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5.12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乡镇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震减灾日”,蕉村镇政府利用赶场天,组织镇村干部在场镇上开展了“”防震减灾日宣传活动。
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张贴海报、挂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的群众发放《地震知识读本》、《防灾减灾手册》、《减灾科普知识》等宣传资料,普及地震科学基础知识、防震避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接受咨询群众80人次。
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应震避险、紧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的意识,在灾难来临时做到临危不乱有效避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近期,镇中小学等单位也将陆续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
乡镇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为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应急避险知识,按照团阜南县委要求,阜南县洪河桥镇团委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和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干
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综合减灾能力。
在该镇团委的精心安排下,该镇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效果,通过“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镇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强化了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乡镇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XX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震减灾日”,定远县吴圩镇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防震减灾日宣传活动。
该镇组织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会议,会上安排了全镇四个主要街道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张贴海报、悬挂条幅,以多种形式促进宣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的群众发放《地震知识读本》、《防灾减灾手册》、《减灾科普知识》等宣传资料,普及地震科学基础知识、防震避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咨询群众60人次。
镇上还安排镇派出所、地震办等部门配合镇中小学等单位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
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应震避险、紧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的意识,在灾难来临时做到临危不乱有效避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乡镇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应急避险知识,
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的能力,5月10日上午大课间,岭北镇中认真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活动。
上午9点半,“呜呜”的警报声在校园里急促响起,岭北镇中师生应急避险演练开始。
任课老师马上停止教学任务,组织学生紧急有序撤离避险。
全校师生们迅速离开教室,楼层负责人和楼层通道口疏散引导教师的引导下按疏散演练实施方案中规定路线撤离教室,跑出教学楼,到学校操场集中。
而后,指定教师迅速清点人数,确定安全后并上报安全演练总指挥。
整个疏散过程井然有序、安全规范,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演练指挥郑登奎老师总结了本次应急避险演练情况,并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演练前,学校制定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实施方案,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紧急避险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白疏散演练的意义、疏散演练线路、集中地点和参加在本次疏散演练的要求。
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学生安全撤离。
通过演练,师生们增强了防震避震意识,熟悉了灾情发生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训练了应急逃生技能,做到遇险不慌、积极应对、自救互救,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乡镇防灾减灾日工作总结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在“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下港镇教育系统为切实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决定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工作“三个一”活动。
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
下港镇教育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各中小学校长会进行周密安排。
督促各中小学突出“防灾减灾日”主题,利用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展板、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交通、消防、防震防溺水、传染病防治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教育;通过下发宣传明白纸、召开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向学生家长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升师生及家长的防灾减灾意识。
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各学校在“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演练前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演练方案,让学生通过演练熟悉地震预警信号、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整改。
各学校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严执法、快整治”集中行动,集中组织开展校园防汛安全自查工作和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各类建筑物、校内树木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用气、
管网、应急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梳理安全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治理方案,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部位,加强学生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汛防台风等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