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基本理论
激励的基本理论
2020/11/21
激励的基本理论
案例导入:员外与厨师的故事
激励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激励与行为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人性假设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激励的基本理论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对象
激励的基本理论
1.激励的概念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
自我实现 能发挥个人特长的
需要
环境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破格晋升制度; 目标管理;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
激励的基本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也叫“保健—激励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于五十年代后期提 出 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 问题 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组织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价值观的人, 人的心理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人的价值观决定的。
●人的价值观、责任感及人们在工作中的行为 表现,与他长期以来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氛围
激励的基本理论
五、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 下属的行为基础。领导的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 或投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种目标应该是下属个 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组织目标 的有效实现,不仅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影响下属的过 程,而且还是领导者为下属创造发展空间以整合个 人目标的过程。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激励论 ◆X理论和Y理论
激励的基本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各种需要
出席 宴会
吃大餐
◎生理需要
升职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交朋友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激励的基本理论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 该理论试图回答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 需要有些什么内容的问题 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激励的基本理论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激励
●表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乐于工作 ◎能够自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主动接受工作任务 ◎工作不需要监督和控制
●激励 ◎挑战性的工作 ◎压担子 ◎给权利
激励的基本理论
4.“复杂人”假设与激励 ●多样化的需求 ●激励:权变
激励的基本理论
5.“文化人”假设与激励
产生 反馈
实 现
满足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激励的基本理论
二、激励与行为
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 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无激励的行 为,是盲目而无意识的行为,有激励而无效果的行 为,说明激励的机理出现了问题。例如,领导者打算 通过增加额外的休息日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但结果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因为在一定的环境 下,员工可能更愿意保持以往的工作日,希望提高 薪水,而不是增加闲暇支出。这说明,激励与行为 也有匹配的问题。
激励的基本理论
领导者和下属的组织行为,都是一种通过行动 来满足未实现的需要的过程。领导者的需要,既可 以是缘于对制度权力的渴望,也可能源于实现自我 价值的意愿。同样,下属未满足的需要也是多样性 的。因此,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组织中领导者对下属的未满足需要的识别。
激励的基本理论
激励的基本理论
激励的基本理论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激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 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从而激励基础上人的 行为可看成是人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显然,激励 的有效性在于对内因和外因的深刻理解,并使其达成一致。
●创造条件满足员工的需求。 ●改善个人的行动的环境:借助各种激励方式,减少阻 力,增强驱动力,引导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果 。
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动机是指诱发、活 跃、推动并指导和引导 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 理过程。
激励的基本理论
2.激励的对象
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地说,是组织 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激励的对象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
正确认识激励的对象,有助于体现领导的管理 学职能。从激励的内涵看,意味着组织中的领导者 应该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出发,认识员工的 组织贡献行为,即,认识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 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激励的基本理论
四、人性假设与激励
激励的基本理论
1.“经济”人假设与激励
●人性恶:懒惰、无大志、自我为中心、追求金钱待遇 ●激励
激励的基本理论
2.“社会人”假设与激励
●人性善:不只关心金钱,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系
●激励 通过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如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 等,以期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 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 行为
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 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激励的基本理论
马 斯
自我实现
洛
自尊
需
要
社交
层
安全
次
生理
激励的基本理论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 某种行为的基础。 ●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 后,这种需要也就失去了对行 为的唤起作用。
安全需要 职业保障 意外事故的防止
雇佣保证;退休养老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安全生产措施;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
社交需要 友谊
建立和谐的工作团队;
(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协商和对话制度;
团体的接纳
互助金制度;团体活动计划;
组织的认同
教育培训制度
尊重需要 名誉和地位 权利与责任
人事考核制度;职务职称晋升制度; 表彰制度;责任制度;授权
激励的基本理论
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
目标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需要到目标,
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
通过认识激励的对象,可以认识到,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
引发
需要
动机
导致 行为 达到 目标
激励的基本理论
•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 – 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
激励的基本理论
需要层次与管理对策
需要层次 激励因素
管理对策
生理需要 工资和奖金 各种福利 工作环境
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 工作时间; 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住房与福利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