的护治法则:(C)
A.开郁降气平喘 B.补益脾肺C.化痰降气
(1)患者所患何病?
(2)属于哪一个证型?
(3)中医护理原则为何?
(4)有哪一些具体的护理方法?
答:
辨证分析: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出现突然昏仆,不知人事,移时即醒,故应诊断为厥证。
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肝气上逆,经气壅滞,阻塞清窍,故见病人卒然昏仆、不知人事。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得宣降,故见呼吸气粗。肝气郁而不畅,故脉见弦大有力。
3.中药的服药时间,一般来讲,补养药宜___饭前__服,安神药宜___睡前___服。
4.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特征。
5.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其治疗宗《金匮要略》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6.肺胀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为:咳、喘、痰、胀、瘀。
D.风痰 E.以上都不是
11.患者,女,29岁,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苔白腻,脉弦滑。请诊断此为何种疾病(C)
A.噎膈 B.癫证 C.郁证
D.痰饮 E.以上皆不是
12 B.肝气郁结 C.心神失养
D.痰气交阻 E.以上皆不是
D.宣肺泄热 E.以上都不是
18.患者,男,65岁,初诊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而心悸不宁,舌质紫黯,脉沉涩。中医辨证为:(C)
A.阴寒凝滞B.痰浊壅塞C.心血瘀阻
D.气阴两虚E.以上都不是
19.针对上述题目中的患者,常用的方剂为:(B)
A.左归饮 B.血府逐瘀汤C.瓜蒌薤白白酒汤
D.瓜蒌薤白半夏汤 E.以上都不是
13.患者,男,8岁,初诊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C)
A.心血不足B.阴虚火旺C.肺卫不足
D.邪热郁蒸E.以上都不是
14.针对上述题目中患者,请选择正确的护治法则:(A)
A.益气固表B.滋阴降火C.养血补心
D.清肝泄热E.以上都不是
15.胸痹辨证为痰浊壅塞证,请选合适的常用方剂:(A)
1.痹证的病因常为:(ABCE)
A.风 B.寒 C.湿
D.燥 E.热
2.失眠辨证为痰热内扰时,饮食护理时,以下哪一些食物可以服用:(CDE)
A.姜B.辣椒C.海蜇
D.萝卜E.荸荠
3.饮的分类包括:(ABCD)
A.痰饮B.支饮C.溢饮
D.悬饮E.寒饮
4.常用于治疗寒哮的方剂有:(AD)
A.射干麻黄汤B.华盖散C.麻杏石甘汤
A.风热 B.风寒 C.风湿
D.风燥 E.痰湿
2.肺痈表现咳吐多量脓血,或痰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属于: (C)
A.恢复期 B.初期 C.溃脓期
D.成痈期 E.以上都不是
3.肺痨的病理性质主要为:(A)
A.阴虚 B.阳虚 C.气虚
D.血虚 E.阴阳双虚
4.患者,男,38岁,初诊寒热往来,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数。所患疾病为:(C)
D.小青龙汤 E.二陈汤
5.肺痨的常见症状为:(ABCD)
A.咳嗽B.咳痰C.潮热
D.盗汗 E.以上都不是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请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答案,每处1分,共10分。)
1.中医内科护理的特点是____整体观念_______和___辨证施护_______。
2.标和本说明病证的主次关系,为相对概念,以正邪关系来说,正气是_本_,邪气是_标__。
(1)患者所患何病?
(2)属于哪一个证型?
(3)中医护理原则为何?
(4)有哪一些具体的护理方法?
患者慢性咳喘病史多年,主要表现为胸部胀满,喘咳上气,痰多,心悸,浮肿等,故中医宜诊断为肺胀。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犯肺,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为咳,升降失常而为喘。久则肺虚主气功能失常。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肺虚及肾,肾阳衰惫。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饮上凌心肺,则喘咳、咳痰清稀、心悸、胸闷如塞;饮溢肌肤,则见下肢浮肿;脾阳虚衰,健运失司则脘腹胀满,纳差;阳虚寒水内盛则尿少,畏寒肢冷;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脉则面唇青紫,舌质暗。舌淡胖,脉沉细均为阳气不足之象。总之,本病病位在肺脾肾,涉及心,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阳虚,标实为水饮、瘀血。若治疗失当,可致喘脱危候。
4.放血疗法
5.霍乱
6.鼓胀
5.简答题
1.试举例说明同病异护(P30)
2.简述呕血与咯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162,p252)
两者均由口而出。但咯血来自于肺,咳血之血色鲜红,常伴有泡沫痰涎,较大量咯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
呕血来自于胃或食道,血色多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呕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3.结合你对脾胃病的认识,简要论述下脾胃病的护理特点(p73)
诊断:厥证 气厥(实证)肝气郁滞、气机逆乱。
治法:顺气、解郁、开窍。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调护:调情志,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忌辛辣。
2.赵某,男,65岁,咳喘反复发作15年,加重伴下肢浮肿5天。患者慢性咳喘病史15年,秋冬受寒后易发,平时常服消炎药及氨茶碱控制症状。5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5天前因受寒后咳喘加剧,胸闷如塞,咯痰色白量多质稀,易咯出,下肢浮肿,心悸,脘腹胀满,尿少,畏寒肢冷,面唇青紫,苔水滑,舌淡胖,质暗,脉沉细。胸片印象: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并两下肺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顺钟向转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痰饮 B.支饮 C.悬饮 D.溢饮
E.以上都不是
5.请问上述题目张某辨证属于:(C)
A.饮停胸胁B.络脉不和C.邪郁少阳
D.阴虚内热E.以上都不是
6.咯血的治则为:(B)
A.化瘀止血 B.清火凉血 C.解毒止血 D.收敛止血
E.以上都不是
7.患者,女,45岁,初诊心悸,少寐多梦,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所患疾病为辨证为:(B)
A.心虚胆怯B.心血不足C.阴虚火旺
D.心阳不振E.水饮凌心
8.下列方剂用于气厥实证的是:(C)
A.四味回阳饮 B.羚角钩藤汤 C.四磨饮子
D.导痰汤 E.当归补血汤
9.痹证临床表现为疼痛游走不定者为:(C)
A.寒痹 B.热痹 C.行痹
D.痛痹 E.以上皆不是
10.:痫证的病理因素以(D)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