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产生的历史背景
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
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010亿千瓦时,增长了13.4%;核电523亿千瓦时,增长3.7%。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
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存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53~2005年间,中国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8.3%,1979~2005年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
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2005年煤炭消费占比为66.4%。
这种以煤为主的低质能源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气体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居民呼吸道和皮肤等疾病发病率增加;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导致了全国30%~40%面积的酸雨污染,间接的经济损失巨大。
据估计,目前全国90%的二氧化硫排放是燃煤造成的,大气中70%的烟尘是燃煤造成的,我国每年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
失预计达9000亿元。
可以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后劲不足。
因此,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生态效益,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