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上学期段考试题

高一生物上学期段考试题

桂林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段考高一年级生物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2分,共35题70分。

)1. 图1是脂肪细胞细胞鲜重中各种化合物含量的饼状图。

则A代表A.脂质 B.蛋白质 C.水 D.糖类2. 图2表示某种生活在深海的动物细胞干重中各种元素含量分布。

则a代表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氢元素 D.氮元素3. 右边是细胞中两种化合物的局部结构简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BA.动物细胞都含有B B.植物细胞都含有AC.体现了无机盐能够维持渗透压的功能D.体现了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4.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均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魏尔肖的论断“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至今未被推翻5.下列对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在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C.水在细胞中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构成细胞成分D.在休眠的细菌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下降6.可以用图示结构表示的二糖是A.蔗糖 B.果糖C.麦芽糖 D.葡萄糖7. 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A. B.C. D.8.有关下列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的含氮碱基B.②表示的是核糖C.④表示脱氧核苷酸D.组成DNA的元素有5种9. 关于脂质说法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B.有的脂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C.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N、P,是最重要的储能物质D.脂肪中C、H的比例高,在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中,耗氧多放能多10.关于细胞中各种骨架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骨架——细胞壁B.动物细胞骨架——蛋白质C.细胞膜骨架——磷脂双分子层D.生物大分子骨架——碳链11.实验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制备细胞膜——吸水涨破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显微镜下观察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同位素标记法12.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恰好为原细胞细胞膜表面积两倍的是A.蛙的红细胞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C.乳酸菌细胞 D.酵母菌细胞13. 下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或c不可能是高尔基体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14.下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乙表示靶细胞,a表示信号分子B.动物细胞只能通过该方式完成信息交流C.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D.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15. 胰岛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磷脂的含量高低 B.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C.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16. 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吸水胀破,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核酸B.脂质 C.纤维素D.蛋白质17.郁金香的花呈鲜橙色,十分鲜亮夺目,其开花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那种结构18.关于细胞中的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B.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氧C.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必需元素,称为大量元素D.缺钙导致肌肉抽搐,体现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19. 在观察装片时,仅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20. 关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C.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可以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2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病毒无细胞结构,但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D.高等动物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也是由细胞组成的22.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

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 mol/L)不同。

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23.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测得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则c 表示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细胞膜 D.线粒体2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25.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这种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6.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氧气和K+以甲方式进入细胞 B.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C.蛋白质以丙的方式进出细胞 D.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可能是丙27.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A.蔗糖溶液自由进出细胞壁 B.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C.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 D.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28.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29.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下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B.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该酶的最适温度在30℃左右30.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B.鱼滕酮对K+的载体、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C.鱼滕酮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D.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3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不经过染色,可观察到紫色的大液泡B.不经过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叶绿体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D.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32. 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相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D.核孔是包括 DNA 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33.用植物细胞的必需元素配置成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加盖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

试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番茄根细胞吸收Si的载体比水稻少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D.植物不仅吸收矿质元素也吸收水34.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经3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中各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丙、丁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组实验的自变量均是猪笼草分泌液的有无B.实验①、实验②均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②的观察指标为蛋白块体积的变化情况D.大幅升高或降低实验温度,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35.超级细菌是指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

它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而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多重抗药性结核杆菌(MDR-TB)就是属于超级细菌,它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因此比较常见的是肺结核病,当排菌的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杆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悬浮于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肺部就可能造成感染。

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二、非选择题(此部分共有3个大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6.(10分)请根据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有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类物质的单体是;乙类物质单体为(填“a”或“b”)。

(2)组装细胞是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要组装一个完整的细胞,需要用到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除了甲乙两大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等无机物和、等有机物。

(3)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

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H”、“O”或“N”)。

(4)若要探究Mg元素是否为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可将一批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的小麦幼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放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实验组应放在的“完全”营养液中培养。

37.(10分)请根据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1)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近年来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肆虐成灾。

在以上三种结构中,最有可能表示病毒的是(填“A”、“B”或“C”),判断的依据是它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