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工程课程标准

物联网工程课程标准

精心整理
《物联网工程实施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时:48学分:3 课程负责人:谢品章 1.课程定位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RFID 传2.学生在教学中,3.3.1●●● ●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能够进行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

3.1.2职业能力
将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包括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确定工作方法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3.1.3发展能力
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包括沟通表达、团队协作、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安全操作规程、社会环保意识、信息保密意识等能力。

3.2知识目标
●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
●能够撰写物联网项目的设计说明书;
●能够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嵌入式系统的选型;
●能够组建和维护无线传感网;
●具备系统集成的能力;
5.1教学模式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应着重实践和实地考核,着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与练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应用。

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计划、策略、自学等方法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5.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学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己的操作动手能力。

建议采用教学方法如下表2:
表2教学方法描述
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40天,专业教师要进一步强化与企业和实践课题的联系。

6.2学习与实训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是完成课程学习情境教学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和网络教学环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要建设专业物联网实训室,并在校外相关物联网企业建立一批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力争所学内容不与社会脱节,能正确适应市场需要。

6.3教材及相关资源
由于物联网相关教材较少,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因此,建议选用教指委指定的教材。

由以后的教材由我们教研室编写,同时配有相应的教学课件和资源。

7.考核与评价
7.1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即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即为过程考核,在平时以适当方式(各门课程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成绩;二是通过对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理论作业、调查报告以及期末试卷测试成绩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评价。

7.2考核评价内容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具体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认

7.3
(1
到60%
(2
(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